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醫學全書:張仲景診斷學(第2版)》從四診及辨證出發,對張仲景穴傷寒雜病論》中有關診斷學的內容予以系統整理。既對原文進行闡釋,又就後世的補遺進行整理彙編。《張仲景醫學全書:張仲景診斷學(第2版)》自成體系,不同於一般的《中醫診斷學》教材,突出反映了張仲景診斷學學術想,具有極高的文獻參考價值,能夠有效指導臨床。
基本介紹
- 書名:張仲景醫學全書:張仲景診斷學
-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頁數:241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作者:陳家旭 傅延齡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6751976, 978750675197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張仲景醫學全書:張仲景診斷學(第2版)》緊扣仲景原書,按中醫診斷學的順序分別章節。同時結合仲景對診法的特殊貢獻,增加了“試探診法”和“陰性症狀診斷法”兩章。對每一具體診法,先進行闡述解釋,再引用《傷寒雜病論》原文;後世註解較多的,精選出對原文理解有幫助的節段,加入“補遺”中,以求讀者能全面理解仲景原意。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望診
第一節 舌診
第二節 色診
第三節 體態
附一 望診的現代研究
附二 舌診的現代研究
第二章 切診
第一節 脈診
附 寸口脈幾種特殊脈象
第二節 腹診
第三節 肢體切診
附一 脈診的現代研究
附二 腹診的現代研究
第三單 問診和聞診
第一節 問診
第二節 聞診
附 聞診的現代研究
第四單 試探診法
第一節 藥物試探
第二節 飲食試探
第三節 嗜欲試探
第四節 聞聲音試探
第五章 陰性症狀的診斷學意義
第一節 不嘔
第二節 不渴
第三節 小便利
第四節 無熱證
第五節 無里證
第六章 六經辨證
第一節 六經病證臨床特徵
第二節 六經病發病類型
第三節 六經病傳變
第七章 臟腑辨證
第一節 肺與大腸病辨證
第二節 肝膽病辨證
第三節 脾胃病辨證
第四節 心與小腸病辨證
第五節 腎與膀胱病辨證
第六節 臟腑兼證
附一 中醫肺臟本質的研究進展
附二 中醫肝臟本質的研究進展
附三 中醫脾臟本質的研究進展
附四 中醫心臟本質的研究進展
附五 中醫腎臟本質的研究進展
第八章 八綱與病因辨證
第一節 八綱辨證
第二節 病因辨證
附一 寒熱證的研究進展
附二 中醫血瘀證的研究
附: 氣虛證診斷標準與客觀化指標的研究進展
第九單 經絡辨證
第一節 手太陰肺經病證
第二節 手陽明大腸經病證
第三節 足陽明胃經病證
第四節 足太陰脾經病證
第五節 手少陰心經病證
第六節 手太陽小腸經病證
第七節 足太陽膀胱經病證
第八節 足少陰腎經病證
第九節 手厥陰心包經病證
第十節 手少陽三焦經病證
第十一節 足少陽膽經病證
第十二節 足厥陰肝經病證
第十章 三焦辨證
第一節 上焦病證
第二節 中焦病證
第三節 下焦病證
第一節 舌診
第二節 色診
第三節 體態
附一 望診的現代研究
附二 舌診的現代研究
第二章 切診
第一節 脈診
附 寸口脈幾種特殊脈象
第二節 腹診
第三節 肢體切診
附一 脈診的現代研究
附二 腹診的現代研究
第三單 問診和聞診
第一節 問診
第二節 聞診
附 聞診的現代研究
第四單 試探診法
第一節 藥物試探
第二節 飲食試探
第三節 嗜欲試探
第四節 聞聲音試探
第五章 陰性症狀的診斷學意義
第一節 不嘔
第二節 不渴
第三節 小便利
第四節 無熱證
第五節 無里證
第六章 六經辨證
第一節 六經病證臨床特徵
第二節 六經病發病類型
第三節 六經病傳變
第七章 臟腑辨證
第一節 肺與大腸病辨證
第二節 肝膽病辨證
第三節 脾胃病辨證
第四節 心與小腸病辨證
第五節 腎與膀胱病辨證
第六節 臟腑兼證
附一 中醫肺臟本質的研究進展
附二 中醫肝臟本質的研究進展
附三 中醫脾臟本質的研究進展
附四 中醫心臟本質的研究進展
附五 中醫腎臟本質的研究進展
第八章 八綱與病因辨證
第一節 八綱辨證
第二節 病因辨證
附一 寒熱證的研究進展
附二 中醫血瘀證的研究
附: 氣虛證診斷標準與客觀化指標的研究進展
第九單 經絡辨證
第一節 手太陰肺經病證
第二節 手陽明大腸經病證
第三節 足陽明胃經病證
第四節 足太陰脾經病證
第五節 手少陰心經病證
第六節 手太陽小腸經病證
第七節 足太陽膀胱經病證
第八節 足少陰腎經病證
第九節 手厥陰心包經病證
第十節 手少陽三焦經病證
第十一節 足少陽膽經病證
第十二節 足厥陰肝經病證
第十章 三焦辨證
第一節 上焦病證
第二節 中焦病證
第三節 下焦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