張堂舊宅坐落於山西省臨汾市西閻鎮西閻村崖上西側。在張氏始祖房屋舊宅,取意于山高命脈運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堂舊宅
- 外文名稱:Zhang Tang curtilage
- 地理位置:山西臨汾
- 氣候類型:溫帶
基本介紹,簡介,概貌,相關介紹,舊宅建築,歷史發展,
基本介紹
簡介
張堂舊宅坐落於臨汾市西閻鎮西閻村崖上,順山勢定址,在張氏始祖房屋舊宅,取意于山高命脈運系。據張堂舊宅房梁頂部梁記板載:“……始建明,清復建,有張堂神仙之術,今擴地重修,揚宏大氣勢焉。”在清道光年間另擴建修繕,占地三十八畝,現今張堂舊宅落成於1823年(道光三年)有明確記錄於房頂樑上,高懸屋頂。
概貌
張堂舊宅在西閻古鎮是比較有名的,之所以說有名是因為這個宅院曾經住過一個有名的會神仙之術的人——張堂。張堂大約是明朝洪武年代的人,是個通醫術、曉法術、知仙術、有神通的名人,現在當地仍然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神通的故事和軼事,可謂是家喻戶曉。另外在這裡還出過鎮上的第一位女黨員,在解放前曾經是地下黨的地下工作者,名為高青花。據史料記載,崖上張大戶是當地望族,曾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出了多位舉人。張大戶家族最興旺時,崖上的所有宅院都是張家的。想一想,在明清,一個宅院能有神仙之人、又有飽學之士這是多么了不得的事情,更有著幾分的神秘色彩!張唐舊宅氣勢宏偉、寬大深邃自不必說,其建築本身保持也最為完好,現在這四合院中也依然住著張大戶的後人。
張堂舊宅院由兩座四合院相套連,三進兩院,實占地1500平方米(橫寬25米,深長64米);計有門樓、兩重殿、三重殿、北安廈、南定堂、西軒閣、東輊樓、記事堂共35間主要建築。全部建築均為磚木結構,古樸典雅,莊重肅穆。楹柱間櫃,高低尺寸皆遵清代章制,展現的是明清鼎盛時代的民居建築風範。
相關介紹
舊宅建築
張堂舊宅整個主體建築採用古代十分罕見的窯頂摞廈建築格局,依據自然地勢,巧妙合理運用地形起伏,第一平台在地勢低處長約五十米的地界建築窯洞,利用自然的地理格局,但不損壞其本身。在第二平台的西面和南面建築連綿不斷的兩側大廈,東面和北面則建築三層或兩層的大廈,由此建築構成兩座互為連線的四合院建築群,氣勢磅礴,蔚為壯觀。該建築群門前是一塊大的開闊地,一條由天然、圓滑的各色石頭鋪成的小路,引向四合院的大門,雨天時分水流從這小徑上自然淌出,俯身下來,雨水所流過的石頭路徑,可謂涓涓細流,溫婉細潤,如同二八姑娘,卻似天上人間。在大門口北側是一條大陡坡,此坡外側皆由天然石頭砌成,遠觀路的東頭,也儘是石頭砌成的各種建築等,如同國畫大師名作水墨畫上城堡的石頭,但那是現實。門前五米處立有高大影壁,石頭與磚自然砌成,而兩側的石頭也已經被摸的光滑無比,這是歲月和撫摸功力的展示,門外坡下則有石頭碾子、搜園,附有拴馬樁、御前樹等遺存和植物。
大門為三大間五層高的門樓,門額書題“納福院”,兩側門聯為:“慧日光臨開福地崖上生輝,慈雲高擁簇文星世代源流”橫聯為“仙范遺風”門前有一對石獅拱衛。隨著時光的流失,高大門樓和石獅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但昔日的雄渾壯觀依然可以想見。
進得大門即為前院,門口上有匾額,磚刻題字,可惜是在文革期間被鑿掉,北為三重殿,此殿為自明代始建以來一直是鎮上僅有的三層樓,格式為磚木結構,它與西廈和東廈互為貫通,都有樓台和扶手,各個樓也都有自己的木製樓梯,可謂是:亭台樓閣互相連,朱欄玉柱倚樓間。院子皆有黃色的石條鋪成,立於院中,環顧四周,飛檐斗拱,瓊階黃石,族人親戚喜樂其間,文人墨客感而慨之。
衝著大門的是後院門口,也是個小門樓,與前院一樣有匾額,磚刻題字,不過在文革中他被後院人用泥給抹平了,幸而保存了下來,書“雍睦”二字,後院的門樓比較深,門前的青石台階寬大而整齊,小門一看即給無限的滄桑感,厚重的木頭上釘有拉環、泡釘 大門門栓等與周圍的環境和風格相協調,大門的門釘是縱九橫七,展現出的是厚重和古樸。拾級而下,左側即是御廚廳,穿過巷堂打折東拐進入後院,那檁條和櫞子都呈暗紅色也比較整齊化一,一看就是精選出來的上等木料。這裡有北安廈、南定堂和西軒閣,在南定堂就是著名的張唐傳奇故事和神仙之術的所在地了,張唐傳奇故事十分出名,幾乎人人知曉,至今仍然可以看見當時的故事發生時的一些遺蹟。順著西軒閣旁邊的石頭台階往上走,就有一個平台,在這裡可以俯視全村,真切感受窯頂摞廈的那種豪邁氣魄和高遠氣勢,它的每一塊磚、石、草都映現著歷史,見證著家族的昌盛和繁榮,無比的厚重,特別的典雅。
在院子的北面就是北安廈,它保存相對完好,不但門的青石台階比別的高,而且那門墩更是出眾。高足有50公分,寬也有40公分以上。人往跟前一站,有一種淹沒腰際的感覺。厚實又高的門檻立在當間,給人的感覺就是高門大戶。房子左側的壁子上是個開鑿的石龕,裡面供奉的是土地爺,有泥塑的神像和供奉的牌位,皆是明朝的作品。整個院子都是灰色的瓦頂,寬大的廈檐,而房頂上的瓦當有時候會在檐下偶爾發現,那上面都是獸紋和精美的圖案,讓人想起的是秦磚漢瓦。高大的寬闊的房檐,寬實厚重的朱漆門楣,以及青條石的台階,特別是北安廈的台階,由青條石兩層摞起,高出地面一大截,台階也是清一色的青條石築成。整個四合院的建築各有風格,雖整體風格相近,但每個房子的氣質和感覺又各自不一,互有區別,使得整個院子看上去莊重而又生動活潑。
在整個相連四合院裡,前後院子風格完全不同,特別是後院給人的感覺印象最深,整個後院所有的主房都有陪房,而且還有精緻的花格窗和別致的內門。更讓人驚嘆的是那北安廈西面有一棵500多年的大槐樹,它位於北安廈西側的院牆外,根部則在木製厚重的大樓梯下,此樹是當地極為少見且被當地人認為最具神性的顛倒槐,它蒼翠粗碩,樹幹粗卻扭曲,樹中空卻枝繁葉茂,虬枝伸展,蒼然動老,春夏時節,槐香幽隱,整株大樹從房子根部斜長出來,那種厚重和震撼讓人驚嘆,當地眾多百姓都敬之,認為上有神靈,曾經有一年這裡還出現過一條大蟒蛇。看到這些,讓人總想起舊時光,在這個院子發生過多少傳奇、平凡的故事。
後院兩側建有東西配房十分特殊,南房和其配房都開有窗戶,特別是從南房的南面牆上可以看出開過門的痕跡,從那高大的南房背後開門可以直接下到在低洼處依照地勢捲起的窯洞院子,可以想見當時的壯觀,也說明當時是一家人後來宗族人多分家才分開的。夕陽殘照,旭日斜射,十幾丈高的南房後背,土黃色的古磚,帶著生命的各色石頭,這一切在陽光的照耀下,你能體會到歲月、生命、人生的力量和痕跡,感喟生命的存在。南房底下的窯洞平整的排列著,一排總共六個窯洞互相間隔,這些窯洞在中間分開成為了兩院,院裡有梨樹、蘋果樹等,院子的西面營建的是高大深闊的西房,都是古代的門窗,由細細格子組成的木門雕刻有精美的圖案和造型,東邊的窯洞格局巧妙的利用了地形,或深或淺,再往東是一個大的長石板坡,坡的盡頭就是從四合院大門出來正對著的寬闊偌大的窯頂,底下由三間窯洞組成,此窯洞的前方是一個園子,裡面栽種著山楂、梨、麻等樹木和植物,在園子出口處有一株兩人合抱的大樹,它長在用石頭壘成的搜園的邊上,一二十米高,正午時分樹冠正好能遮住陽光,樹蔭之下是由前院門口的小照壁和院牆組成的小樓閣。這么多的窯洞,這些個院子可以想見當年的人口興旺程度。大廈之下的這些窯洞,在解放後,除了西面由兩個院子組成窯洞依然住人外,東面的這幾個窯洞有的用作製作鐵鍋鋁鍋的作坊,有的用作牲口的圈窩。 窯洞院牆外面是林蔭和古樸小巧的樓房掩映下的小徑,出門往西走又是石頭砌成的搜園和掩映其上的兩顆合抱的槐樹,貼著窯洞院牆和房子的是兩個巨大的石碾和石鼎,一個是青石一個是澀石,成為人們納涼、休閒時候的坐具,古樸、厚重、大氣給人以美的享受。整個四合院西面則是一條大路,也是四合院後院排水的道,通過四合院的西面的水窗眼,從屋子和窯洞的中間流過,順著地勢在後院西面坡的底部流出,巧妙的構思,智慧的結晶。這時候,再仰頭看四合院建築群,它是那樣的高大,石頭、古磚、窗戶,可以想見當年的工程耗費巨大,人力物力投入之巨,當地便有了所謂“有錢難造窯頂摞廈”的諺語。沿著窯洞院牆外面回四合院的大門處,順著小徑,沿著長長的石板坡而上,看著這四合院建築群是那樣的宏偉和氣魄,順著地勢,利用自然環境卻又不人為的破壞甚至改造它的建築思想和手段,讓人不得不為古人的巧妙構思和智慧的建造方式而驚嘆不已,即便是放到現在也讓人嘆為觀止。
歷史發展
在這個城堡一樣的建築群中,你能體會到童話世界一般的感覺,比如從南定堂配房的窗戶向外望去可俯瞰全村面貌,遠處高山盡收眼底,就在這裡,冬天晚上,躺在生火的磚砌的爐子邊的炕上,炕的周圍是貼著小人書畫的“曹沖稱象”之類的智慧故事,精美的圖畫,幸福的滋味,甜蜜的感覺,被子裡暖烘烘的,奶奶在一旁給你在爐子上的洞裡和火邊烤著饃饃片,窗外一片寂靜,偶爾可以聽見幾聲犬吠,遠處則是動物和鳥鳴的聲音,房子外面的世界一片漆黑,想著想著自己模模糊糊的進入了古代那曹沖稱象的故事裡,進入了古代的那些名人的智慧故事中,自己是其中之一,房樑上則懸掛著一個籃子,裡面放著一些需要乾燥而且怕鼠咬的物品,慢慢的迷迷糊糊了,好幸福好美好美的感覺。沒有煩惱,沒有恐懼,沒有嫉妒和負擔,有的是人生的美妙感覺,這裡是最安全最幸福的地方。
據相關資料記載,西閻張堂舊宅始建於明弘治3年(1501年),初為草堂。清康熙三十七年(1678年)第一次創修族譜時重修,清道光為一十三年(1833年)又新建規模宅院。抗日期間,現在北安廈旁邊的東配房地方曾經被日本飛機轟炸,殘壁斷垣,裸露的焦黑的房梁記述著這裡的興衰和民族的劫難,現在的東配房是經過修葺之後建成的。解放後這座四合院曾經是我黨在當地一個支部所在地,因為當時鎮上的第一位女黨員就在院中居住。從解放後至今,這兩座四合院基本未做過任何改動和修繕,原樣未變,風貌依舊。
西閻張堂舊宅是臨汾乃至晉南保存比較完整、規模較大的古代建築。它的形式、風格、規模均遵從古代宗法章制,是研究宗法文化和家族建築藝術極其寶貴的實物遺存。但至今仍然未受到任何部門和政府機構的認識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