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記紅茶製作技藝,福建省寧德市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種茶制茶產業興盛於明清之際沙埕港開埠之時。清雍正年間(1723一1735年),“張元記”始祖張其泰從今浙江蒼南浦尾遷至福鼎貫嶺邦福(石崩窟),墾荒山種茶、做茶為生。具有傳統獨特紅茶手工製作技藝的“張元記”,主要利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兩個國優茶樹品種優質的茶青原料,倡導生產有機茶葉、無公害綠色健康茶葉。“張元記”產品品質優異,風格獨特,具有形秀有鋒,金黃毫顯的特徵。
2013年1月,“張元記紅茶製作技藝”被寧德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9年2月25日,“張元記紅茶製作技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福建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元記紅茶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19年2月25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寧德市
- 保護單位:福鼎市張元記茶業有限公司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福鼎市種茶制茶產業興盛於明清之際沙埕港開埠之時,此後由於時代的變遷、時局的變化而起起落落、曲折發展。幾百年來,傳統手工茶葉的種植加工中孕育出一批批茶葉品牌老字號。“張元記”就是這些茶葉老字號中的少數“倖存者”之一,並使紅茶手工製作技藝後繼有人。
清雍正年間(1723一1735年),“張元記”始祖張其泰從今浙江蒼南浦尾遷至福鼎貫嶺邦福(石崩窟),墾荒山種茶、做茶為生。張氏所生產的紅茶全靠手工製作,從茶葉採摘、日光萎凋、揉捻、發酵、炭火烘乾,到篩分撿梗、打包成箱全靠茶人的雙手。一箱一箱成品茶葉靠肩挑至浙江杭州、上海,或由沙埕港船運南下福州馬尾銷往英國倫敦等地,蜚聲中外。
張其泰後人張永德於1863年創立“張元記”的字號。張永德吸收了祁門紅茶、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等名茶的製法,以福鼎獨特而優質的茶葉原料,製成福鼎“張元記”白琳功夫紅茶、福鼎白茶和蓮心綠茶,因其獨特的品質(香氣和滋味)暢銷福州、上海以及港澳地區。
“張元記”紅茶創始人張永德之後的第四代張禮雄繼承了張氏手工紅茶生產技藝。1991年,張禮雄牽頭成立“福鼎市名茶新技術研究所”,從事國家級優良品種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的茶葉產品開發研製和福鼎其他傳統茶葉生產技藝的收集以及茶葉產品的生產加工工作。1998年,張禮雄重新啟用了祖上的老字號“張元記”,主要利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兩個國優茶樹品種優質的茶青原料,倡導生產有機茶葉、歐盟低農殘茶葉、無公害綠色健康茶葉。“張元記”繼承發揚張氏家族傳統的紅茶手工製作技藝,結合現代科學制茶技術力量的優勢,研製開發加工生產如紅雪香、玫瑰香、金絲猴等各種高香白琳工夫紅茶茶葉產品。
工藝特徵
“張元記”茶葉製作技藝具有獨創性、科學性和規程嚴謹性等特點,對推動紅茶生產技藝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貢獻。
技藝的獨創性:在萎凋方法上,“張元記”根據春季氣候規律,將傳統的“單式日光萎凋”改成“複式萎凋”,以保證當天的鮮葉完成萎凋工序;在揉捻方法上,將手揉法改為手、腳共揉法,避免了因手腕的力度不夠,而使條索難以形成或不緊密。
技藝的科學性:“張元記”從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科學的人工揉茶法,即輕重輕和慢快慢抖散反覆三次,可得到理想的條索。
技藝規程的嚴謹性:從鮮茶的採摘起至成茶包裝止,每一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嚴密把關,一絲不苟。
工藝流程
“張元記”紅茶手工製作技藝流程分為:採摘、萎凋、揉捻、發酵、手工炭火烘乾、炭火復火提香、整型撿梗、再次炭火復火提香、打包成箱。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張禮雄,男,1964年10月生,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傳承項目:張元記紅茶製作技藝。
保護措施
張元記紅茶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為:福鼎市張元記茶業有限公司。
社會影響
主要展覽
2019年,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開展,廈門湖裡區牽頭籌備“古厝非遺展區”,其中廈門水鼎美術館攜手張元記茶業,共同展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鼎白茶”製作技藝、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元記紅茶”製作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