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茲一凱爾迪什效應(英語:Franz-Keldysh effect)是指
在強電場(一般在百伏電壓)作用下,導致半導體吸收邊形狀的改變,及引起其折射率相應變化的現象。它是德國物理學家沃爾特·弗朗茲和俄國物理學家萊奧尼德·凱爾迪什於1957-1958年間先後獨立發現的。因而以他們二人的名字命名。
在半導體材料中,光子吸收主要發生在價帶電子被受激躍遷到導帶的情況。
外電場使能帶傾斜,當外電場很強(一般百伏電壓)時,價帶電子通過隧穿躍遷到導帶的幾率大大增加,有效能隙減小,使得吸收邊發生紅移,同時折射率發生相應變化的現象,這就是弗朗茲一凱爾迪什(Franz-Keldysh )效應。
弗朗茲一凱爾迪什效應可以使折射率虛部與實部均發生變化,且前者占主要地位,它是由於半導體材料外加電場之後所引起的能帶彎曲導致的。對波長靠近帶隙的光較敏感,而對於通信用的1.31μm和1.55μm的近紅外光則非常不敏感,效應相當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