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代祥,安徽人,1975年出生,天津大學博士,精通教育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精通教育是中國最具權威的專升本(專接本)教育培訓機構,是目前中國專升本教育培訓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代祥
- 出生地:安徽
- 出生日期:1975年
- 職業:精通教育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 畢業院校:天津大學
1998年創立精通教育,作為精通教育集團創始人,張代祥現任精通教育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他帶領的精通教育集團成功的為無數專升本的學子開啟了本科大學的一扇門;作為中國最具權威的專升本(專接本)教育培訓機構;精通教育立足北京、天津,輻射河北周邊,立志服務全國;張代祥率領的明星教師團隊也以其獨特的專業性成為了中國專升本教育培訓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張代祥,安徽人,1975年出生。1992年考入天津大學。大學畢業後,他的同學大都選擇國企,而他去了一家小型私人企業鍛鍊自己。一年半後辭去工作,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作為農民的兒子,他向人們展示了自己是如何從農村的最底層一步步走到現在的,當然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
一不小心選擇天大,也就選擇了天津
來津方式:從縣裡坐汽車到南京,然後從南京坐火車到天津
遇到的第一個天津人:列車員
聽到的第一句天津話:東站到了,下車
]對天津最深的印象是:天津話的發音
近期目標:把精通教育做成中國專升本升本權威教育機構。
第一次見張代祥的人,會說他30多歲,甚至有人說快40了。對於這一點,張代祥總是嘿嘿一笑,無可奈何。對於一個周歲才38歲的年輕人來說,他的個人經歷和年齡確實不成比例。
他說,自己是從農村的最底層一步步走到現在的,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
知道自己考不上清華北大,看到報考代碼是01的天津大學,就在下面打了個鉤
張代祥的家是在安徽九華山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裡,風景優美。家裡人世代務農。他是村里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惟一的一個大學生。在張代祥的記憶里,農村生活只有兩個字:窮苦。身為農民的張代祥,最能體會到農民的辛苦。南方種水稻,一年種兩季,夏天收割完後馬上插秧,為秋收做準備。毒辣辣的太陽照在頭上,就連水田裡的水都是燙的。身邊飛來飛去的是那種叮牛的蠅子,在人身上一叮一個大包。張代祥那時最大的享受就是找一個陰涼的地方歇會兒,他特別羨慕當老師的和在鄉政府工作的人,簡直太幸福了,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父親看出了張代祥的心思,告訴他,只有考上大學才是惟一的出路。
就是這種精神鞭策著張代祥,從國小到高中,他的成績一直是第一名。
高考報志願的時候,他知道自己的成績考不上清華北大,也不知道該報哪個學校,他看到當時天津大學的代碼是01,就在下面打了個鉤,這么一鉤,張代祥便與天津結下了不解之緣。高考結束後,張代祥在學校里等了一個月,終於等到了錄取通知書。他飛快地騎腳踏車回家報喜,一個小時後,他站在母親的身邊,全家人正在田裡幹活。他說,媽,我考上了。母親當時聽完就暈倒在田裡。父親扶起母親說,不插秧了,回家做飯,放炮去。
臨行時,父母給了他一千塊錢,都是從親戚那兒借的。從沒出過遠門的張代祥堅持不讓父母送。父母不識字,他怕他們找不到回家的路。
也是從那時起,讓他感覺到了,作為一個農村的孩子,要想活得由尊嚴,考上大學是必選的路,而同期的其他同學都未能進入大學,享受大學知識所帶來的快樂與滿足;要是有更多的機會讓大家進入本科進修也成為了他的夢想。
大學四年,他一路折騰著過來,因為他想活得有尊嚴
從農村第一次來到天津這樣的大城市,張代祥暈了,就像劉姥姥第一次進大觀園一樣,根本找不到北在哪兒。到了天大後,張代祥更暈了,大學怎么那么大啊,那么漂亮?他交了所有學雜費後,身上就剩2塊錢了,他不願意再問家裡要錢,好在那時吃飯都是用飯票,稀飯不用錢,饅頭6分錢一個。他早上不吃飯,中午和晚上只吃2個饅頭和一碗稀飯。就這樣,他堅持了兩個月。
吃不好就不用提了,關鍵是同宿舍人對他的態度,有一個北京的同學對他說,你們安徽發大水,我們家衣服全捐光了。言外之意,張代祥穿的衣服就是他家捐的。同學們經常在一起聚餐,張代祥總是找各種藉口逃避。這些事情造成他人生的分水嶺,他開始思考,原來人生並不是考上大學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貧窮讓人如此沒有尊嚴。從那時起,他發誓要賺錢。
他開始動腦筋,他不願做家教做推銷員。張代祥不願走尋常路。他去北京海淀進了100份高考模擬試卷。進價1毛,他賣2塊。他不敢在本校賣,拿到南大的一個食堂門口,50份卷子十分鐘之內一搶而光。同學們買給自己的弟弟妹妹或是在校復讀的好朋友,這份禮物惠而不貴。
掙了錢後的第一件事,張代祥去食堂買了好多排骨,又來了一瓶啤酒,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頓。以後,卷子都是北京那邊發過來,每個月都有新貨。張代祥把天津所有的高校都跑遍了,銷路一直很好。打那以後,他沒有再問家裡要過一分錢。
大二放暑假,他又開始動腦筋要乾點什麼。當時是1993年,電腦最好的是386,軟體是dos、wps。好多人沒地方學,而學校的機房有好多機器。他開始寫招生簡章,扯了一塊紅布,上面貼了幾個字,一切OK。他搬一個小板凳坐在八里台立交橋下,展開橫幅開始招生。一個月招了50個學生,每個學生80塊錢,收了4000塊錢。對於自動化專業的他,這些課程是小菜一碟。
大三的時候,很多人都知道張代祥是個愛折騰的能人。學生會主席找到他,商量著在新生入校那兩天,在宿舍門口賣日用品,像暖瓶、文具、櫃鎖之類的,什麼都有。由張代祥去聯繫進貨,談判。3天賣了不到2萬塊錢。一盤點卻只剩400塊。由於參與的學生太多,這個拿錢買個可樂,那個拿錢買個便當。400塊錢最後大夥吃了頓飯。大家熱鬧一場,活動結束。
大四要畢業的時候,學校要求做畢業設計,張代祥和一個女孩一組。他想借那個女孩的畢業設計,看看她的基本思路,內容就好補充了。可那女孩壓根不答理他。當時張代祥的目標很明確,一定要“攻下”她的畢業設計。為這,他沒少買吃買喝,還有禮物。到後來很明確的目標開始變得模糊,覺的女孩人也不錯。女孩也從剛開始的不答理到最後主動幫助張代祥。他一說起這事來就樂,沒想到大四結束了還捎了個老婆。
從大一開始,張代祥就下決心要創一番事業
畢業分配的時候,大部分的同學都去了國企或是研究所一類的單位,張代祥是整個自動化系惟一一個給私企打工的大學生。
第一個月的工資是600元。老闆給了張代祥一個項目,讓他單獨乾。張代祥幹了兩個月,拿下了這個項目。第二個月,張代祥的工資就升到1500元錢。沒多久,公司成立國際部,張代祥被提拔為部門經理。他為了開拓業務,開闊視野,經常出差到北京、上海的大公司。他的能力得到了老闆的賞識,老闆想跟他簽十年的契約,並給他8萬元的購房款。張代祥那時才21歲,要把自己最好的十年都留在公司,張代祥不乾。一年半以後,他從公司辭職。
張代祥的妻子是寧波人,畢業時分回家鄉。倆人為了能在一起,只有通過考研這條路。1998年,他的妻子考上天大的研究生,而他也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想來想去,自己的優勢及身邊的環境還是適合辦學。他在天大二村租了間平房,招收學員,教學員辦公軟體,然後又開設硬體組裝及維修課程。當時條件特別艱苦,辦公室就是講台,學生也只有三五個。每次上課的時候,都是張代祥用腳踏車馱著電腦,妻子在後面扶著。
就靠著這么一馱一扶,張代祥的辦學規模越來越大,其中的甘苦是說也說不完。吃苦是張代祥早已做好準備了,讓他沒想到的是背後的拆台,那個時候的他才體會到什麼叫心寒。但在辦學這條路上,張代祥走得義無反顧,也得到了老婆的鼎力支持。2000年,夫妻倆決定在天津安營紮寨,買了將近一百平方米的房子。同期張代祥終於建成了自己的學校品牌—精通教育。
在天津,張代祥最喜歡的地方是開發區,他的公司就是在那兒註冊的。在那兒他有很多的朋友,幾乎每個星期他都會去一趟。開發區的街道乾淨,人們也忙忙碌碌,有點南方的氣息。
張代祥的愛好不算太多,愛逛書店愛旅遊還愛唱歌。他常去長江道的圖書批發市場逛,因為那兒的書便宜,品種多。因為工作太忙,他只有每年放長假的時候和老婆一起開車遊玩。至於唱歌,他說,家裡雖然裝了卡拉OK設備,可他不敢唱,怕樓下的大爺大娘跟他急。跟別人家不同的是,家裡來了客人才開火做飯,平常倆人都是在外面吃。家裡的廚房都快結蜘蛛網了。
張代祥最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最好天空飄著些小雨,車裡開著音樂,開車在街上遛。那是他感覺最愜意的時候,感覺自己融入了這個城市。然後開著開著就開回家了。
現在的張代祥每天第一個到公司,最後一個離開。他花錢給父母蓋了新房,上了保險,每年寄生活費。問他什麼時候要孩子,他說,現在倆人都很忙,根本顧不上考慮這個問題。不能兩全其美,這就是現代人的悲哀。
無論創業、成家還是遊戲,張代祥都顯得精明有餘,有勇有謀。
要事業與要孩子雖不能兩全其美,但夫妻倆都能陶醉於創業的快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