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在德

張在德

張在德,男,漢族,1945年9月生,雲南會澤人,1966年9月參加工作,碩士研究生。曾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長。現任四川省政協常委、文體醫衛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主建國會四川省委員會副主任,民建中央文化委員會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在德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雲南會澤
  • 出生日期:1945年9月
  • 職業:公務員
  • 畢業院校:昆明師範學院外語系
  • 主要成就:民建中央文化委員會委員
個人履歷,人物言論,

個人履歷

1966年於昆明師範學院外語系畢業,分配至山西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先後任井下礦工、食堂會計、中學教員、職工大學學員。
1979年9月至1981年12月,就讀於四川大學中文系漢語史專業研究生班,獲文學碩士學位。
1982年1月至1985年1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編輯。
1985年11月至1990年4月,四川辭書出版社副總編輯、副編審。
1990年4月至1995年2月,四川省新聞出版局中國農村文庫編輯部副主任、主任、編審。
1995年2月至1997年5月,天地出版社副社長兼中國農村文庫編輯部主任、編審。
1997年5月至2002年4月,民建四川省委常委、秘書長。
1998年2月至2003年1月,四川省政協委員兼政協四川省第八屆委員會副秘書長。
2000年4月至2005年6月,四川省文化廳副廳長。
2002年4月,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
2000年9月,政協四川省第九屆委員會常委、文體醫衛委員會副主任。
2005年6月至2011年8月,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長。

人物言論

保護並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給我們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這些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大類:思想文化遺產資源、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千百年來,這些歷史文化遺產資源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和中國社會的發展。如何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使其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應有的作用,是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關於思想文化遺產資源
這是一個閃耀著先哲們睿智的光輝但又混雜著雜蕪和糟粕的龐大寶庫。我們要將其中的精華與糟粕剔分開來,取其精華,為我所用。針對我國的現時國情,我以為對思想文化遺產資源中的道德文化資源應當給於足夠的重視並加以充分的利用。
比如,現在影響構建和諧社會的帶有普遍性的兩個問題就與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缺失有著密切的關係。一是現在不少年輕人追求“實現自我”,追求個人的享樂,卻不願意盡扶養父母和長輩的義務。在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獨生子女家庭比例越來越高,而社會保險機制(主要是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還很不完善的時候,尤其需要子女盡好贍養父母和扶助長輩的義務,否則,就容易發生家庭、親屬之間的矛盾,加上空巢老人越來越多,造成種種不和諧的現象。我國歷史上有重孝的傳統,儒家學說就很重視“孝道”。《論語》說:“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又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順父母和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卻在越來越多的青年中未能形成,甚至在部分中年人心目中也趨於淡忘,這是一種危險的現象。
又比如,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逐漸形成,但相關法制和遊戲規則還很不完善的時期,在商業交往中,不講信用、見利忘義、利令智昏、爾虞我詐的情形屢見不鮮,這也是有悖於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取不義之財。《禮記》云:“大人無誠,萬物不生:小人無誠,則事不成。”《論語》說:“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又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漢朝大學者劉向有論曰:“義者不毀人以自益。”他認為“財不如義高,勢不如德尊”。如果不能用“信”和“義”的道德來約束商業和人際行為,市場經濟的長效機制就難以形成。
我國傳統文化遺產資源中有大量的和諧文化資源。“君子和而不同”、“有容德乃大”、“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和萬事興”等等所包含的哲學思想和人們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曾經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對中華民族的成長產生過深刻的影響,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今天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應該忘記這筆文化遺產資源,而應當自覺而積極地利用好這些寶貴資源。
關於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我國56個民族,在五千年的漫長歲月里創造了豐富多彩、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代代相傳,承襲著中華文明,展現著中華民族獨特的個性。其中的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是我們的祖先遺留給後人的無價之寶,是中華民族文明的重要標誌。
從某種角度講,物質文化遺產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相當大的。一個受過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如果他的故鄉擁有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物質文化遺產,他又親自去看過,那么這些物質文化遺產一定會在他的腦子裡留下難以磨滅的甚至終身的記憶。同一地區的人們,都會為那一地區擁有珍貴物質文化遺產而自豪。物質文化遺產可以使人們形成對家鄉歷史和人文的認同感,形成許多共同的語言,增強凝聚力。正如一提起萬里長城、故宮,我們就會想到中華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我們會為能生長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而感到自豪。世界上許多國家每年都要劃撥不少的經費,用於文物保護事業,正是因為物質文化遺產對民族意識、民族心理、民族素質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儘管我國財力還很弱,但各級政府每年都要拿出相當的經費用於文物保護。
遺憾的是,在不少地方,物質文化遺產已經開始變成了單位和部門的“造幣機”。普通收入的人家,要進入家鄉的文物保護單位接受教育和薰陶,已十分不易,因門票奇高,而令人卻步,更不敢侈談陪客人去參觀了。有的地方、有的單位,以“文化產業”為名,將本來屬於公眾的資源變成了小集體或部門的小金庫。在同一個地區,由於知名度的不同和地理位置的差異等等,同是文物保護單位,門票的收入懸殊極大,而又缺乏“收支兩條線”等比較合理的二次分配手段,出現同一系統內同等級別的工作人員個人收入差異太大,實際生活水平差距亦太大而產生心理上的極不平衡,形成不和諧的隱患。
書法中的張在德書法中的張在德
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的個體或群體世代相承的活動形態。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熔鑄著中華民族的認同感、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是維繫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基礎。它源於人民民眾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它產生於民眾,流傳於民間,最貼近實際、貼近民眾、貼近生活,最能體現文化的多樣性,為廣大的人民民眾喜聞樂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歌曲、舞蹈、各種表演藝術和民間工藝等,既能帶給人們美的享受,又能給人們得到情感的宣洩,還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民俗活動和禮儀節慶,具有強大的民眾凝聚力。在林立的高樓把人們分割得七零八落,雖為鄰居,卻“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時代,在“洋文化”大舉進入中國的時代,尤其需要增強我國國民的民族自尊心,增強人與人之間的親和力。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有利於實現這個目的。特別是節慶活動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對於創造和諧氣氛是很有益處的。
建議
一、國小的思想品德課程中,除了進行系統的思想品德教育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應當將培養“孝敬父母長輩”、“講求誠信、信譽”、“不取不義之財”等內容作為重點。
二、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應當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的作用。靠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建立的國有博物館應當禁止繼續提高門票價格,而應當逐步降低門票價格,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目標時,做到全部免收門票。應建立對熱點文物保護單位門票收入使用情況進行定期審計和隨機抽查的制度,杜絕將依靠國有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創收的門票變為單位和部門的小金庫。
三、近年來,已經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應當將清明節中秋節這兩個弘揚中華民族和諧之風尚的傳統節日作為國家法定節日。希望全國人大儘快列入議事日程。各地方政府也應當有計畫地扶持當地的有利於社會和諧的健康的民俗節慶活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