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弗氏鱝最初是由萊西厄(Lesueur)於1824年描述並命名為Myliobatis freminvillii。Freminivillei在過去的科學文獻中似乎是物種名稱的拼寫錯誤。屬名Myliobatis源自希臘語“mylo”(意為磨坊)和“batis,-idos”(意為射線)。
形態特徵
剛出生的幼魚的體盤寬度為25厘米,在形態上與成人非常相似。成魚一般體盤寬度為85厘米,最大達100厘米。體盤寬闊,
胸鰭長而尖銳。鼻子從身體突出,看起來像鴨嘴。每個下頜有七排牙齒,由中間的一排寬牙齒和兩邊的三排小牙齒組成。牙齒排列在平六角形板中。口腔底部有5到6個肉質乳頭。
眼睛和氣孔位於頭部的兩側。在成魚圓盤上幾乎沒有中背棘。胸鰭的角成銳角。
背鰭起源於骨盆鰭後緣的水平。像鞭子一樣的尾巴相當長,並且明顯地從身體上劃掉。沒有
尾鰭。
弗氏鱝的背面為灰色、朱古力色或棕色,而腹面為淺色或白色。背面可能有發白或淡黃色的小斑點。背鰭偶爾為淺色,尾巴的後部為深棕色或黑色。牙齒是綠色的。幼魚的皮膚光滑。較大的弗氏鱝在肩部內側行結節低,雄性在每隻眼睛上方也可能有一個刺。
近種區別
弗氏鱝有時與古氏鱝(Myliobatis goodei)混淆,但是弗氏鱝可以通過背鰭的起源來區分,該背鰭的位置接近骨盆鰭後緣的水平。背鰭起源於骨盆鰭後緣邊緣的水平。
生活習性
儘管弗氏鱝經常出現在水深10米的淺河口,但在100米的深處卻也有發現。它傾向於在水下遊動,在尋找獵物時會在接近底部的地方游弋。偶爾會跳出水面。在其範圍的北部,牛鼻弗氏鱝在初夏向北遷移,在初冬向南遷移。
弗氏鱝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包括甲殼類動物和軟體動物。弗氏鱝通過靠近底部遊動和擺動它的“翅膀”(胸鰭)來定位獵物,並使用其鼻下葉暴露出沙質沉積物中的無脊椎動物。
分布範圍
海域:分布於西大西洋從美國麻薩諸塞州科德角到佛羅里達州東南海岸的亞熱帶。在巴西南部和南美洲北部海域以及加勒比和墨西哥灣海域也有報導,但尚未證實。
國家:阿根廷、巴西、法屬蓋亞那、蓋亞那、蘇利南、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德拉瓦州、德克薩斯州、密西西比州、維吉尼亞州、康乃狄克州、阿拉巴馬州、喬治亞州、麻薩諸塞州、佛羅里達州、北卡羅來納州、新澤西州、南卡羅來納州、馬里蘭州)、烏拉圭、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繁殖方式
雄性體盤寬度為60-70厘米時性成熟。弗氏鱝的繁殖方式為卵胎。卵子保留在雌性體內,胚胎在那裡發育,同時接受卵黃囊的滋養。胚胎通過吸收含有脂肪和蛋白質的子宮液獲得額外的營養。雌性弗氏鱝在繁殖季節會產生4-8個胚胎。
保護現狀
主要價值
弗氏鱝在商業上重要性不高,在中美洲人們食用弗氏鱝。它被延繩釣和網捕捕獲,並在該地區以新鮮和鹽醃方式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