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堂(1904—1941),又名壽三,孝義市下柵村人。曾任二區區長,三區(兌九峪)區長。民國30年(1941)10月,被搞摩擦的晉軍抓獲,慘遭殺害,時年37歲。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張介堂6歲喪父,全家8口靠母親的辛勤勞動和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省吃儉用供他到河汾中學讀書。畢業後,任下柵學校教員。他立足講台,關心國事,常給學生灌輸進步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困難,不避艱險,伸張正義。校長因懼怕當局迫害,竭力反對學生演出反映軍閥混戰禍國殃民的戲劇。他挺身而出,據理力爭,終於得到校方同意。“九一八”事變後,張介堂憂心如焚,在下柵村組織了抗日救國會,展示閻錫山政權殘殺太原學運領袖莫光真的圖片,抨擊國民黨的不抵抗主義,大聲疾呼抗日救國。民國26年(1937),犧盟會村政協助員來到下柵村,他即置身抗日行列,教唱《義勇軍進行曲》、《五月的鮮花》等革命歌曲,巡迴到司馬。梧桐、下柵等地宣講抗日的道理。時胞弟病故,未能參加安葬,母親病重也顧不得回家探視。
民國26年(1937)10月,他任二區區長,下鄉宣傳“有錢出錢,有糧出糧,有力出力”的抗日合理負擔政策,很快組織了一支150人左右的抗日游擊隊,後改編為八路軍晉西遊擊大隊三中隊,張介堂任隊長。在工作中他善於說理,以理服人,竭力維護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譽,對污衊共產黨、恫嚇民眾的反動派則給予有力的揭露和回擊,使孝義縣二區的政權牢固地掌握在中國共產黨手中,抗日運動搞得轟轟烈烈。
民國27年(1938),孝義縣城滄陷,八路軍一一五師以兌九峪為中心建立抗日根據地,張介堂被任命為三區(兌九峪)區長。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他依靠民眾掩護,深入敵後,堅持鬥爭,動員20名學生加入抗日隊伍。
“晉西事變”後,張介堂因妻病重而繼續留在境內,轉入地下開設店鋪隱蔽活動,從事抗日工作。民國30年(1941)10月,被搞摩擦的晉軍抓獲,慘遭殺害,時年3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