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元籌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浚邊村
- 出生日期:1909
- 逝世日期:1989
概要,履歷,前期,後期,
概要
張元籌(1909~1989年)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浚邊村人。
履歷
前期
元籌因母親早逝,幼年失撫,寄養在姑丈家裡,為表兄弟們“幫讀”,但稍長,不肯寄人籬下,便回家務農,不久入海軍陸戰隊預備幹部班學習。
後期
民國15年(1926年),在烏龍江參加截擊軍閥張毅的戰鬥,幸得生還。民國27年入福州民教師資訓練班培訓,經同學趙彥申介紹,與吳碧雲結婚,並定居其家(今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戰坂村)。婚後,張元籌改入“福建省公務人員訓練所”學習,卒業後派連江丹陽工區任區員,因封倉不糶地主的糧食,受到指控,不得不辭職回福州。元籌回福州組織“井北革命青年讀書會”。民國29年,經王助介紹參加中國共產黨,化名“張瘦梅”,隨鄉人鄭宜愷赴武平縣任“助理秘書”,翌年轉閩清縣任圖書館長,並組織“芹山詩社”、“讀報組”和“業餘劇團”等,因賦詩:“閒曹即是同秋扇,高位何堪盡酒囊”句,得罪縣警察局,又不得不辭職返里。民國36年7月,中共戰坂支部成立,張元籌任書記。後與後嶼柳家村支部合併成立總支,張任總支書記。9月“地方行政幹部訓練團”通知其復職,任連江訓練團副主任。民國37年3月,戰坂支部書記黃國乾被捕,元籌不能久留,潛回福州,5月,化裝成省保全司令部參謀長,同林白、劉光耀等人奪取“濟興”輪槍枝。10月被派遣赴小北嶺地區為工委書記,先後建立桂湖、堡嵐等3個黨支部,同時開闢羅源新區。元籌在東漧村,以“救荒備耕”為名,發動民眾向地主借糧,受到地主的抵抗,於是率領游擊隊“截糧繳槍”,先後獲槍130多支,糧食幾百擔。“小北工委”游擊隊發展到800人槍,威振福州北鄉。民國38年4月,張元籌改任羅源工委書記。羅源戈口農民紛紛要求“破倉分糧”度荒。元籌認為“民心可用”,迅即率小北嶺游擊隊,自為政委,趕到戈口消滅國民黨護倉部隊,破倉分糧。國民黨十縣剿共總指揮陳維欽惱羞成怒,調兵遣將圍剿戈口。張元籌為“反圍剿”總指揮,布置疑兵計,粉碎陳維欽的圍剿。6月,元籌帶領小北嶺游擊隊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一軍會師,參加解放連江的戰鬥。福州解放後,小北嶺游擊隊改編為華東軍區第四軍分區獨立第一團,元籌任團政治處民運股長,參加閩侯、閩清等縣剿匪、反霸鬥爭。不久受“城工部”案影響,被下放羅源縣文化館工作,並接受審查。但他仍積極工作,編寫《文天祥》、《李岩》、《大破天門陣》等劇本演出,受到民眾歡迎。
1956年,“城工部”案平反後,張元籌先後受命為羅源縣閩劇團團長、羅源縣稅務局副局長、文教局副局長。1976年離休。後受聘為福州郊區政協委員,積極撰寫《林白奪槍》及其他文史資料。1989年9月病逝,年80歲,骨灰安放“文林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