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凱

張兆凱

張兆凱博士,湖南省首聘二級教授,湖南桃江人,1956年11月20日出生。學歷:先後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分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本科為77級,博士研究生為1991級。工作經歷:先後工作於益陽師專(現為湖南城市學院)、湘潭師範學院(現為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工業大學,1993年評為副教授,1996年評為教授。上世紀90年代,在湘潭師範學院擔任學報主編,2000年,在湖南工業大學創辦法學專業並擔任法學院院長至退休。科研情況:在國家和省部級學術雜誌發表學術論文近70篇,出版專著、譯註共10部,獲湖南省社科二等獎、三等獎4次,獲市級一等獎3次。社會兼職:曾任株洲市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株洲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湖南省社科評獎委委員、湖南省人事廳職稱評審專家多屆、湖南省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等。現為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湖南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兆凱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省桃江縣
  • 出生日期:1956年11月
  •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70年3月參加工作,擔任民辦教師。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後首屆錄取於湖南師範大學。
1981年12月畢業後,先後就讀於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分獲碩士、博士學位。
1985年、1991年先後就讀於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分獲碩士、博士學位。
曾在湖南城市學院(原益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湖南科技大學(原湘潭師範學院)、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工業大學任教。1993年評為副教授,1996年破格評為教授。
曾任湖南工業大學法學院院長,兼任中國法學會委員、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湖南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同時擔任株洲市人大代表、株洲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多次擔任湖南省高教系統高級職稱評審專家評審、湖南省社科基金評審、湖南省社科成果獎評審專家評審。

研究方向

長期以來,張兆凱博士主要從事中國法制史、中國政治制度史、法理學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

主要貢獻

參加了2項國家級重大課題研究,主持過7項省級課題研究。
主持編寫了《中國古代史》、《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中國古代司法制度史》等專著和教材。
此外,還出版了《社會家庭倫理道德叢書》1-4本,出版了《中國文化手鑒》、《大學禮儀文化》,翻譯出版了《長短經》、《容齋隨筆》等著作。在《法學》、《中國史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政治與法律》、《河北法學》、《學習與研究》、《今日中國論壇》、《文史知識》、《求索》等雜誌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被人大複印資料複印10篇,被《新華文摘》、《文摘報》摘錄3篇。
張兆凱博士治學嚴謹、知識淵博,從教三十多年來,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探尋教學改革的新途徑。在教學中除了專業知識的講授外,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灌輸給學生以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律品德以及公正以處事態度,並注重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與科學知識水平的有機結合。張兆凱老師的教學特受學生歡迎。
2000年,張兆凱教授創辦株洲工學院法學專業,擔任法律系主任,並於同年開始招生,現已招生18屆,學生計3000餘人,已畢業14屆,計2300人。2005年,株洲工學院法律系更名為湖南工業大學法學院。2010年,湖南工業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授予權,使得湖南工業大學法學院一舉列為我省六大法學院之一。法學院於2011年招收了第一屆法學碩士研究生。今天,張兆凱院長正帶領其團隊向建設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法學院目標邁進。

獲獎記錄

《漢唐門蔭制度研究》獲湖南省第四屆社科二等獎,
《制度防腐論》獲湖南省第七屆社科三等獎,
《中國古代司法制度史》獲湖南省第八屆社科三等獎、株洲市社科一等獎,
2010年出版的《湖南近現代法制思想史》已獲株洲市社科一等獎,並已申報湖南省社科一等獎。
2004年被湖南工業大學評選為教學之星,並於當年獲“株洲市優秀教師”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