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建築作品,風格評述,作品列表,
人物生平
弗里德里希·馮·格爾特納全名約翰·弗里德里希·里特·馮·格爾特納(Johann Friedrich Ritter von Gärtner),1791年12月10日生於德國科布倫茨一戶平民家庭,因此姓氏前並沒有表示貴族身份的“馮”字。父親約翰也是建築師,參與過選帝侯宮殿的營建。1809年格爾特納在慕尼黑藝術學院求學,1812年轉學至巴黎,1814年開始在羅馬、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遊學。1819出版相關評論圖集西西里紀念建築圖錄。
7年後格爾特納受聘於慕尼黑藝術學院成為建築學教授,此外兼任寧芬堡瓷器工廠廠長和蝕刻玻璃畫監督。
1827年格爾特納迎來職業轉折點,設計巴伐利亞國家圖書館和檔案館,後者1832年才得以開始。藉此獲得路德維希一世信任,設計規劃路德維希大街北段,後經彼得·馮·科內利烏斯推薦,1829年開始負責工程建設。
作為巴伐利亞建築及雕塑最高顧問和監理,格爾特納設計了一系列公共建築。1840年獲封貴族,在原有姓氏前添加“馮”字,改姓“馮·格爾特納”。同年率團隊趕赴雅典,把主教府邸改建為希臘王宮,以迎接希臘王室回歸。最終完成建造和裝飾工程。歸途中接受任命,就近趕赴班貝格,主持修復班貝格大教堂。1842年主持建造解放紀念堂,儘管最後按國王諭旨移交工程,由利奧·馮·克倫澤重新裝修收尾。1842年成為慕尼黑學院院長。
1847年4月21日於慕尼黑病故,1849年慕尼黑建成由他設計的新公墓。
建築作品
風格評述
巴伐利亞王國的紀念建築營造使得馮·格爾特納一展長才。他的設計以圓拱風格而聞名,借用羅曼建築主題和形式語言歸納為強調水平和豎直明確劃分的設計思路。立面凝重而富有紀念性,深得路德維希一世青睞。建成工程的成功範例和馮·格爾特納本人在教育界的影響使得下一代建築師紛紛追隨這一流派。
作品列表
1829-1844,慕尼黑,聖路易堂
1833-1835,慕尼黑,伊薩爾門
1831-1832,應恩海姆,猶太教堂
1833-1835,慕尼黑,盲人學院
1835-1840,慕尼黑,慕尼黑大學主樓
1840-1844,慕尼黑,統帥堂
1840-1845,慕尼黑,慕尼黑大學噴泉
1843-1850,慕尼黑,維特爾斯巴赫宮(離世後完工)
1844-1849,慕尼黑,城南墓園(離世後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