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清(中山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教授)

張和清(中山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和清,男,1964年12月生,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山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副系主任、社會工作專業負責人,中山大學社會工作教育(MSW)中心主任,民政部“全國城鄉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農村社會工作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華南片區委員會主任委員。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碩士(MSW)及哲學博士(PHD),兼任廣東省社工師聯合會顧問,中山大學華南農村研究中心副主任。倡導並踐行日常生活化的社區社會運動和城鄉合作運動及行動研究。具有15年中國農村社會工作經驗,7年中國災害社會工作經驗。教學及科研方向涉及社區社會工作、農村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災害社會工作、邊緣群體社會工作。著有《農村社會工作》、《災害社會工作:中國的實踐與反思》、《國家、民族與中國農村基層政治:蚌嵐河槽六十年》等十餘部著作及教材,在《社會學研究》等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2010年林護中國社會工作培訓及發展基金第二屆林護傑出社會工作學人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和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青海
  • 出生日期:1964年12月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雲南大學
  • 主要成就農村社會工作災害社會工作領域
人物介紹,教育背景,任免信息,專著教材,論文,科研項目,

人物介紹

張和清,男,1964年12月生,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山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副系主任、社會工作專業負責人,中山大學社會工作教育(MSW)中心主任,民政部“全國城鄉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農村社會工作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華南片區委員會主任委員。

教育背景

雲南大學歷史學學士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文學碩士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哲學博士

任免信息

曾在雲南大學社會工作系任教。
現任中山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教授、副系主任、碩士生導師、華南農村研究中心副主任。
廣州市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政府購買社工服務試點項目“新農村建設-農村社會工作”從化項目負責人。
中山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雲南社工站(綠耕城鄉互助社/平寨項目)中大方負責人(本項目從2001年至今)。
中山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映秀社工站(中山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廣州市民政局合作建設)中大方負責人(本項目從2008年6月至今)。廣東省社會工作師聯合會副會長。
廣州市社會工作協會常務理事。
廣東省社會學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專著教材

《國家、民族與中國農村基層政治:蚌嵐河槽六十年》,2010.2,社科文獻出版社;
《弱勢群體的聲音與社會工作介入》,2002.9,中國財經出版社;
《文化與發展踐行——平寨故事》,2007.2,民族出版社;
《“5.12”汶川大地震社工介入災後重建的調研報告——以映秀為例》,2009.3,
羊城晚報出版社;
《農村社會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小組工作》(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論文

《優勢視角下的農村社會工作:以能力建設與資產建立為核心的中國農村社會工作實踐模式》,2008.11,2008.11,《社會學研究》,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三期轉載。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社會工作》2009年第4期全文轉載;
《專業限制與文化識盲:農村社會工作實踐中的文化問題》,《社會學研究》,2007.11;
《地方國家、經濟干預和農村貧困:一個中國西南村落的個案分析》,《社會學研究》,2004.2;
《社會工作者在災後重建中的行動策略和角色定位:以汶川縣映秀鎮廣州社會工作站為例》,《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第六輯,2008.1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六期轉載;
《主族控制下的族群雜居村落—一權力的文化網路視角》,《社會》,2010.3;
《扶貧經營政治的形成及其社會政治後果——一個少數民族行政村的個案研究》,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0.1;
《社會工作:通向能力建設的助人自助——以廣州社工參與災後恢復重建的行動為例》,《中山大學學報》,2010.3;
《文化權力實踐與‘土改’之後的征糧建設——一個西南少數民族行政村的民族志研究》,《開放時代》,2010.3;
《專業的確信與後現代視角下的社會工作》,《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3,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社會學》,2004,第一期全文轉載。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論、範式和研究方法的選擇問題》,《思想戰線》,2001.3,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社會學》,2001,第九期全文轉載。
《中國非政府組織的成長道路:以西雙版納州婦女兒童心理法律諮詢服務中心為例》,《雲南社會科學》,2002.2。
《援助治療型社會小組工作技巧探析》,《思想戰線》,2000.1。
《Guangzhou social workers in Yingxiu: a case study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Sichuan 5.12 earthquake in China》,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Routledge Taylor&francis Group , ISSN 1752-5098,2009.11;
《Female Sex Sellers and Public Poli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ex and Sexuality in China, London; N.Y: Routledge Cruzon, ISBN0-415-40143-7,2006。

科研項目

2008.12-2010.3 民政部課題“社會工作在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中的角色和定位研究”,主持人;
2010.1-2011.12 香港政府研究資助委員會項目“Asset-based Community Reconstruction in Sichuan Earthquake Disaster-affected Communities: An Interdisciplinary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in Yingxiu of Sichuan province ”,中國大陸方主持;
2009.10-2011.10廣州市民政局2009年社工人才隊伍建設政府購買社會工作試點項目“新農村建設-農村社會工作”從化試點項目,主持人;
2008.11-2011.12 香港理工大學“四川汶川災後社區重建行動研究”,主持人;
2009.11-2012.11 香港理工大學“探索一個中國農村減貧的能力建設模式——以雲南為例”,主持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