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簋

引簋

,2009年出土於山東高青陳莊墓葬群,其內容涉及了相關齊國西周中晚期的政治以及相關軍事內容。

引簋,內鑄銘文八行75字,重文二,合字三。

該器物當在共王之後的西周中晚期,主要是記載有齊國奉命出擊出兵追擊呂國和器主引獲得周王賞賜等事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引簋
  • 外文名:Yin Gui
  • 年代:周共王時期
  • 銘文內容:齊國政治軍事內容
  • 銘文字數:75字,重文二,合字三
“引簋”的釋讀,幾個文字的考證,

“引簋”的釋讀

,2009年出土於山東高青陳莊墓葬群,其內容涉及了相關齊國西周中晚期的政治以及相關軍事內容。
引簋,內鑄銘文八行75字,重文二,合字三。其銘為:
惟正月壬申,王各(格)於 1
龔大室,王若曰:“引,余 二
引簋銘文引簋銘文
既命女更乃祖,冢司齊 三
師。余惟申命女,易女彤弓 四
一、彤矢百、馬四匹,攸勒乃御,毋 五
敗績。”引拜稽首,對楊 六
王休。同僰(迫)追,孚呂兵,用乍七
幽公寶簋,子子孫孫寶用。八
大意為:正月壬申日,周王在共王宮室內,召見了引。王這樣說:“引。我曾經任命你繼承你先祖的職位,著你統領齊國軍隊。我今日重申此命令,並賞賜你一把彤弓、百發彤矢、四匹馬。望你整備車馬,不要有敗績”。引叩拜,感謝王的賞賜,銘記王的恩賞。引協同逼近敵人,俘獲呂(?)國兵器,鑄成紀念先祖幽公的簋器,我的子子孫孫代代用之。
因此,就其內容來看,該器物當在共王之後的西周中晚期,而根據呂國,為姜姓,地望在今河南省南陽市鎮平侯集鎮馬圈王、宋小莊一帶。就此而言,讓在山東北部的齊國出兵追擊,可見是周王國與地方方國發生了較大規模的作戰。在西周中晚期,對南大規模用兵較大的一次,發生在厲王時期對噩侯的討伐。而噩國正好在今河南南陽東北。因此,從這方面看來,呂國可能參與了這次對周國的作戰。周厲王在調動王國軍隊的同時,大量諸侯軍隊也參與其中了。
同時,通過器物上的明文來分析,引應該不是齊國本地人,換句話說是一個外來者。但是通過周天子賜予他特殊的箭和彤弓來看,引很受周天子器重。通過西周晚期的分析可以大致判斷,引極有可能來自魯國。只有魯國的幽公在當時已經去世,引作為他的後裔,流落到齊國。該事件極有可能發生於齊哀公被烹後,引被作為周天子冊立的齊胡公重用,周天子認為引同為姬姓後裔,且胡公被立,國內民心不歸,就賦予引統領齊國兵權,達到控制齊國內政的目的。
引簋銘文引簋銘文

幾個文字的考證

第一、在本銘文中出現了“彤弓”、“彤矢”、“攸勒”等合文字型,就其文字的風格有些隨性散漫,與散氏盤有接近的風格特徵。
第二、在對“御”的釋讀上,有些學者將其隸釋為“道”。但根據改字從“午”、從“皿”等特點,與其他銘文中的“御”相吻合,因此當為“御”無疑,解釋為“駕駛的車馬”。
第三、第七行之“僰“字,當音如“迫”字,做接近之意,即為近擊敵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