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弗洛姆(弗羅姆)

艾瑞克·弗洛姆

弗羅姆一般指本詞條

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西方人在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精神處境。精神分析學說對世界有影響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瑞克·弗洛姆
  • 外文名:Erich Fromm
  • 國籍:美國
  • 民族:猶太人
  • 星座:牡羊座
  • 出生地:德國法蘭克福
  • 出生日期:1900年3月23日
  • 逝世日期:1980年3月18日
  • 畢業院校:海德堡大學
  • 代表作品:精神分析社會學、逃避自由、為自己的人
簡介,生平與經歷,早年生活,晚年生活,學說主張,對愛看法,綜述,愛的要素,成熟的愛,自愛,性愛,主要作品,

簡介

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美籍德國猶太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發生兩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人精神處境,弗洛姆在此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
此外,在德國時弗洛姆還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成員,移居美國後始終保持和該學派的關聯。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圖調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跟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學說。

生平與經歷

早年生活

1900年3月23日,弗洛姆生於德國法蘭克福市一個猶太人家庭,為家中獨子。1918年 弗洛姆進入法蘭克福歌德大學學習兩學期法學。1919年暑假後,弗洛姆進入海德堡大學學習,改學社會學,老師有Alfred·韋伯(馬克斯·韋伯的兄弟)、Karl Jaspers和Heinrich Rickert。1922年從海德堡獲哲學博士學位,次年至慕尼黑大學專攻精神分析學,1925年-1930年,他在柏林精神分析學會接受精神分析訓練完畢。1930年,他開始臨床實踐,加入法蘭克福社會觀察學會。納粹在德國執政後,弗洛姆搬到日內瓦,1934年進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1943年離開哥倫比亞後,他幫助組建華盛頓精神病學學校紐約分校,1945年William Alanson White精神病學,精神分析和心理學協會。
艾瑞克·弗洛姆艾瑞克·弗洛姆

晚年生活

1950,弗洛姆搬到墨西哥城,成為UNAM(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墨西哥)教授,直到1965年退休。這裡的醫學院建立精神分析部。他擔任密西根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從1957到1961年,1962年以後擔任紐約大學 文理學院心理學客座教授。1974年他搬到瑞士Muralto,1980年,八十歲生日前五天死在家中。弗洛姆堅持臨床實踐,出版著作。

學說主張

弗洛姆的作品以紀錄社會政治以及作為基礎哲學和心理學著名。
艾瑞克·弗洛姆艾瑞克·弗洛姆
弗洛姆於1941年發表他的第一本重大著作《逃避自由》。1947年出版其續集——《為自己的人》。這兩本著作概述了弗洛姆的人的本性理論中人的性格理論。弗洛姆最流行的著作是1956年出版的《愛的藝術》,他在這著作中概括並補充了《逃避自由》和《為自己的人》及其他著作中的人性理論。
弗洛姆從國小習《塔木德經》(猶太教的法典),人生觀受深遠的影響。年輕時跟隨猶太教祭司J. Horowitz學習聖經,後來在海德堡大學修讀社會學博士時跟隨祭司Salman Baruch Rabinkow學習。在法蘭克福讀書時又跟隨過Nehemia Nobel和Ludwig Krause。弗洛姆的祖父及其兩個哥哥都是祭司,一個舅公是著名的塔木德經學者。可是在1926年,弗洛姆離開正統猶太教,轉向以人本主義解釋聖經的典範。
弗洛姆對聖經中亞當與夏娃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的解釋奠定了他的人本主義哲學的基石。弗洛姆指出,辨別善惡通常被視為是一種美德,研究聖經的學者卻都認為亞當與夏娃吃知善惡樹的果實犯了罪,因為他們違背了上帝。他認為人應運用其理智來建立自己的道德價值,不是以服從權威來建立道德價值。弗洛姆讚賞能夠採取獨立行動的人。這些論點都是有違傳統宗教的。
除了純粹遣責權威主義的價值體系,弗氏也把亞當與夏娃的故事作為比喻,以進化論和存在主義角度解釋人類不安的情緒。亞當與夏娃吃知識樹的果實,他們意識到當自己仍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己與大自然已不再是一體。於是他們覺得 “赤裸”和“羞愧”。他們已經進化成人類,意識到自己,意識到道德價值,意識到面對大自然和社會的巨大力量帶來的無力感,不再是與宇宙為一體,只有動物本能的那個“準人類”。按照弗洛姆,一切罪惡感和羞愧都源於人意識到存在的割裂性。要解決這種存在的分裂,唯有全面發展人類獨有的特性——愛和理性。弗洛姆強調其愛的概念與一般“愛”的概念有所分別,但實際上其概念是含糊不清的。
弗洛姆認為愛是人與人之間的創造力,而不是感情。他以此創造力把各種經常來當作“真愛”的證明的自戀神經症和性虐待傾向區別開來。弗氏相信愛的本質有四大元素: 關懷、責任、尊重和了解。認為“愛情”的經驗只代表一個人未能真正了解愛的本質。弗氏利用聖經里約拿的故事說明在現今人際關係中,關懷和責任的特質已十分少見。故事講述尼尼微城鎮的居民有罪,要承受惡果,約拿卻不願意去拯救他們。弗稱現代社會的人缺少對別人的自由的尊重,更不了解別人真正的希望和需要。
艾瑞克·弗洛姆的作品艾瑞克·弗洛姆的作品
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病態、不義的尺度便是它不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據此他提出了人有五種需求: 相屬需求。指個體具有愛人與被愛的需求,希望認識別人,了解、關懷別人,並願意對別人承擔責任; 超越需求。指個人希望在作為上超越物質條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表現出創造性的人格特質; 落實需求。指個人希望與別人、社會及與大自然親密結合,從而獲得安身立命的需求; 統合需求。指個人力求自己人格統整,希望在世界上活出意義來的心理傾向; 定向需求。指個人具有努力尋求生活方向從而獲得心安的心理傾向。
他討論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應付孤獨感的幾種心理機制,他稱之為性格的動力傾向性: 接納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沒有生產或提供愛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尋求別人幫助、依賴別人,是接受者而不是給予者。 剝削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並不期望接受,而是依其暴力、詭計等,從他人處巧取豪奪,以滿足自己的欲望。 貯藏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把外部世界視為威脅,通過貯存和占有而獲得安全感。 市場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的價值觀是在市場上把自己當作商品,使自己具備適合僱主所需之性格特徵。 創造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充他發揮其潛能,成為創造者,對社會可以作出創造性的奉獻。 上述前五種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態表現,針對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提出應當根據患者的心理需求合性格傾向實施治療與拯救;只有創造傾向性是人格常態的、健康的表現,對一般的健康人,應加以積極的引導,促使他們的人格健全地發展。

對愛看法

綜述

弗洛姆認為,愛是一門藝術,要求人們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但是大多數人認為者愛僅僅是一種偶然產生的令人心蕩神怡的感受,只有幸運兒才能“墮入”愛的情網。人們產生這種錯誤的想法有三種原因:1、大多數人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2、認為愛的問題是一個對象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3、人們不了解“墮入情網”同“持久的愛”這兩者的區別。要掌握愛的藝術,一是掌握理論,二是掌握實踐,三是即要把成為大師看得高於一切。
艾瑞克·弗洛姆艾瑞克·弗洛姆

愛的要素

對人來說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獨感和擺脫孤獨的監禁,而這隻有通過真愛才有可能實現。真愛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給”而不是“得”,“給”是力量的最高表現,恰恰是通過“給”,我才能體驗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愛情的積極性除了有給的要素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這些要素是所有愛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關心、責任心、尊重和了解。

成熟的愛

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母愛是一種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贏得它,也不用為此付出努力。但無條件的母愛有其缺陷的一面。這種愛不僅不需要用努力去換取,而且也根本無法贏得。如果有母愛,就有祝福;沒有母愛,生活就會變得空虛-而我卻沒有能力去喚起這種母愛。父愛的本質是:順從是最大的道德,不順從是最大的罪孽,不順從者將會受到失去父愛的懲罰。父愛的積極一面也同樣十分重要。因為父愛是有條件的,所以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贏得這種愛。與母愛不同,父愛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一個成熟的人最終能達到他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的高度。他發展了一個母親的良知,又發展了一個父親的良知。母親的良知對他說:“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惡都不會使你失去我的愛和我對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親的良知卻說:"你做錯了,你就不得不承擔後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須改變自己,這樣你才能得到我的愛。"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親和父親的外部形象脫離,卻在內心建立起這兩個形象。

自愛

自愛不是“自私”,自愛是愛他人的基礎,對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長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愛的能力為基礎的,這就是說,看你有沒有能力關懷人、尊重人,有無責任心和是否了解人。如果一個人有能力創造性地愛,那他必然也愛自己,但如果他只愛別人,那他就是沒有能力愛。

性愛

性愛的一個重要因素:即意志的因素。愛一個人不僅是一種強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項決定,一種判斷,一個諾言。如果愛情僅僅是一種感情,那愛一輩子的諾言就沒有基矗。一種感情容易產生,但也許很快就會消失。如果我的愛光是感情,而不同時又是一種判斷和一項決定的話,我如何才能肯定我們會永遠保持相愛呢?

主要作品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 (AKA The Fear of Freedom), (1941)
《為自己的人》或《自我的追尋》Man for Himself (1947)
《心理分析和宗教》Psychoanalysis and Religion (1950)
《人心--他的善惡天性》The Heart of Man: Its Genius for Good and Evil (1964)
《被遺忘的語言》Forgotten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dreams, fairy tales, and myths (1951)
《健全的社會》或《理性的掙扎》The Sane Society (1955)
《健全社會》The Sane Society (1955)
《愛之藝術》The Art of Loving(1956)
《弗洛伊德的任務--他的人格和影響分析》Sigmund Freud's mission; an analysis of his personality and influence (1959)
《心理分析和禪宗》Psychoanalysis and Zen Buddhism (1960)
《人性會占優勢嗎》May Man Prevail? An inquiry into the facts and fictions of foreign policy (1961)
《馬克思論人》Marx's Concept of Man (1961)
《在幻想鎖鏈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馬克思和弗洛伊德》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 my encounter with Marx and Freud (1962)
《基督教義分析》The Dogma of Christ and Other Essays on Religion, Psychology and Culture (1963)
《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Socialist Humanism (1965)
《像上帝一樣生存》You Shall Be as Gods (1966)
《希望的革命--通向人性化的技術》The Revolution of Hope, 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 (1968)
《人的本性》The Nature of Man (1968)
《心理分析的危機》The Crisis of Psychoanalysis (1970)
《一個墨西哥村莊的社會性格--一項社會心理分析研究》Social character in a Mexican village; a sociopsychoanalytic study (Fromm & Maccoby) (1970)
《人的破壞性剖析》The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 (1973)
《占有還是生存》To Have or to Be (1976)
《弗洛伊德思想的偉大和局限》Greatness and Limitation of Freud's Thought (1979)
《關於不服從》On Disobedience and other essays (1984)
《生存的藝術》The Art of Being (1993)(死後由Rainer Funk整理髮表)
《聽的藝術》The Art of Listening (1994)
《存活的人》On Being Human (199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