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亦譯弗洛瑞斯人。已滅絕的一支人科動物分類名稱,該支人科動物據推測最晚於18,000年前仍生活於印度尼西亞的弗洛勒斯島地區,處於現代人──智人(Homo sapiens)的生存年代。2004年一隊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人類學家在弗洛勒斯島的梁布亞(Liang Bua)洞穴發現一位成年女子和其他個體的遺骨,從而引發對弗洛勒斯人的研究,有說是印度尼西亞土著的祖先,有人認為“弗洛勒斯人”是一種小體型原始人,一些人認為它的腦較小是由病理原因造成的等等觀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洛勒斯人
- 外文名:Homo floresiensis
- 別名:弗洛瑞斯人、哈比人
- 分類:人科動物
研究緣起,基本特徵,科學觀點,地理環境造成矮小,疾病因素導致矮小,蹤跡查尋,最新研究,
研究緣起
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科學家於2003年在印尼弗洛勒斯島上發現了一具保存完整的女性化石,其身高僅為1米左右。起初,科學家判斷它可能是一個古代兒童的殘骸。但是,他們很快注意到化石的牙齒磨損很嚴重。隨後的三維成像顯示,這名女性死時至少已有20歲。化石的腦容量僅相當於現代人的三分之一,結合身高判斷,科學家認為這是此前從未被發現的一個新人種,並將其命名為“弗洛勒斯人”。2004年10月,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報告了此項發現,有專家認為,這是過去50年間古人類學中最重要的一項發現,它將使科學界重新思考人類進化的過程。
然而,該研究成果一經公布,便引發了學術界的巨大爭議。一些持懷疑態度的科學家認為,這具女性化石可能是一個矮人部落成員的遺骸,而這位女性可能是一名“小腦畸形症”患者,因此腦容量偏低。矮人又稱俾格米人,是一種平均身高低於127厘米(5英尺)的人種。據《自然》雜誌報導,美國多個研究機構的科學家與化石發現者利用計算機X射線斷層攝影術對化石顱骨進行了掃描,然後根據掃描圖像製造出“弗洛勒斯人”的腦部模型。接著,科學家又將該模型與黑猩猩、直立人、矮人、智人以及一個“小腦畸形症”患者的腦部模型進行了比較。從大腦結構判斷,該化石的主人既不是“小腦畸形症”患者,也不屬於矮人,而是直立人的“遠房親戚”,從而證明了“弗洛勒斯人”化石的科學價值。
另外,從化石的腦部模型看,該人種的腦前葉已經非常發達。由於這個區域控制大腦的推理能力,因此證明了科學家此前的推斷,即“弗洛勒斯人”能夠製造一些精巧工具,這也與科學家在化石周圍找到一些工具的事實相吻合。
基本特徵
這種“弗洛勒斯人”擁有一個他們前所未見的大腦;這個417立方厘米的大腦的發達程度竟然超過了人類的祖先“直立人”。這種大腦使“弗洛勒斯人”擁有很高的智慧和先進的行為能力,他們懂得打獵、生火,甚至會使用石頭製作工具。科學家們還發現,為了規避風險,這些“聰明”的小矮人在他們生活的島上學會了組織團體打獵和集體生活。佛羅里達州立大學人類學家迪恩·弗克興奮地提出:“這是一個新的、獨特的物種,這些讓我們驚訝的發現足以證明我們對於‘弗洛勒斯人’擁有特殊行為能力推斷的正確性。”
從他們的面部和顱骨特徵,以及直立行走來看,他們可以歸入人類的範疇。但不同的是,他們卻身材矮小、相貌粗糙。長期以來,科學界一直相信:現代人類是16萬年前由早期“智人”進化而來的。人們一直認為早期“智人”是幾萬年來地球上唯一的人類,但“弗洛勒斯人”骨骼的發現卻給了該理論致命的一擊。有證據顯示,現代人的祖先——“智人”,在5.5萬到3.5萬年前曾經遷徙到弗洛勒斯島。這說明“智人”和“弗洛勒斯人”曾經在該島上共同生活過一段時間,也證實人類進化的過程可能比以前料想的更加複雜,可能存在很多分支。
最近研究發現,弗洛瑞斯人腦容量達到426立方厘米,約是現代黑猩猩腦容量的平均值,遠超出了之前所認為的400立方厘米。
科學觀點
地理環境造成矮小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弗洛勒斯人”有可能是從附近爪哇島上遷徙來的“直立人”後裔。不過,他們為何變得如此矮小是令科學家一直疑惑的難題。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的彼得·布朗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該島面積只有31平方英里,資源十分有限,身材變小不僅可以消耗較少的能量,也容易散熱,使他們更適應當地濕熱的氣候。
疾病因素導致矮小
可是,印尼加德加·馬達大學的古人類學教授力庫·加科布對這種說法提出質疑,認為所謂的“新人種”只不過是當地居民中的病人而已。在《自然》雜誌的文章中,幾名古人類學家認為這是“新人種”,而加科布認為他們並不是什麼新人種,他們的腦子只有現代人類的三分之一大小,是患一種怪病的結果。加科布有什麼根據反駁“新人種”說呢?他解釋說,所謂的“弗洛里斯人”的小頭骨和那些後來患有頭小畸型症的死人的頭骨其實差不多大小。頭小畸型症是天生的,患這種病的人的大腦很小。
然而,加科布的理由並沒有讓英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的人類學教授克里斯·斯汀格信服。他表示:“布朗和他的研究小組的論文在《自然》雜誌發表之前,由世界級專家組成的兩個小組進行了審閱。很難相信,這些專家會犯下加科布所說的那種錯誤。” 布朗和他的小組在論文中表示,他們在印尼弗洛里斯島上一個石灰石洞裡發現了7具遺骸,包括一個女性的遺骸。但加科布聲稱,這些遺骸其實屬於智人,只不過他們患上了頭小畸型症,大腦縮小到和黑猩猩的大腦差不多。他說:“這裡的人都知道,弗洛勒斯島上的許多人患有這種罕見的疾病,但不是全體居民都有這種病。”
但斯汀格表示:“患頭小畸型症的人的大腦都很小,這是事實,但他們的頜骨、盆骨與常人無異。而布朗他們發現的弗洛里斯人的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比現代人小,所以說他們是因為患病才變小的現代智人很難令人信服。而且他們的下顎和原始人一樣,根本不是現代人的樣子。所以我堅定地相信,布朗他們在弗洛勒斯島上的發現是很了不起的。”
蹤跡查尋
2004年年底,東南亞人類學家卡蒂·哈斯本茲曾經向美國媒體披露:最後一批印尼“小頭矮人”在幾百年前才滅絕,並且是被當地村民設下圈套用火活活燒死的。她說:“當地的村民將這些‘小矮人’稱作伊布·戈戈,他們身材矮小、長髮長臂,並且會簡單的語言。”
但是,一些科學家卻認為“伊布·戈戈”的故事只是一個民間傳說。可是,發現“小矮人”化石的考古學家理察·羅伯茨教授卻懷疑還有一些小矮人生活在弗洛勒斯島的雨林地帶。他說:“根據村民所說,當地人最後一次看見‘小矮人’是在19世紀荷蘭殖民者到來前不久。要證明該島是否真的還存在‘小矮人’,就要對當地雨林中的洞穴進行徹底的搜尋。”另外,很多科學家也曾經推斷“小矮人”和現代‘智人’曾經在弗洛勒斯島相遇。因此,這些科學家更加確信“弗洛勒斯人”和其他類似的人種可能仍然存在於世界某些偏僻的地方。
最新研究
澳洲國家大學2017年4月末發表有關人類進化史的最新研究,推測於2003年在印尼弗洛勒斯洞穴所掘出的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又名“哈比人”的化石,早於175萬年前於非洲發跡,屬於史前人類後裔,跟被視為最早人種的能人(Homo habilis)或源自同一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