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力與典範:慧皎《高僧傳》書寫研究
- 作者:劉學軍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22年8月1日
- 頁數:309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00213462
- 字數:2000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慧皎《高僧傳》作為現存最早的一部僧人傳記作品,不僅是中古思想史的寶庫, 更開創了佛教史傳的歷史,為歷代僧傳書寫的典範。
錢穆先生曾言:《高僧傳》“在宗教裡邊加進了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人文歷史觀點”。本書借鑑這一視角,聚焦《高僧傳》的書寫,分別從材料源自、文體樣式和精神向度等方面,探討了中古僧傳書寫的系統性特徵,如經錄與僧傳間的關係為何?“傳+ 論+ 贊”文體組合模式形成的原因何在?歷史、宗教和文學三個維度是如何架構高僧事跡書寫的?異域與中土、僧制與王權、學術與政治、時代潮流與個體命運等富於張力的因素是如何塑造僧傳文本面貌的?
本書力圖從整體上揭示中古僧傳書寫中的諸種張力現象,及其與《高僧傳》典範地位之間的關係,進而從一個全新角度來詮釋和思考“佛教中國化”的命題。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僧傳書寫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近百年中古僧傳研究之回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框架結構
第一章 從經錄到僧傳:《高僧傳》之編纂成書及學術背景考察
第一節 慧皎的“欲說還休”
第二節 從經錄到僧傳
第二章 從像贊到僧傳:《高僧傳》書寫之文體選擇及文化內涵
第一節 “譯經圖紀”及背後的問題
第二節 一種“關係”視角的引入
第三節 《高僧傳》的“傳+論+贊”模式
第四節 中古僧人繪像及制贊作傳的傳統
第五節 “像贊”文體的特徵及意義
第三章 歷史•宗教•文學:中古僧傳書寫中的安世高形象
第一節 現存材料之梳理
第二節 安世高故事之成立
第三節 作為“事件”和“神話”的安世高形塑
第四節 多維的書寫及意義
第四章 空間•想像•認同:《高僧傳》對於“太武滅佛”事件的書寫與建構
第一節 兩條重要的記載
第二節 諸史料的對比
第三節 慧皎對“太武滅佛”事件的認知
第四節 慧皎的立場問題
第五節 慧皎的書寫背景
第六節 慧皎的書寫意味
第五章 學術•僧制•王權:佛陀跋陀羅“被擯”事件的多面書寫
第一節 佛陀跋陀羅“被擯”事件再檢討
第二節 學術與僧團
第三節 僧制與政權
第四節 慧皎的書寫及其內涵
第六章 僧團•律典•政治:中古僧傳中的法顯“南下向都”事件
第一節 史料背後問題
第二節 法顯與佛陀跋陀羅之間的關係
第三節 法顯“南下向都”的必然性
第四節 法顯的選擇困境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專家推薦意見一(張伯偉)
專家推薦意見二(陳金華)
作者簡介
劉學軍,1982 年生,安徽六安人。南京大學博士畢業,現就職於江蘇第二師範學院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古佛教史、中古佛教與文學、東亞藝術史等。曾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在《文學遺產》《中華文史論叢》《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出版古籍整理著作《新譯法句經》(2018)、學術譯著《咒語、聖像和曼荼羅——密教儀式衍變研究》(2021)等,並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