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在賢(1919--2006)澳籍華人,教育家、漢語言學家。20世紀五六十年代,曾在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東海大學等校任教;1970年入澳大利亞國籍,任墨爾本大學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在賢
- 國籍:澳籍
- 出生日期:1919
- 逝世日期:2006
- 職業:教育家、漢語言學家
個人簡介,人生經歷,
個人簡介
張在賢(1919--2006)澳籍華人,教育家、漢語言學家。20世紀五六十年代,曾在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東海大學等校任教;1970年入澳大利亞國籍,任墨爾本大學教授。教授漢語語言學、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等課程。從教40年,教授的學生除中國人外,還有澳、日、英、法、美、比等國人,遍及亞、歐、美、大洋四洲。
人生經歷
張在賢,1919年7月30日(農曆七月初四)生於奉天錦州(今遼寧省錦州市)。祖籍是當時的直隸省(現為河北省)玉田縣東關村。祖父在故鄉開設雜貨店,可維持一家溫飽,父親張寶辰於1880年(農曆六月初七)生於玉田縣東關村,幼年讀過幾年私塾,16歲時就被送到北京一家絲線店當學徒。後到錦縣(即錦州)縣公署任職,1922年在賢3歲時,父親去職,又正逢祖父在故鄉病故,一家6口從關外遷回老家玉田東關,自此家境衰落下來。
父親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和償還債務,不久又隻身去東北謀生。為了侍奉祖母,母親留了下來,這樣,張在賢就與姐姐、哥哥一起,在玉田度過了童年。他7歲入縣城東大寺國小就讀,由於他勤奮好學,成績優異,所以老師手中那藤製的教鞭從未打在他的身上。每天放學後和假期,小在賢大部時間都是和鄰里的孩子結伴玩耍,放風箏、抓麻雀、捅馬蜂窩,到城南暖泉河撈魚,都是他們經常的“拿手戲”。這段為期九年的童年生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8年,張在賢第一次自海外回鄉探親時,見到了當年兩位幼時的同學,談起50年前的往事,依然津津樂道,無比開心。
當時,在賢父親張寶辰在吉林蒙荒勘放總局任職,住在長春。1931年,12歲的在賢隨母親前往長春父親住所,與其同住。一個從未見過電燈沒看過電影的農村孩子初到大城市,處處都感到新奇,感到刺激,但他卻有一種空虛孤單之感,因為故鄉那種農村的恬靜生活環境沒有了,那種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不見了。從此他再沒能回到故鄉過那種淳樸安適的生活。
“九·一八”事變後,偽“滿州國”在長春成立,父親張寶辰不屑於和群醜為伍,不能忍受特務的欺壓,於1933年夏舉家離開長春,遷往北京定居。
在北京,張在賢進入一個美國教會學校崇實中學讀國中,家中境況越來越困難。後來只得變賣了母親的幾件首飾艱難度日,小在賢經常進出當鋪。
1937年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爆發,父親隻身去了南方,北京只剩下母親和孩子們相依為命,這時張在賢己考入高中,他學習刻苦,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特別對英文一科有深厚的興趣,這為後來他到大學後主修英國文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9年,張在賢在二十取一的情況下以優異成績考入天主教所辦的輔仁大學西洋語言文學系。該校收費較高,幸虧在父親一位同事的資助下,讀完四年大學。
1943年6月,張在賢輔仁大學畢業,偕同愛人熊振羽離開北京,經徐州、商邱等敵戰區,冒險抵達河南南陽,與父親同住,並在當地第一中學任高中英文教師。翌年9月,夫妻二人又離開南陽到重慶,任職於志成中學。
1946年,抗戰勝利的第二年離開重慶到南京,在中央廣播電台擔任編譯工作。1948年,正值南京解放前夕,國民黨政權已搖搖欲墜,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當時張在賢己失業5個月,他和妻子、大女兒(立文1歲)的生活無法維持,由他的一位同學介紹到台灣省新竹中學教授英文。這以後,他相繼在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淡江文理學院、東海大學等校任副教授、教授。教授語言學概論、語言學、套用語言學等課程,其間曾三次獲美國邀請前去訪問和進修,並榮獲密西根大學語言學碩士學位。教課之餘,還進行翻譯和著述,著有《英文成語集解》、《套用語言學》等,譯著有《海倫·凱勒自傳》、《大眾科學》、《父親的一生》(美國作家克萊倫斯·戴所著)等。
1965年,英國人西門華到台灣講學,張在賢與其相識。此人回國後到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創建了東方語言文學系,不久即聘請張在賢去該系任教。
是年,張在賢應邀全家遷到墨爾本。
1966年2月,張在賢教授正式受聘於墨爾本大學,教授漢語語言學、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古典哲學等課程。
張在賢教授教書的理念是韓愈的《師說》中所說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絕非限於書本上的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融合實際生活,輕鬆有趣地舉例講解,課堂上的學生如沐春風;課上完了,學的東西也記住了,沒有半點痛苦。他剛到墨爾本大學沒幾個星期,就收到系主任轉交給他的一封信,他心中納悶,因為聽說這裡學生愛告狀,不知自己什麼地方出了問題。看了信後,他哈哈大笑,原來是學生向系主任讚美新老師是位奇才。信中寫道:“昂首闊步地走進教室,說起話來談笑風生,我們見到他,立刻就下定決心,非學好中文不可。因為他教書的方法,使我們改變了過去的觀點,如今學習是件愉快的事。像他這樣的好老師,我們敢說大學教育的目標,指日可待了。”署名是:漢語一年級一群快樂的學生。
他不僅傳授給學生知識,而更重視品德教育,他時時告誡學生“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學識好固然重要,良好品質更不可缺;一個自私、自利、貪婪、虛假的人,學問再高,也難以犧牲自我,造福人群!因此對於品德修養一事,他再三叮囑學生,不可掉以輕心。
張在賢精通中英兩種語言,他在澳近20年培育出來的優秀雙語人員不計其數。今天在澳大利亞有中文系的大學,以及沒有中文科目的中學裡,幾乎都有他以前在中文系教出來的學生,他辛勤地、認真地培育英才,為澳大利亞的教育事業做出了極大貢獻。
1970年,張在賢住滿5年後,申請加入了澳大利亞國籍,取得了永久居住權。
1972年,張在賢代理墨爾本大學中文系系主任。1974年,因他輝煌的教學成果,墨爾本大學授予他文學碩士學位。他還完成英文著作《漢語文學改革史》專著,同年12月以“維多利亞州大學教授訪華團”副團長身份,首次到北京、西安、南京、上海等地訪問三周。1978年休假一年,在倫敦、北京作短期學術研究六個月。1982年7月,再次抵達北京,參加漢藏語言學會議。1984年12月,65歲的張在賢退休。
張在賢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勤奮熱心,培育青年一代,從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從教40餘年,他教授的學生除中國人外,還有澳、日、英、法、美、比等國人,為數共有二、三千人,遍及亞、歐、美、大洋四大洲,其中有許多人在政界、外交界、學術界、教育界有著很高的成就,很深的造詣,這使張教授感到慰藉,感到自豪。
在繁忙的教書、研究工作之餘,他還堅持寫作,主要著作有:《語言教學新論》、《成年人學外語》;譯著(英譯中)有《海倫·凱勒傳》、《澳大利亞簡史》等,中英對照作品有《古詩文英譯嘗試集》、《中英文成語類聚》等。
張在賢幼年及青年時期是在玉田、長春、北京等地度過,經歷了軍閥混戰、日寇侵華的史實,目睹了平民流離失所,無辜受難的慘狀,從而培養了自己對中國勞苦大眾的同情心和強烈的民族意識,儘管多年身在海外,但他始終關注祖國的前途命運。自新中國成立後,祖國的國際地位逐年提高,他為之興奮,感到自豪。20世紀70年代,他曾多次在澳大利亞英文報紙和香港中文報紙上發表文章,稱譽新中國的建設成就。還有,當在海外的西藏人受到蠱惑,時有“示威抗議”,“爭取西藏獨立”之舉,張在賢面對一些報章發表歪曲事實的報導,友人不明真相的批判,總是痛心疾首,從而憤而揮筆,撰寫成《西藏問題的背後》一書,澄清事實,以正視聽;並接受各地邀請,在中國論壇發表演說。此後,他又在澳大利亞中文雜誌上發表題為《西藏問題的國際因素》的文章,有力地駁斥了“西藏獨立”的謬論。他的正義之舉受到了廣泛的尊敬和重視。
張在賢非常關心家鄉的教育。1978年他第一次回玉田東關探親(他姐姐張淑才,曾是國小教師,今年99歲,仍健在)時,曾到玉田一中參觀:1995年4月1 7日,又借回鄉探親之際,參觀了玉田縣職教中心,以大學教授的眼光和標準,對家鄉的職教事業發展給予肯定和讚揚。
張在賢退休後,每天堅持打太極拳,還經常去圖書館查閱資料,作研究。同時在二女婿的幫助下,很快掌握了電腦技術,作了個不折不扣的現代人,與國內外友人電子郵件來往,上網看報,不論中翻英英翻中,都是自己打字,運用自如。另外他還練習書法,學畫山水畫,使自己的退休生活充實而又多彩。
2006年4月27日,張在賢教授因突發腦梗塞,在墨爾本逝世,享年87歲。
張在賢夫婦育有三個女兒,長女立文,次女立民,三女立平,和三個女婿6人中,有3個博士,1個碩士,2個學士。個個都是像張教授一樣正直不阿的社會中堅分子,都是張老夫婦一手調教出來的優秀人才;第三代還比較年輕,但都已戴上了方帽子,大學畢業取得學位,將來還要繼續深造,更上一層樓。對這樣一張“滿分的成績單”,張教授夫婦定會含笑九泉的。
此文根據張教授學生夏雪撰寫的《緬懷恩師》一文和外甥張金城提供的《張在賢簡歷》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