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文學碩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會會員,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
主講課程
本科生《文學概論》、《馬列文論》、《小說美學》,文藝學碩士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經典美學著作選講》、《小說美學與批評》等。
研究方向
文藝學、美學、文化哲學,尤其主張將文學問題與人學問題聯繫起來研究,將文學、人學問題置於人類所面對、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主客體關係問題的關係網路和框架體系中進行研究才能得到根源性的、合理的解釋。
主要貢獻
研究課題
近年獲準立項的研究課題有:河北省教委社科研究項目《新時期河北省小說研究》、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對新時期河北省小說創作的多角透視》。近年任副主編之一併部分撰寫、出版的著作有:
⒈ 《主客體關係學綱要》(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⒉ 《教育是什麼》(商務印書館 2000 年)。
⒊ 《社會是什麼》(商務印書館 2002 年)。
發表論文
近兩年發表的主要論文有:
⒈ 《雙向立場觀照下的當下真實》,《作品與爭鳴》 1998.8。
⒉ 《貌似而實非的女權求索》,《作品與爭鳴》 1998.10。
⒊ 《對出逃與回歸的雙重闡釋》、《作品與爭鳴》 1999.12。
⒋ 《理性的文學敘事》、《作品與爭鳴》 2002.2。
⒌ 《人類主體性的發展與危機》,《河北日報》 2003.7.18。
⒍ 《從主客體關係角度看文學中人類信仰的發展》,《
河北大學學報》 2003.4 ,本文被人大書報資料中心《文藝理論》 2004.1 轉載,並獲河北省第九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⒎ 《經濟與審美的互動及人的全面發展》,《光明日報》 2004.4.6。
⒏ 《析“兩種文化”分裂的實質—— 一個主客體關係的視角》,《社會科學論壇》 2004.5B 版,《新華文摘》 2004.14 期摘編。
⒐ 《從生產的角度看藝術——馬克思藝術生產理論的當代啟示》,《河北日報》 2004.5.21。
⒑ 《主客體關係與科學發展觀》,《河北日報》 2004.6.3。
⒒《站在當代與歷史的交匯處》,《作品與爭鳴》2004.12。
⒓《“斯諾命題”與人類立場的根本錯誤—— 一個主客體關係的視角》,《
河北大學學報》?2004.6。本文被人大書報資料中心《文化研究》2005年第4期轉載,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哲學》(文摘卡)2005年第2期摘發。
⒔《文學中的人物形象和人類主客體關係》,《南開學報》2005.6。本文被人大書報資料中心《文藝理論》(文摘卡)2005年第三期摘發。
⒕《女性主體性的迷茫與困窘——解讀曹明霞小說中的婚姻》,《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6。
⒖《消費時代藝術的價值及其實現》,《學位》,2005.7。
⒗《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思想的當代啟示——一個主客體關係的視角》,《
河北大學學報》,2006.2,本文被人大書報資料中心《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2006.7轉載。
⒘ 《從主客體關係角度解讀馬克思人的和諧發展思想》,《理論探索》 2005.6。
⒙ 《和諧發展植根於人的本質規定性中--理解馬克思人學思想的一個角度》,《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論文集,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6.6。
⒚ 《文學價值實現中的主客體關係及主體間性分析》,《煙臺大學學報》 2006增刊。
⒛ 《對日常生活的審美化的主客體關係辨證》,《樂山師範學院學報》 2006.9。
思想主張
在人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消費需求、消費結構也發生了顯著改變,經濟與審美的互動就是其最突出的表現。經濟活動中越來越多地注入了人文因素,消費生活中越來越注重審美情趣,審美需求又進一步促進了物質產品個性化、豐富性的塑造。經濟與審美的互動反映了人要與對象達成更全面的統一,這是經濟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的必然要求,體現了真正的發展是主體與客體關係的發展。因此,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是理論和認識上的重大進步。
現代經濟與機械文明中的科學化、專業化、工業化的片面發展成為強大的分割力量,在創造了豐盛的物的世界的同時,也造成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以及個體的人自身內部感覺、情感、想像與理性之間的分裂與對立,使人變成片面發展的人,馬爾庫塞稱之為“單向度的人”,這正是將發展片面地定位於對象世界的結果。而經濟與審美的互滲和互動,將發展定位於人與對象的關係和諧,更符合人類存在和實踐活動的整體性,是與造成“單向度的人”的畸形的經濟發展直接對立的。經濟與審美的互動,使人的物質活動和物質產品中滲透了更多的審美文化信息,其創造的“消費的規定性”也更多地作用於人的心靈層面,表現出在發展先進生產力、促進經濟高度發展、創造豐富的對象世界,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的同時,也更關注人的精神的豐富性和滿足。因為人性構成中的生物性與社會性、人的需要中的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人的活動的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的聯繫和區別,傳統觀念中的經濟活動更多地向前一層次傾斜,更直接地體現為“物的世界的增值”,審美活動則向後一層次傾斜,直接表現為對人的心靈的敏感性、個性化、豐富性的塑造,直接地追求人的主體性發展。
經濟與審美的互動表現為人的物質活動向審美活動升華,再在更高的層面上回到物質活動中去的完整過程,這構成永遠攀升的螺旋,顯示出發展的永續性機制存在於主體與客體的互動作用、雙向建構、協調發展之中。丹麥未來學家沃爾夫·倫森認為,人類在經歷狩獵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之後,將進入一個以關注夢想、歷險、精神及情感生活為特徵的夢幻社會,人們消費的注意力將主要轉移到精神需求。這正體現了人的需求的特點:量有限,質無限。
人的需求的“質無限”是發展的動力所在,更多地體現為精神需求的提高,這是在人類生產過程中主體與客體的互動作用中不斷推進發展的。“為主體生產對象”只是人類經濟活動最切近的、最直接的目的,更傾向於適應和滿足人的現實需要,體現為對象世界的豐富,但對人的全面發展來說,還不是完整的過程。只有到了“為對象生產主體”的階段,才算完成了一個完整的、良性的發展循環,因為這時的發展落實到了主體的更新。從這一角度看經濟與審美的互動:其一,使物質產品中凝結了更豐富、更深刻的人性內容,在適應和滿足人的現有需要的基礎上,更以獨特、新穎、富有情趣的材質、形式、色彩、款式、風格等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人的心靈,更傾向於發掘和引導人的更高層次的潛在需求和本質,使人越來越超越純粹動物性的局限,發展了“有音樂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使人的一切感覺“成為人的享受”(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這正是人類經濟活動向精神層面的深入與拓展,是經濟活動的人文性、進步性所在。其二,這也使人類在生產生活實踐中萌生和發展起來的審美需求、審美的文化觀念克服其純粹的抽象性,在經濟活動中越來越扮演重要的角色,表現了人類以更高的精神要求引導物質生產活動,人類先進的文化觀念最後會轉化為馬克思所說的“精神生產力”,終將回到物質活動中去的完整過程。經濟與審美的互動表現了生產與消費、主體與客體的互動作用、雙向建構、協調發展的完整過程,表現了人類物質實踐活動的進步必將在更深的層面引起人的精神世界的進步,這種實踐活動的結果又不斷變成新的出發點,從而使客體與主體都不斷更新,並進而使兩者的關係不斷在新的歷史階段達到新的、更高水準的統一,這正是發展的永續性所在。
從人性結構、人的需求、人的活動的全面性與對象的全面性相統一的必然要求看,經濟與審美的互動在新時代不應再表現為自發的趨勢,而應給予理論上的自覺把握和引導。由此,深入認識並自覺引導經濟與審美的互動,對我們“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有助於改進傳統的以“物”的循環為主的經濟觀念。傳統的工業經濟是勞動力的循環、資本的循環,這裡的勞動力和資本都體現為“物”的力量。經濟與審美的互動則促使在生產環節更多地投入審美智慧和設計,在產品中更多凝結審美情趣、審美觀念和審美價值,消費者在消費物質產品的同時得到更多的審美享受。在從生產到流通的整個過程中,全面的“人”的要求將成為經濟發展中各因素的紐結點,成為發展的內驅力和最終的價值指向。這就為以“物”的循環為主的經濟注入更多的人文因素,並將最終推動經濟觀念的進步。
——有助於深化對提高勞動者素質的正確理解。正確認識經濟與審美的互動,要求生產者(包括設計者)是個性全面發展的人,其應具備的素質不僅包括傳統經濟所要求的技術、技能、專業特長等等,還應包括感覺的細膩敏銳、情感的真摯豐富、想像的新穎獨特、理解的深刻等等多層次、多側面的心靈豐富性的要求。在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保證勞動者的心靈健康和豐富發展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本質要求。經濟與審美的互動中包含“物性”與“人性”的辯證法,可以引導審美消費的自覺,物質消費的適度,消費的檔次將主要不是體現為物的豐盛和占有,而是精神感覺的細緻和深入,是在物的消費中情感愉悅性的提高,是多層面、多側面的心靈滿足。
——有助於培養人的“平衡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正因為消費方式中隱含著文化信念、社會價值認同,經濟與審美的互動趨勢,藉助經濟活動廣泛而強大的滲透力,逐漸灌輸和培養人的“平衡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這種平衡存在於作為主體的人與對象之間的關係中,使人的追求定位於關係的平衡,而不是對外在對象的占有。通過對“消費社會”中諸如富貴、豐盛、奢侈、時髦、前衛等象徵衍生價值的消解,克服“物的世界的增值”有可能造成的“人的世界的貶值”,更符合人性的健康發展,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社會在整體上形成“以人為本”的資源和財富的拓展觀念,促進社會文化價值觀念的進步。
——有助於促進人與人的交流與合作。正如馬克思所說,作為勞動者的人是特殊的“自然存在物”,在勞動中,其體力、智力作為物質資源、精神資源轉移到產品中。經濟與審美的互動,將更多地開發勞動者的“精神資源”,產品作為物化了的“我”凝結了更豐富、更人性化的感覺、情感、想像、理解,成為鮮活的生命活動的對象化,生產與消費的交流將主要不是人與物的交流,而真正變成以產品為中介的人與人的交流。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生產過程中就雙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個人”,不論生產還是消費,“在我個人的生命表現中,我直接創造了你的生命表現”(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有助於經濟和文化的可持續發展。與經濟活動中的物質性一面(物質需求、物質資源、物質生產力)相比,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無限彈性,精神文化資源的開發也具有無限彈性。自覺認識和引導經濟與審美的互動,一方面可以使審美文化、審美信息成為經濟發展中重要的和直接的資源,發揮其在生產中的非損耗性和高增值性優點,有益於我們在資源緊張的世界背景中,突破傳統產業的擴展邊界,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將發展片面地定位於對象、使對象的發展與人的發展相脫節的弊病,而且人自身精神資源的開發本身也直接是人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促進審美文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舊有的抽象性,從象牙之塔走向更廣泛、更大眾化的日常生活,不斷在時代生活的土壤中汲取靈感與活力,煥發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