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傑(原山西大學經濟系教授、系主任)

張之傑(原山西大學經濟系教授、系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之傑,字漢三(1899-1951)。山西忻縣(今山西省忻州市)紫岩人。1920留學日本七年,在日本慶應大學學習經濟金融,1927年回國後任山西大學經濟系教授、系主任,法學院院長,是山西現代經濟和金融學創始人之一。曾任晉行營辦秘書、辦公主任,綏靖公署經濟統制處處長,少將參事。著作有:《經濟法講義》、《經濟法原理》、《銀行革命建國速成論》、《貨幣學》、《三十年來山西之經濟》、《漢三未是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之傑
  • 外文名:Zhang Zhijie
  • 別名:張漢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忻縣·紫岩村
  • 出生日期:1899年
  • 逝世日期:1951年
  • 代表作品:《經濟法講義》、《經濟法原理》、《銀行革命建國速成論》等
張之傑,字漢三。忻縣(今山西省忻州市)紫岩村人。綏靖公署經濟統制處處長。曾在忻縣中學6班讀國中,畢業後考取山西法政學校法律專業學習。1920畢業後留學日本,在日本慶應大學學習經濟,1927年回國後任山西大學經濟系教授、系主任,省立法政專科學校政治經濟科教授,法學院院長。講授過經濟學原理、經濟學說史、貨幣銀行學等。蔣、閻、馮中原大戰前,閻錫山組建行營辦公處,梁航標(忻縣溫村人)任處長,將張之傑推薦於閻錫山,閻騁張之傑擔任行營秘書、辦公主任。1930年,閻失敗後,曾隨閻潛逃大連。1931年,閻任太原綏靖公暑主任後,張之傑擔任少將參事。
閻錫山擔任太原綏靖公署主任後,首先是編訂山西省政十年建設計畫案,提出“造產救國”,接著就提出實行經濟統制,組建太原經濟建設委員會,連同綏遠(今內蒙古)也包括進去,緊步國際上經濟集權化的後塵。1932年正式成立太原經濟建設委員會,會址設在太原,是晉、綏兩省經濟建設的管理機構。雖然晉、綏兩省並提,實際上重點在山西。閻錫山自任委員長,以山西省政府主席趙戴文和綏遠省政府主席傅作義為副委員長。委員會下設設計處、總務處、經濟統治處。設計處由楊思誠負責,並未正式組建;總務處由太原綏靖公署總務處兼辦,實際上正式組建的只有經濟統制處。
張之傑調任經濟統制處長後,處內設總幹事一人協助處長工作,由趙燕秋、武錫恆、金福海先後充任。處長總幹事下分設一室三科。
秘書室,管理文書工作。由田潤霖田培植擔任秘書。
第一科,掌管調查統計。科長先後由孔光熊、張輔良擔任。
第二科,掌管研究、宣傳。科長先後由曹文昭、郗理卿擔任。
第三科,掌管實施計畫和總務工作。科長先後由賈星垣、郗理卿擔任。
全處職員有50餘人,其中留學生、大專畢業生占多數,年齡較當時各廳、處為輕,各縣還普遍設署經濟委員,督導工作。還擔任過晉綏財政整理處處長。
閻錫山統治山西幾十年,一直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的所謂統制經濟就是在經濟上實現階段集權化。從他把持的所謂山西省人民公營事業為核心,把整個山西的經濟掌握起來,一面謀求擴大省外貿易的輸出,一面減少輸入,以求減少逆差,做到平衡,以至順差。所以在輸出方面,竭力想辦法。如:1、增大煤炭輸出;2、向外省推銷西北實業公司所屬各廠的產品(如洋灰、火柴、呢絨布等)銷往陝西、甘肅、寧夏等比較落後的地區。至於減少輸入方面,確實是件難事,中國當時是半殖民地,鴉片戰爭以後,帝國主義者打開了中國的門戶,侵犯了中國的主權,加之當時已是“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帝國主義者正在把魔爪伸向華北,山西是日軍進攻的主要對象。伴隨著日軍的軍事進攻,走私來的日本貨物大量湧進,而且價格很低,擠得本國工廠產品無法繼續生產,商人們都願意販賣日本貨,國民經濟已瀕臨難以救藥的地步。可是另一方面,由於“九.一八”事變喚醒了廣大民眾,激發起國人愛國救國的熱忱。全國各大城市紛紛展開抵制日貨之運動。閻錫山當時對日本帝國主義者畏之如虎,不敢正面反抗,只好採取軟辦法,提出了“服用土貨”的口號。“土貨”即晉、綏兩省生產的貨物。這個口號,既利用了人們的愛國思想,又不刺激日本,而且暗藏著限制外省國貨湧進他統治的晉、綏兩省的意思。他抓住這個口號,利用民眾愛國熱情,出版了許多小冊子,並利用報紙、雜誌廣為宣傳。經濟統制處處長張之傑首先帶頭示範,並親自到太原各大專學校進行講演,以身作則服用土貨。經濟統制處的員工在他的帶動下,也一律服用土貸,人人頭戴綏遠產的氈帽,身著潞澤產的綢緞,西北毛線廠產的呢絨和本省產的布匹,抽的是晉華捲菸廠的香菸。一個機關如此,各個機關漸漸仿效成為時尚,社會風氣起了相當變化。一改過去服用外貨的習慣,以服用土貨為光榮。這一運動,給本省工廠開擴了銷路,從而減少了外貨的輸入。為適應人們服用土貸的新情況,1934年太原開設了土貨商場,屬經濟統制處管轄。經濟統制處指示全省105縣,每縣由經濟委員找一殷實商號,定名為土貨商場代辦商號,在經濟委員監督下,推銷山西土貨。
經濟統制處從1932年成立到1938年抗戰開始結束,曾進行過省外貿易的統制措施、省內貿易統制辦法,如土貨商場成立等,金融方面的統制措施,如先後增設了晉、綏地方鐵路銀號、綏西墾業銀號和鹽業銀號,把原來山西省銀行獨家擁有的發行紙幣權分開發行。同時在各縣各村也分別成立了縣銀號和村信用合作社,成為整體的一套金融機構。同時成立了實物準備庫,為四家銀號提供實物。實物準備庫成立後,閻錫山即把這項工作列入他的議事日程,規定了“準備庫會議”,每周定期召開,由他自己主持,固定參加人員。除閻本人外,為太原經濟建設委員會副委員長趙戴文,山西省人民公益事業董事會董事長陸定禮,省銀行鐵路銀號、墾業銀號、鹽業銀號經理、經濟統制處處長張之傑,總幹事和第三科科長,實物準備庫經理及臨時召集的人員隨時通知參加。會上大家一面聽取閻錫山的重要訓示,一面報告工作。重要的指示和決定都作記錄逐次進行檢查。實物準備的重要措施,一般都經過這個會議的討論。閻錫山親臨主持,從未間斷,足見他對這一工作的重視。
1940年山西大學在陝西三原復校,他回校任經濟系主任。1941年應同鄉張士心之邀在寶雞維勤紡織廠任經理。1942年第三次回山西大學任法學院院長。1945年任第二戰區長官部高級參事。1946年任山西公營事業董事會專門委員,1947年任經濟署技正、秘書主任,辦理物價與經濟調查匯報工作。1948年在北平私立大成中學任國文教員。解放後回太原女子師範學校任教。1951年病逝於太原。
著作有:《經濟法講義》、《經濟法原理》、《銀行革命建國速成論》、《貨幣學》、《三十年來山西之經濟》、《漢三未是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