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虎門拳種屬內家拳系,弦虎開手則是此門拳中的基礎套路。其主要手法有:拳、刁掌、虎掌、標掌等;主要步勢有:三平、跪步、騎龍步、寒雞步,主要肘法有:挑、頂、彈;主要腿法有:蹬、踹、點、踏、鏟。身法講究擰腰切胯,吞吐沉浮,變化多端,深不可測。勁道講究蓄而不露,發則似箭。此拳有手疾、眼快、步穩、身靈、力猛、法毒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弦虎開手
- 別名:旋虎開手
- 流行地:川西、涼山州少數地區
- 簡介:以虎掌扣、拿、抓、握、擰為主
- 類別:拳術
簡介,常用的手型和步型,套路動作,
簡介
弦虎拳,又名旋虎開手。因在拳路中使用虎爪旋拿、旋臂滾肘、旋腕旋腰、繞轉側進以及發螺旋勁而得名。系峨眉派短打、進攻性南拳。
弦虎拳流行於川西、涼山州少數地區,在1984年四川省第五屆運動會武術比賽中,涼山州運動員吳浪以弦虎套式連環瓣一舉奪得地方拳種評獎桂冠,所演練的旋虎拳(又稱玄虎拳)拳藝熟練、拳風獨特,手法清晰、擊法明確、身法吞吐、浮沉自然、步法繞轉、快速敏捷,因此受到好評。
弦虎拳以虎掌扣、拿、抓、握、扭、擰為主,在旋中帶抓、抓中帶拿,拿中發力,於動中滑脫敵方之進攻力量,而後用短、快、剛、暴的發力反擊對手,力求快而狠、準而穩。
弦虎拳,步法以繞、轉、疾步為主,善打近身貼靠戰,加上手上的勾拿擰旋,使敵方拳腳掌被牽帶,難於反攻,故常被弦虎拳中的頂心肘、旋開肘、腳膝法、雞心腿、兔蹬腿所擊中。主要擊法是上繃下砸、內關外合、旋繞撞架、刁拿滾進。因套路動作較多,活動量也大。
弦虎拳因系秘傳拳術,其傳系、源流、功法正在挖掘、整理之中。
常用的手型和步型
1.虎爪:五指用力張開,第二、三指關節彎曲,第一指節向手背面伸張,使掌心突出(圖一)。
2.鷹爪:除拇指外展彎曲外,其餘四指並緊,第二、三指關節彎曲(圖二)。
3.標掌:四指併攏伸直,拇指彎曲緊扣於虎口處(圖三)。前伸時,短促用力,力達掌指尖。
4.刁手:小指和無名指卷屈緊貼掌心,其餘三指外張分開,第二、三指關節彎曲,力注指尖;手腕微內屈(圖四)。
5.三平步:前腳尖向前,後腳尖'外展,兩腿屈
膝下蹲,前後腳相距約為本人腳長的3.5倍。身體重心大部分落在後腿上(圖五)。
套路動作
預備勢: 、
兩腳並步站立;兩手自然下垂,掌指緊貼褲縫;眼平視前方(圖1)。
要求:頂頭、豎項、心靜、體松。
一、開拳丹田一口氣
(1)左腳向左側橫跨一步,兩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圖2、附圖2)。
(2)下肢不動;兩手直臂前平舉,掌心向下(圖3)。
要求:兩臂緩慢提起,吸氣下沉。
二、力士推山顯神威
(1)接上動。重心下降,兩膝微屈,上體右轉;右肘微屈隨體轉右擺;左手向右肋下方推出,掌指向上;眼視右下方(圖4)。
(2)身體左轉;左腳向前邁出成左弓步,同時左手成虎掌向前擊出,力達掌背;右手向下經右肋向前護於左腕部助力,指尖朝上,掌心向左;眼視右手指
尖(圖5、附圖5)。
要求:擰腰轉體,扣膝裹襠。
三、金鷹觀海站岩尖
接上動。重心後移,左腳收回半步,腳尖點一地成左虛步;同時,右手成虎爪,臂內旋向下向後上方直臂反抓,爪心斜向前上方;左臂內旋向下經左胯側向左側上方反撩,爪心向上;上體前俯,眼視前下方(圖6)。
要求:虛實分明,兩臂儘量後展。
四、霸王提錘跳岩澗
(1)接上動。左腳向左邁出半步,屈膝、腳尖外展;右腳跟提起,屈膝內扣;上體隨之左轉重心移至兩腿之間;同時,兩臂外旋上抬至兩肩側,爪心向外,虎口向前;眼視左前下方(圖7)。
要求:上步時,上體隨之抬起。
(2)重心移至左腳;右腳由後經左腳內側向前上步屈膝;同時,兩爪變拳,由兩側向下、向內、向上屈肘提至腹前,兩肘緊貼兩肋,拳心向上;眼視下方(圖8)。
(3)右腳不動;左腳上步與右腳平行,略寬於肩開步站立;同時,兩拳收抱腹前,拳心向上,拳面相對;眼視前下方(圖9)。
(4)左腳後退一步,重心後移;同時,兩拳下落經胯前向兩側分開,拳心向上(圖10)
(5)上動不停。右腳退後一步,與左腳平行,略寬於肩站立;同時,兩臂屈肘,拳心相對, 兩拳經胸前下落至腹前,拳面相對,拳心向下;眼平視前方(圖11)。
要求:連貫協調,含胸收腹,上下相隨。
五、托盤接手寒雞勢
(1)接上動。左腳尖外展,屈膝,重心移至左腳;右腳提起屈膝內扣,腳尖斜向下;同時,上體左轉,右拳經左小臂上方移至左肩前,塌腕,拳心斜向下,屈臂抬平,肘尖向外;眼視左前方(圖12)。
(2)上動不停,右腳向右斜後落步;左腳隨之收回半步,前腳掌內側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右拳收至腹前,塌腕、拳心向下;左臂外旋,左拳變爪經右小臂外側向左斜上方橫格,爪心向上,虎口向左;眼視左爪(圖13)。
要求:收腹裹胯,兩膝內扣,虛步和橫格同時完成。
六、繞步片馬肋下捶
(1)接上動。右腳尖外展,屈膝,重心右移;身體右轉180度;隨即,左腳提起,由後向前下落,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右臂內旋,右拳變爪隨體轉由下向右斜上方屈臂架起,小指側斜向上;左爪內旋隨體轉由上向右經面向下切擊,力達掌根;掌心斜向左;眼視左下方(圖14)。
(2)右腳向前方轉動落地;同時身體左轉;左腳向前跟半步成三平步;右手臂外旋由上向下經右胯旁向後、向右向前貫拳,拳心向下,略低手肩;左掌隨之向前護於右腕部;眼視右拳(圖15)。
要求:轉動快速,上步與貫拳要同時進行,兩臂微屈成圓。
七、羅成抱虎山中去
接上動。童心移至左腿;右腳由前經左腳內側向右斜後方撤回一步,身體右轉,左膝微屈成右橫檔步;同時兩手分開,右拳變成虎爪,由下向右經面部劃弧外格,停於右肩斜上方,臂微屈,掌心斜向左上方;左掌由右下向上按護於右肘側,高與胸齊;眼視左方(圖16、附圖16)。
要求:外格按護要同時進行。
八、白虎靠岩猛獻爪
接上動。左腳後移半步與右腳平行,上體左轉180度成左弓步;同時,左掌隨轉動向下經左膝前向左側上方擺起成虎爪,爪心向下,虎口向前;右爪變掌由上向左斜下方砍出,停於檔前,力達小指側,掌指斜向上,掌心向左(圖17)。
九、擒羊手下拐子腳
重心移至左腳,膝微屈;右腳屈膝提起,腳尖外展45度,勾腳尖向前下方蹬出,力達腳跟;同時上體前俯;右掌變成虎爪,前臂由右向下向左向上外旋劃
一小圈,屈肘停於胸前,肘尖朝下,掌心朝內;左爪向右經面向下貼於右前臂上,爪心朝下;眼視右腳尖(圖18).
要求:右腳前蹬與兩手動作同時完成,含胸拔背。
十、毒蛇出洞點石穿
接上動。右腳向前落步,腳尖外展;左腳向前上步,膝內扣;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右掌變爪內旋,屈肘收於右腰間,掌心向下,掌指朝前下方;左爪變掌指尖向前,經右掌上方向前下方插出,同時上體微右轉前俯;眼視左掌(圖19)。
要求:上左腳與插左掌同時完成。
十一、翻塌推掌挑心肘
(1)接上動。上體左轉擰腰前俯;左腳前掌碾地,腳跟向右向前踏實,屈膝;重心前移,右腳腳跟提起屈膝成騎龍步;同時,左掌變拳收至左腰間;右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左,掌指朝上,略低於肩,眼視左掌指尖(圖20)。
要求:擰腰推掌、收左手要同時完成。
(2)右腳向前跨一大步,屈膝前弓;左腳隨之跟進半步,腳前掌內側著地,腳跟提起,膝微屈;同時右前臂向上挑起至右耳側,掌心朝耳,肘尖向前頂出;左拳變爪,由腰向前上擺起,護於右肘內側,爪心斜向前下方;眼視肘前方(圖21)。
要求:上步頂肘同時完成。
十二、二虎擔山一條鞭
接上動。以兩腳跟為軸,上體向左後擰腰轉體180度;左腿屈膝約90度;右腳腳前掌內側點地,腳後跟提起,屈膝跪步;兩手型不變,隨轉動掩肘至體前分開,隨即兩爪變拳,兩臂由屈至伸,經胸腹部,向體側後反臂擺起,拳心向外,略高於肩;同時上體前俯,左胸貼於左大腿上;眼視右側上方(圖22)。
要求:上體前俯與兩臂擺起同時完成。
十三、猿猴獻果撲胸抓
(1)接上動。重心移至左腳;右腿屈膝向前上頂出,腳尖繃直;同時,上體後仰;兩臂內收屈肘向前經膝外側向上挑起,右拳拳心向左停於左前額上方,肘尖斜向上略高於肩,左拳停於左前上方,拳心向右;頭右轉,眼視右斜後方(圖23)。
要求:頂膝、挑拳、仰體同時完
(2)接上勢。身體右後轉180度;隨即右腳震腳;同時,左腳屈膝向後抬起,上體前俯;兩拳變爪,隨轉動移至耳側,再向前撲抓,高與額齊,虎口相對(圖24)。
要求:震腳撲抓同時完成。
十四、餓虎撲食切肋掌
接上動。左腳向前跨步落地成左弓步;兩爪變掌收至腹前,再向前橫掌切擊,掌指相對,掌心朝下,力達小指側,右手高與眉齊,左手略低於肩,兩臂微屈成圓;眼平視前方(圖25)。
要求:上步切掌同時完成。
十五、烏龍擺尾虎抱頭
接上動。左腳蹬地經右踝內側向右斜後方跨出:身體左轉180度成左弓步;同時左掌變拳,臂微屈內旋向左架起,停於左額斜上方,拳心斜向上;右爪變拳,屈肘成90度,小臂外旋向左下格擋,肘尖向下,拳面向上,拳心向內,拳高於肩;上體稍前傾,眼視右拳下方(圖26)。
要求:退步下格連貫一致。
十六、猛虎下山連環打
(1)接上動。重心移至左腳;右腳提起,勾腳尖向前下方踩出,力達腳跟;同時,兩拳變爪,左爪向左側外拿,劃弧。下落至左腰側,右爪以肘為軸在右肋側,向後、向下、向前、向上劃一立圓至右睽便,隨即兩爪同時向上向前弧形推出,高與眉齊,力達掌根,兩臂微屈,肘尖向外;眼視前下方(圖27)。
(2)緊接上動。右腳向前落成右弓步;兩爪變拳同時向前衝出,拳心向下,力達拳面,高與眉齊;眼視兩拳(圖28)。
(3)緊接上動。右腳向前躍步,左腳跟進半步,成右弓步;同時上體前俯微左轉,兩拳外旋,回收向下向前衝出,左拳略高於頭,右拳高與肩平,兩拳拳
心相對;眼視右拳(圖29)。
要求:三個動作連貫完成,手腳配合一致。
十七、石秀腰間一條鞭
(1)接上動。重心右移,身體左轉90度前俯;左腳提起收回,腳背緊貼於右膝胭窩處,兩腿屈膝,同時,兩拳同時向下合抱於胸前,左拳在外,右拳在內,拳心向內,眼視左斜下方(圖30)。
(2)左腳向前上步,上體前俯成左弓步;同時,左拳由右肩前經左膝向前下方撩出,高與腰齊,拳心向下;右拳向下經腹前向後上方撩起,略高於頭.拳心向下;眼視左拳(圖31)。
要求:擰腰轉體、含胸台肘要連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