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台望

張台望(1901——1970),號公俠,張力化之父。祖籍和縣,生於蕪湖。幼讀私熟,後在湯善福家幫傭,由湯介紹入大昌火柴廠,任商會職員;抗戰時流亡貴州普定,1945年返鄉,1947年在蕪湖開設聚豐銀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台望
  • 出生地:安徽蕪湖
  • 出生日期:1901年
  • 逝世日期:1970年
基本信息,主要貢獻,

基本信息

張氏出身貧寒,張台望早年接受進步思想,受中共黨員王進盈影響,參加青年讀書會,

主要貢獻

大革命時期,他的家即為地下黨的聯絡點,他的兒子張力化也深受薰陶。1974年解放戰爭期間,中共黨員方向名奉命來蕪,開展敵後工作,張台望將在國民黨部隊當軍官的兒子張力化引薦給方向明。1949年1月,中共華東局國區部蕪湖工作組由上海遷來後,機關就設在陡崗正街12號張台望家中,張台望以聚豐銀行為方掩護並參與地下鬥爭。工作組組長方向明以糧行老闆的身份在此領導地下鬥爭。
蕪湖解放前夕,應方向名的要求,張力化以國民黨京滬杭警備司令部南京區代理中將視察組長的職位,來蕪視察城防指揮部,掩護地下工作,提供了《保衛大上海作戰計畫》等一些國民黨高層的絕密材料。
黃維兵團的一一○師師長廖運周在淮海戰役中率部起義,蔣介石由此對廖運周另兩個掌有兵權的堂兄弟廖運升、廖運澤極不放心。在此之前,廖氏兄弟已通過廖運周與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建立了聯繫,並密商在正陽關起義。蔣將廖運升換防到蕪湖,其所部第一縱隊約萬人被改編為一一○師,以填補原來的番號,並將劉惠生派到廖部,監視其行動。廖運升到蕪後與中共方面失去聯繫。劉惠生雖在軍統混了10多年,但看到國民黨政權大勢已去,這時也千方百計為自己謀出路。他找到老友張台望,談了自己悲觀失望的心情。方向明得到訊息後,立即指示張台望爭取劉惠生。經一再解釋黨對起義人員的政策,宣傳革命形勢,闡明個人得失。劉深思10多天后,終於決定投奔共產黨,立功贖罪。劉在廖部與廖運升及第三團團長張普慶私交極好,起義之事一拍即合。於是,經張台望聯絡,地下黨組織決定由石原皋出面,約請廖運升、劉惠生、張普慶在蕪湖大觀園澡堂內見面。一次簡短的談話,起義大事便決定下來。後來,當蔣介石再次決定廖部換防浙江金華時,廖運升決定立即在義烏舉行起義。
蕪湖解放後,張台望參加舊商會改造,任市工商聯駐會付主委,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組織一些糧行的批發商投資創辦蕪湖光華玻璃廠,自任經理。該廠後轉為公私合營。反右鬥爭中,張台望被錯定為右派,後平反;“文化大革命”中遭衝擊,家中搜出一張解放前張力化與蔣介石等人合影的集體照,張力化即遭逮捕。1970年張台望病逝蕪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