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中國古典哲學與現象學》是現代張再林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弘道——中國古典哲學與現象學
- 作者:張再林
- 創作年代:現代
- 類別:哲學
- 出版社: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包括上、下兩篇,共分為十章。另外有結語和附錄各一。
本書通過現象學與以“天人合一”為特徵的中國古代哲學的比較研究,揭示了二者之間基本的方法論精神的一致性,進而從西方現代思想與東方古老思想相接這一思想的“圓圈”出發,闡發了馬克思關於內的外化、外的內化這一體現了人類歷史辯證法的思想,批評了在文化比較問題上的片面以西方文化為人類文化唯一取捨尺度的論點,指出唯有東西方文化的互補互化才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唯一正確的道路。
本書上篇(第一至第六章)集中討論西方哲學之現象學思潮。具體介紹了西方哲學“我”與。非我”二分對立之世界觀所導致的西方哲學的危機(這構成了現象、學運動的哲學背景),胡塞爾從“純粹邏輯”到現象學的思想歷程及其關於現象學的懸置、意向性和先驗自我的思想觀點,以及在胡塞爾現象學理論基礎之上海德格爾之現象學的本體論的建構與基本內容。本書下篇(第七至第十章)集中闡述了中國古代哲學的有關思想。作者認為,如果把現象學看作是一種以“反思”的方式回到“事物本身”的學說,即看作是一種以“內向”的取向回到“我”與“非我”的原始同一狀態的學說的話,那么,為西方人乾呼萬呼始出來的現象學思想恰恰一開始就為中國古代哲學所獨具。就其實質而言,中國哲學完全是現象學式的,或者毋寧可以反過來說,西方現象學完全是中國式的。基於這種基本的理解,作者具體剖析了中國道家的本體論、儒家的倫理及宋明新儒學的哲學思想,並進而在對中國之現象學式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明確指出了中國哲學片面強調目的而造成的人的手段的危機以及由此引致的中國傳統社會的科學、工業、法制的極端貧乏。
本書締語部分是對上、下兩篇內容的總結以及在此基礎之上對一種“世界性文化。的哲學展望。作者總結性池指出,就其基本精神與傾向而言,在西方現象學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之間存在著極內在的相似性與一致性,正是這種西方哲學的最現代形式與東方的古老思想的“接筍”,為中西方文化的比較提供了一個可以依憑的更為本體、也更為辯證的層面,使一種融貫、統合中西的普遍的“世界性文化”在人類文化發展中成為可能。當我們從文化的本體論的高度來鳥瞰整個人類文化時,中西文化恰恰代表了文化本身即自我意識對象化活動中的西個相互依存、相互轉接的基本向度,它們之間的關係也由空間上的靜態的對立變為時間的動態的統一。無論是宣傳《半部哎論語》治天下”的“中國文化本位”的思想,還是鼓吹“歐羅巴文明無往不勝”的“西方文明中心說”的論點,都是對文化真正本質的洞明的背離。並且,即不是“中體西用”,也不是“西體中用。,而是一種更為歷史辯證的。中西互為體用”才是中國文化乃至人類文化的唯一出路和真正抉擇。
本書附錄部分是胡塞爾《觀念》一書的摘譯,涉及胡塞爾關於自然主義及意向性等諸方面的思想觀點,有助於人們較為準確地了解胡塞爾之觀象學哲學思想。
應該指出,本書在對西方現象學哲學與中國古代哲學作出總體上系統的檢討基礎之上的比較研究,結構嚴謹,立論新穎,精當,顯示了作者較為豐厚的哲學理論素養,有助於中西哲學和文化比較的深化。
出版信息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17.2萬字,責任編輯:劉孟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