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陟

張仁陟,男,漢族,1961年8月生,甘肅省靜寧縣人,中共黨員,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甘肅農業大學研究生處處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土壤學會理事,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理事,甘肅省土壤肥料學會副理事長,甘肅省土地學會副理事長,甘肅土肥技術和農化服務協作網理事會副理事長,甘肅省農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土地估價師協會常務理事,甘肅省生態學會理事,甘肅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甘肅農業大學學報》編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仁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甘肅省靜寧縣
  • 出生日期:1961年8月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82年元月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農學系,獲農學學士學位。1999年6月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獲農學博士學位。

主講課程

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精準農業概論》、《高級植物營養研究法》、《生態學研究方法》、《恢復生態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課程。主持《基於生態位理論的高校學科建設及學科水平評價研究》等教學研究項目。

研究方向

長期致力於旱地農田水肥調控理論與技術、恢復生態、保護性耕作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貢獻

擔任生態學專業恢復生態學方向博士研究生導師以及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土地利用管理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已培養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15名,指導在讀博士研究生10名,碩士研究生24名。
先後主持完成“九五”旱農國家攻關、“九五”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工程、國家“863計畫”等研究課題2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地廳級科技進步獎5項。
曾主持《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保護性耕作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Improving the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rainfed farming systems for the western Loess Plateau of Gansu Province》(ACIAR資助項目)、《後農稅時代甘肅農村土地經濟問題調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科研課題5項。
發表作品
主編《黃土高原旱地農業----理論 技術 潛力》(2002,中國農業出版社)等專著2部,參編《農業環境保護》(2002,化學工業出版社)等教材3部。
在《生態學報》、《套用生態學報》、《水土保持學報》、《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農業環境科學學報》、《中國生態農業學報》、《果樹學報》、《Field Crops Research》、《Landbauforschung Voelkenrode》等刊物發表科技論文70餘篇。代表性論文有《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a spring wheat–field pea rotation in a semi-arid environment under conventional and conservation tillage systems》(《Field Crops Research》.2008, 107(1): 43~55)、《耕作方式對黃綿土無機磷形態的影響》(《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2008, 14(2): 387~391)、《耕作方式對土壤有機碳庫的影響》(《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08,14(2): 387~391)、《石羊河流域河流系統生態環境需水量概算》(《水土保持學報》. 2007,21(5): 137~141)等。

獲獎記錄

甘肅省省屬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甘肅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其中,《北方乾旱內陸河灌區(甘肅張掖)節水農業綜合技術體系集成與示範》2006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半乾旱山區天然降水高效富集利用技術集成與創新研究》2003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面向生態的石羊河流域水資源可持續管理》2006年獲甘肅省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