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公元1875年2月2日生於維也納,1962年1月29日死於紐約。美國籍奧地利著名的小提琴家及作曲家。四歲時就在父親的教導下開始學小提琴,他的父親是位醫生,同時也是狂熱的業餘小提琴家。後來在奧伯(Jacques Auber)的指導下,七歲時被維也納音樂院(Vienna Conservatory)允許入學 — 該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學生。
基本介紹
- 外文名:Fritz Kreisler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維也納
- 出生日期:1875年2月2日
- 逝世日期:1962年1月29日
- 職業:小提琴家
- 畢業院校:巴黎音樂學院
- 代表作品:《愛的歡樂》《愛的憂傷》《美麗的羅斯瑪林》《中國花鼓》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成就榮譽,人物評價,其他信息,揉指,中國花鼓,維也納隨想曲,
人物生平
1875年2月2日,克萊斯勒誕生在維也納一個著名的內科醫生家裡。他從小就表現出極高的音樂天賦。7歲時,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師從小赫爾梅斯貝格學習小提琴,在安東·布魯克納班上學習初步樂理,是該院歷史上入學年齡最小的學生。
1878年畢業後,轉到巴黎音樂學院從師著名教授馬薩爾進修。兩年後,年僅12歲,他參加了巴黎音樂學院的小提琴比賽,在40名比他年長的競賽者中脫穎而出,贏得第一名,榮獲羅馬大獎。
從巴黎音樂學院畢業後不久,13歲的克萊斯勒偕同鋼琴家莫里茨·羅森塔爾赴美演出。於1888年11月9日在波士頓舉行美國首演,第二天晚上在紐約斯坦威大廳演奏了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評論界表示了審慎的讚賞。
在經過大約半年的美國巡迴演出之後,克萊斯勒回到維也納,在醫科大學預科讀了兩年,然後又去巴黎和羅馬學習美術、雕塑和藝術史。
1895年克萊斯勒服了一年的義務兵役,復員後,決定重返樂壇。前進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這時即使是在他的故鄉維也納,他也被胡貝爾曼和庫貝利克這樣的明星級小提琴家給遮掩了。更糟的是,他申請加入維也納歌劇院樂隊(即著名的維也納愛樂樂團),考試卻未通過,原因據說是"視奏能力欠佳"。這反而刺激了他發憤練琴,重返獨奏家行列的決心。
1897年,他受到著名指揮家漢斯·李希特的邀請,作為獨奏家與曾把他拒之門外的維也納愛樂合作演出,引起轟動,德高望重的約阿希姆聽了他的演出,給予高度評價。
1900年,克萊斯勒重返美國,12月7日與紐約愛樂樂團合作,舉行卡內基音樂廳首次公演,受到美國聽眾的熱烈歡迎。隨後,他有時作為獨奏家,有時與鋼琴家約瑟夫·霍夫曼和大提琴家讓·傑拉迪組成三重奏組,進行了廣泛的巡迴演出。
1902年,他來到英國, 5月 12日與愛樂樂團合作,舉行了倫敦首演。這時,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克萊斯勒終於獲得他早就應該得到的國際聲譽。這一年,他與頭腦睿智、意志堅定的哈里特·利絲小姐的結合,也幫助他改掉了身上懶散的習氣,建立起成功的事業基礎。
1910年11月10日在倫敦皇后大廳,在作曲家親自指揮下,克萊斯勒首演了埃爾加的小提琴協奏曲。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被召回國服役,不久就因在俄羅斯前線負傷退伍。
1919年12月,克萊斯勒來到康奈爾大學,當時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正在康奈爾大學教書。他聆聽了這場復出音樂會。
1923年,克萊斯勒來到遠東作了一次大規模的訪問演出。
1935-1936年,克萊斯勒和弗朗茨·魯普錄下了貝多芬全部10首小提琴和鋼琴奏鳴曲。
1901年他第二度赴美演奏,此次則大獲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克萊斯勒返回奧國從軍,1914年因傷退伍並前往美國。
1938年,他加入法國國籍,在法國,他居留到1940年維希政府接管權力為止。隨後,他來到美國安家立業。
1943年加入美國國籍。1947年11月1日,他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告別演出。
1962年1月 29日,他在紐約逝世。
個人作品
◆克萊斯勒有作旋律的天賦,對和聲與對位又有極其敏銳的辨別力。他創作的作品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維也納情調的沙龍小曲,如《美麗的羅斯瑪琳》、《愛之歡樂》、《愛之憂傷》、《維也納隨想曲》都是。在《貝多芬主題小迴旋曲》中,他不僅擴充了貝多芬鮮為人知的作品《G大調迴旋曲》中的4小節,而且加了一個對比的中段和尾聲。
◆《前奏曲與快板》《風流才女》《A大調第九奏鳴曲》
◆在二三十年代,克萊斯勒先後錄製了兩遍幾首最典範的德奧小提琴協奏曲。這包括:莫扎特的《D大調第四協奏曲》(分別錄於1924年和1937年)、貝多芬的《D大調協奏曲》(分別錄於1926年和1936年)、勃拉姆斯的《D大調協奏曲》(分別錄於1929年和1936年)和孟德爾頌的《e小調協奏曲》(分別錄於1927年和1935年)。
成就榮譽
在漫長的一生中,克萊斯勒曾和許多偉大的藝術家合作演出。他的奏鳴曲搭檔包括這些鋼琴大師:紹爾、布索尼、多納尼、戈多夫斯基、霍夫曼和拉赫瑪尼諾夫。在馬勒擔任紐約愛樂樂團指揮期間,他是樂團的常任獨奏演員;在聖·桑和布魯赫親自指揮下演奏他們的傳世名作;許多現在已被遺忘的作品,如;哥德馬克和約克·鮑溫(1884一1961)的組曲、戴爾朗熱(1868一1943)和謝林(1876-1939)的小提琴協奏曲都曾經是他的保留曲目。當時許多作曲家還將自己的作品題贈給他,從萊哈爾飄逸輕靈的小夜曲到埃爾加鴻篇巨製的小提琴協奏曲,不一而足,1910年11月10日在倫敦皇后大廳,在作曲家親自指揮下,克萊斯勒首演了埃爾加的小提琴協奏曲。據當時參加音樂會的西蓋蒂報導:演出掀起了難以想像的巨大狂熱。克萊斯勒面色蒼白,鎮定自若。這場演出的成功進一步鞏固了克萊斯勒作為第一流小提琴家的地位,獲得了小提琴家之王的美譽。
這是克萊斯勒的全盛時代。他曾在30天內,連開32場音樂會。以致他的至交拉赫瑪尼諾夫羨慕地說:"弗里茨的音樂會這么頻繁,真是都不需要練琴了。"
1923年,克萊斯勒來到遠東作了一次大規模的訪問演出。在日本,他對當地的繪畫和音樂作品產生了狂熱的愛好,甚至想在本人創作中採用日本音調。5月份他來到我國北京,演奏了貝多芬的《克魯采奏鳴曲》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和他本人的《中國花鼓》、《維也納隨想曲》等。我國小提琴界元老譚抒真先生聆聽了這場音樂會。70年後,他寫文章回憶當時情景。"音樂會是在一個下午舉行的。將近開演時,大總統黎元洪駕到。他和隨從坐二樓正中包廂。隨後梅蘭芳和他的家屬隨從坐進大總統左鄰包廂。音樂會時間一到,克萊斯勒和鋼琴伴奏在一位外國官員模樣的人陪同下,由上場門走出台來,全場響起掌聲。克萊斯勒向二樓包廂昂首注視,然後緩緩俯首答謝。不是鞠躬,身體是筆直的。那時代的外國音樂家都是用這種方式向聽眾答謝,後來聽過的津巴利斯特、海菲茨、庫貝利克、西蓋蒂都是如此。克萊斯勒演奏時姿態非常安閒自若,從容不迫,樸素典雅。聲音好聽極了。
人物評價
克萊斯勒在維也納生活成長的經歷,使他在解釋維也納古典大師的作品時有其特別的魅力。
柴科夫斯基對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另有高論。在1880年2月18日致梅克夫人的信中,他這樣寫道:"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給我的印象並不比他的其他任何作品為佳。他確是一位傑出音樂家,甚至是一位大師,但他的技巧蓋過了他的靈感,那么多的準備和迂迴曲折之筆,隨後本該有所表現而令人陶醉於一時了,結果除令人厭煩之外別無其他。他的音樂沒有受任何真感情的觸動。它缺乏詩意,但卻一貫自命為有深度。這種深度毫無內容,而是空空如也。以協奏曲的開始部分為例,它是一個引子,是為某種美好事物出現所作的一種準備,是一尊塑像的漂亮底座。但這塑像並不存在,我們得到的只是第一個底座上堆疊起第二個底座。我不知道是否已經中肯地道出了勃拉姆斯音樂令我產生的見解,確切地說,是感覺。我要說的是,他一無表現,或者當他要求表現時,卻不能充分做到。他的音樂是由某些不明確的、巧妙聯結在一起的片段組成的。構思缺乏明確的輪廓、色彩和生命。"說到底,這是性格、氣質通然不同的音樂家難於悟解未知領域的例子。
克萊斯勒的一生橫跨兩個世紀,經歷了小提琴演奏史上變化最劇烈的時期。他的風格植根於19世紀,帶有依據演奏者的愛好隨意揮灑的時代風尚;他的聲音開闢未來,揭示了小提琴這件樂器本身固有的潛力。他在內行的趣味高雅的音樂家中間享有無可爭辯的崇高威望。素來對同行傲視牌脫、不肯輕置一辭的海菲茨惟獨由衷喜愛克萊斯勒的演奏,對他富於磁力的個性羨慕傾倒。這一事實足夠說明克萊斯勒在小提琴演奏史上的地位。
其他信息
揉指
我們現在分析一下克萊斯勒這種"好聽極了"的聲音是怎樣發出來的。歌唱中的顫音在小提琴上需要用按弦的手指顫動的方法來獲得。在1880年前後,手指按在琴弦基礎育上有意識地作微小顫動的所謂揉指,已經被小提琴家廣泛採用。只是有的人用的多一些,幅度寬一些,如法·比學派的代表人伊薩伊;有的人用的少一點,幅度窄一點,如德國學派的大師約阿希姆。但是,他們共同的認識是,揉指是為了加強樂句中某些音符的表現力或者美化歌唱性樂句及音色的一種手段,一種調味品,必須極有節制地使用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一個採用持續不斷的揉指來演奏的人正是克萊斯勒。在他初出茅廬之際,不僅在演奏抒情旋律時運用揉指,而且在快速經過句中也賦予每個音符生命的悸動的做法,在所難免地遭到了許多保守人士的反對。但是,克萊斯勒首創的持續不斷的揉指卻是現代弦樂演奏的基礎。對克萊斯勒而言,揉指已經不再是偶爾的調味品,而是構成小提琴歌唱性須臾不可或缺的手段。他那快速靈活的指尖衝動型揉指,是他優美、典雅風格的主要特徵之一。
這種溫暖、潤澤的發音在他早期錄製的唱片中即已赫然可見。1903年的巴赫《詠嘆調》(選自D大調樂隊組曲),像一位男中音溫暖深厚的歌唱。
1910年錄製於紐約的馬斯涅的《冥想曲》是克萊斯勒最受歡迎的返場曲目之一,處理得嚴謹、生動、魅力無窮。克萊斯勒的運弓方法也與傳統有別。他喜愛利用弓子中間的部分。弓毛繃得緊緊的,放在弦上的壓力特別大。這樣,聲音聽起來極其結實。經常運用表情滑指,加上運弓的抑揚頓挫,產生一種類似朗誦式的音響效果,這種朗誦調擴大了弦樂器的表現功能。克萊斯勒自己解釋他獨具的運弓技巧時說,他之所以運弓幅度較小,是因為他的手臂短,另外也擔心弓根容易發出噪音。運弓幅度的節省憑運弓壓力的增加來取得平衡,並且得到快速揉指的輔助調整。這些個人特點在1925年錄製的夏威夷女王利留卡拉尼所作的《告別夏威夷》和卡德曼所作的《天藍色的水鄉》中都得到盡情發揮。克萊斯勒特別喜歡流行曲調,他的《維也納隨想曲》是個例子。弗里姆爾所作輕歌劇《羅斯·瑪麗》中的《印地安人愛情的呼喚》也是他率先在器樂領域予以推廣,現在已經變成了一首耳熟能詳的輕音樂曲。
可能是由於小小年紀就常常背井離鄉,克萊斯勒總是散發出一種濃郁的鄉愁氣息。1938年錄製的《倫敦德里小調》就是這樣。小提琴在四根弦上依次歌詠,音質純淨,感情濃烈,是小提琴音質音色的理想示範。1930年錄的格拉祖諾夫的《西班牙小夜曲》,A弦的泛音響亮輕快,整首樂曲像是天使在歌唱,有著一種難以言傳的人情味、一種內心世界極豐富的歌唱。長期以來,克萊斯勒被看作是甜食式小品的大師,他本人創作的這類小品,以其高度個性化的音響和精湛的小提琴技法,引起幾代提琴家的興趣。但是,沒有一個人比得上他自己出神入化的演繹。
中國花鼓
這是具有東方風格的小品曲。作者克萊斯勒對中國的民間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在美國西部城市舊金山旅行時,曾欣賞過當地中國移民表演的“華埠音樂”。克萊斯勒有感於中國藝人的演奏, 於是選用了花鼓的前奏創作本曲。 一般西洋作曲家在用東方旋律作曲時,總是採用速度徐緩的曲調,亦即東方風格舞曲的“咚、嚓、咚、嚓”的平板。而這首曲子則突破“徐緩平板”的模式,而採用了急速、華麗的細膩旋律,以及快速的節奏,既充分發揮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又描繪了中國民俗中迎神大會上熱鬧、喧囂的歡樂氣氛。全曲演奏時間約為三分半鐘。克萊斯勒曾在1923年訪問中國,並在上海等大城市舉行了個人演奏會,其主要演奏曲目正是這首《中國花鼓》。
維也納隨想曲
這是一首運用了維也納鄉土旋律的幻想小曲,內容相當傷感。一段維也納古都風采的序奏旋律首先出現,接下來的中段旋律為緩慢的行板,B大調,3/4拍,徐緩的圓舞曲充分表現了小提琴雙音和波音的魅力,具有詠嘆調和間奏曲風格,之後由序奏材料引出來的第一段旋律再現,全曲結束。整個樂曲的演奏時間僅三分鐘。這首小品的演奏技巧雖然極為複雜,內容卻很充實,不會給人以特意炫耀小提琴技巧的感覺。克萊斯勒出生於維也納,也成長於維也納——這首曲子的中段慢板旋律充滿了他對祖國的戀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被人填上歌詞而成為《戰士之妻的搖籃歌》,直到現在仍有人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