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大入秦灌溉工程

引大入秦灌溉工程

甘肅省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是一項跨流域引水的大型自流灌溉工程。將發源於青海省的大通河由天堂寺引水東調,跨莊浪河灌溉秦王川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引大入秦灌溉工程
  • 隸屬:甘肅省
  • 類型:自流灌溉工程
  • 覆蓋:浪河灌溉秦王川地區
工程起因,工程概況,工程榮譽,

工程起因

秦王川是甘肅省中部乾旱地區之一。秦王川位於蘭州市以北,景泰縣以南,皋蘭縣以西,總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土地厚度一般為1—2.5米,適宜於發展灌溉農業及林、牧業等。該區域年平均降水量285毫米,而年蒸發量高達1888毫米。
本地區共有22個鄉,157個村、28.3萬人口。其中永登縣轄20個鄉,151個村;余為皋蘭縣所轄。由於長期乾旱缺水,生產力水平低下,農業產量低而不穩,平均畝產量60公斤左右,自然條件艱苦,民眾生活困難,各項事業的發展受到嚴重製約。
大通河發源於祁連山脈的木里山,由青海流經甘肅境內匯入湟水,屬黃河二級支流,年徑流量25-29億立方米,年均流量為88.6立方米/秒,水量豐沛而穩定,水質良好。
為了引水開發秦王川這片千古旱塬,早在1956年,甘肅省就組織人員開始對引大入秦工程進行踏勘。1970年,甘肅省水利水電設計研究院會同蘭州市勘測設計和規劃,1973年完成了規劃和初設報告。1976年由甘肅省批准立項,正式開工興建。

工程概況

引大入秦工程地跨甘青兩省四地(市)五縣(區),穿越崇山峻岭,工程艱巨,施工條件複雜,戰線長,跨度大。支渠以上渠道設計總長880公里,其中總乾渠、乾渠、抽水分乾渠合計總長205.7公里,支渠45條總長675公里;建築物繁多,且以隧洞群為主,乾渠以上工程合計有隧洞71座,總長110公里,其中1公里以上的31座;另有渡槽38座,倒虹吸3座。主體工程總量2740萬立方米。總乾渠從天祝縣境內的天堂寺渠首引水,全長87公里,其中隧洞33座,總長75.14公里。工程設計流量為32立方米/秒,加大流量36立方米/秒。總乾渠到香爐山後設總分水閘,將水分至東一、東二乾渠經45條幹渠流入灌區。東一乾渠全長49.5公里,設計引水流量14立方米/秒;東二乾渠全長54.3公里,設計引水流量18立方米/秒,加大流量21.5立方米/秒。工程規劃灌溉面積為86萬畝。灌區計畫安置乾旱地區移民8萬人。

工程榮譽

引大入秦工程是新中國水利史上規模最大的跨雙流域調水自流灌溉工程,是西北“都江堰”。它在許多方面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水利建設的先進水平。
——工程總乾渠、乾渠和支渠共長880公里,相當於京杭大運河長度的49.5%,是“引人入津”渠線長度的3.8倍;
——乾渠以上工程穿過了71座總長110公里的隧洞群,其中1公里以上的隧洞31座。是中外罕見的“人工地下長河”;
——全長15.723公里的總乾渠盤道嶺隧洞,是居世界第七、我國第一的長隧洞,在引水隧洞中目前仍居世界第一,並在施工中解決了一些世界性的難題;
——設計水頭107米的總乾渠先明峽倒虹吸,全長524.8米,位居亞洲第一。總乾渠水磨溝倒虹吸設計水頭67米,全長567.96米。這兩座倒虹吸均由直徑2.65米的雙排鋼管組成,是國內最大的鋼製倒虹吸;
——總乾渠30A隧洞施工中,雙護盾全斷面掘進機(TBM)創造了日進尺65.5米和月進尺1300米的世界紀錄,還創造了一年掘進10公里的優異成績,開創了一頭進、一頭出、一舉貫通的先例和10公里以上隧洞一條風管通風的先例;
——總乾渠38#隧洞掘進中,TBM掘進機又創了日進尺75.2米和月進尺1400米的世界新紀錄;——東二乾渠莊浪河渡槽全長2194.8米,最大淨空高度43米,橫跨蘭新鐵路、312國道,同時橫跨漢、明長城,設計新穎,雄偉壯觀;
——東一乾渠莊浪河埋式箱形倒虹吸,全長711米,被稱為“河下之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