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浚,雲南大學著名教授、高能物理學家、新中國第一代漢字編碼研究家。張其濬(1900—1983),字文淵,安徽太和縣人。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其浚
- 字號:字文淵
- 出生地:安徽太和縣
- 出生時間:1900年
- 去世時間:1983年
雲南大學物理系著名教授、高能物理學家、新中國第一代漢字編碼研究家。
張其濬(1900—1983)先生,字文淵,安徽太和縣人。1914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學。1921年去法國留學,為巴黎大學物理學碩士,並和大數學家熊慶來先生相識。回國後在京、滬等地大學任教。1937年,熊慶來應當時的雲南省主席龍雲聘請,擔任雲南大學校長,他便邀好友張其濬同到雲大任教。
新中國成立後,張先生曾任雲南大學教務長等職,對雲大物理專業頗有建樹。張教授除長期從事高能物理的教學和研究外,從50年代初開始,就敏銳地察覺和認識到:西方發明的計算機遲早要在中國套用和普及,我國應該立即著手漢字輸入法的研究。於是,他身體力行,動手研究漢字編碼。正當張教授日以繼夜地帶領研究小組進行著漢字編碼的研究時,1957年那場“反右”風暴席捲而來,使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迫中斷了自己心愛的科研工作。六、七十年代,張教授一直過著非正常人的生活,但他仍暗中進行著漢字編碼的研究。
粉碎“四人幫”後,張教授意氣風發,老當益壯,面對國內外日新月異發展的高新科技,他更具有強烈的緊迫感、使命感,毅然寫信給中央領導同志,希望大力開展中文信息處理的研究,群策群力攻難關。中央領導同志對此十分重視,曾將來信批轉國家科委妥善處理。因此,由國家科委出面,於1978年12月在山東青島召開了我國首次“漢字編碼研究會”,張教授在會上作了報告,提出了不少漢字編碼研究的理論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使與會者深受啟發。1981年,在錢偉長教授、劉源教授、張其濬教授、支秉彝工程師等漢字編碼研究先驅的帶動和倡議下,在杭州召開了首屆中文信息討論會,成立了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組織和發展了漢字編碼研究隊伍,制定了國家“748工程”計畫。全國出現了十萬大軍戰編碼的轟轟烈烈局面,從十多歲的中學生到七、八十歲的老年人都積極投入了這一項研究工作,從而使我國漢字編碼的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科研成果。
張教授和他的同事鄭蘇民、尹華中、林恩慈等發明的“三元三體代碼漢字輸入法”曾榮獲雲南省自然科學獎,其成果收入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的《漢字編碼方案彙編》。這是一個形碼方案,其中的不少理論觀點和編碼方法均有創見,如“一二三末取四碼”、“字根取大優先”、“漢字的結構分型”、“依筆順編碼”、“重碼率的統計方法”等都是張教授和當時的一些專家學者共用研究制定的,這些重要的編碼理論和基本方法曾被後來的一些形碼方案所借鑑、吸收和發展。
張教授逝世後,雲南大學的中文信息研究後繼有人,二十年來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可告慰張教授在天之靈。例如信息學院鄭蘇民先生的“語音識別方案”,物理系林恩慈先生的“漢字字型的音符代碼法”,原物理系校友、中科院著名實驗語言學家楊順安的“國語語音合成研究”,原計算中心的“彝文輸入方案和排版系統”,原計算機系校友、明星電腦公司經理楊奇志的“中國龍”中文平台,原計算機系校友、大理醫學院段利華先生的“華夏碼輸入法”,成人教育學院張在雲已獲國家專利和被評為世界優秀專利的“張氏雙拼”等等,都是重要的科研成果和全國著名的漢字輸入法。
張教授和他的同事鄭蘇民、尹華中、林恩慈等發明的“三元三體代碼漢字輸入法”曾榮獲雲南省自然科學獎,其成果收入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的《漢字編碼方案彙編》。這是一個形碼方案,其中的不少理論觀點和編碼方法均有創見,如“一二三末取四碼”、“字根取大優先”、“漢字的結構分型”、“依筆順編碼”、“重碼率的統計方法”等都是張教授和當時的一些專家學者共用研究制定的,這些重要的編碼理論和基本方法曾被後來的一些形碼方案所借鑑、吸收和發展。
張教授逝世後,雲南大學的中文信息研究後繼有人,二十年來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可告慰張教授在天之靈。例如信息學院鄭蘇民先生的“語音識別方案”,物理系林恩慈先生的“漢字字型的音符代碼法”,原物理系校友、中科院著名實驗語言學家楊順安的“國語語音合成研究”,原計算中心的“彝文輸入方案和排版系統”,原計算機系校友、明星電腦公司經理楊奇志的“中國龍”中文平台,原計算機系校友、大理醫學院段利華先生的“華夏碼輸入法”,成人教育學院張在雲已獲國家專利和被評為世界優秀專利的“張氏雙拼”等等,都是重要的科研成果和全國著名的漢字輸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