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曆哨鹿圖》是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創作的一幅繪畫,該畫記錄了清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皇帝到木蘭行圍(即打獵)的實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弘曆哨鹿圖
- 年代:清代
- 作者:郎世寧
- 尺寸:縱267.5cm,橫319cm
- 館藏:故宮博物院
- 類型:立軸,絹本,設色
畫作內容,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弘曆哨鹿圖描繪了清宮廷狩獵的場面。哨鹿是清代宮廷的一種狩獵活動, 由人戴上鹿頭並摹仿鹿的嗚叫聲,以引誘鹿群,待鹿群聞聲而到時,獵者以弓箭火槍射殺。此畫描繪弘曆帝及其侍從人員騎著駿馬,盤山繞道緩步返回營地的情景。隊伍前列騎白馬者為弘曆。畫幅巨大,主要人物都具有肖像畫特徵,較真實地再現了當時哨鹿的場面。
藝術鑑賞
《哨鹿圖》的內容是清乾隆六年(1741年),皇帝到木蘭行圍(即打獵)的實況記錄。畫面最前行列的第三人,佩帶紅錦“撒袋”(即裝弓的袋)騎白馬的就是乾隆皇帝,這一年他30歲。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他在《御製題寫照哨鹿圖》中說寫道:這幅圖是辛酉年(即乾隆六年),他第一次到木蘭行圍,命郎世寧畫的。當時扈從的大臣們,比他年長的有來保等,比他年少的有傅恆等,總計12人,而今天這些人都已死了,所以很有感慨。來保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卒,是武英殿大學土。傅恆後來官居保和殿大學土,封忠勇公。圖中前列沒有鬍子的一人可能是傅恆,而來保則無法指出了。 木蘭在熱河北部。從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建造避暑山莊行宮,到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皇帝每年(其間也有間斷)率領王公大臣、八旗護軍、內外蒙古和北方各少數民族到木蘭行圍四十餘日。哨鹿是預先命人吹號角仿效鹿鳴,可以引來很多鹿。這幅畫是描繪行圍的全體行列剛剛進入木蘭山區的景象。乾隆和近景的一些主要人物,都具有西法肖像畫的特點。可以看出是寫生的作品,衣物馬匹刻畫精細入微,立體的質感很強,但明暗的反差相當柔和,與純粹中國書法的背景山樹統一和諧。大隊人馬在行進中的氣氛生動逼真,由於遠近人物的此例適中,更增加了畫面的深遠。乾隆皇帝和領侍衛內大臣、御前侍衛等一行近景人物,當然是郎世寧畫的。但如此大畫不可能一人完成,當時畫院常有通力合作的畫。這幅畫也不例外地必定有中國畫家以及法國畫家王致誠等人的筆墨,是一幅中西畫家合作的巨畫。
作者簡介
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是義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生於米蘭,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家,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由於郎世寧帶來了西洋繪畫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宮廷畫家展示了歐洲明暗畫法的魅力,他先後受到了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重用。
他是一位藝術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無所不精,成為雍正帝、乾隆帝時宮廷繪畫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圖》、《嵩獻英芝圖》、《百駿圖》、《弘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戰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