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魚技藝

弓魚技藝

弓魚技藝,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建甌弓魚技藝,始創於清乾隆元年(1736)。弓魚分為“初綁”“餵水”和“綁水”三大流程。弓魚著重技巧,動作一氣呵成,手勢熟練的僅用數秒時間便可完成,而且整個過程只須一人完成。弓魚最大的好處就是能保活保鮮。受過弓魚處理的魚類,在離水的環境下可以保活10小時至一日,存活率根據氣候而變化。

2009年5月31日,“弓魚技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7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弓魚技藝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3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南平市
  • 保護單位:建甌市文化館
  • 項目編號:Ⅷ-70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建甌弓魚技藝,始創於清乾隆元年(1736),發源地為建甌城關鐘樓村,即城東高門(城門)頭上下馬路、直街一帶,已有近三百年歷史。

工藝特徵

建甌傳統的弓魚技藝,要行兩次弓綁。首先是邊捕邊綁,用專用魚繩一端穿透魚嘴打結,然後把魚弓起,用魚繩另一端綁在魚肛門稍偏下的地方(水能泄出)。這叫“初綁”,目的是防止魚缺氧而蹦跳損傷。而後將魚成批沉入有流動活水的魚渚或溪流中,讓魚吐污納新約1小時後第二次弓綁。二次弓綁時嘴唇處繩結不動,只是重綁尾位,即將初綁時綁在魚肛門稍偏下改為肛門稍偏上。二綁也叫“綁水”,目的是使魚肚子裡留有的水分不能泄出,從而起到保鮮保活作用。二綁一定要保持初綁時的方向與彎度,否則會傷著活魚。
弓魚技藝
弓魚技藝
弓魚能保活保鮮,一是因為保留了魚腹內的水分,使魚懸空而不缺氧;二是魚被綁成弓形後不能動彈,避免蹦跳損傷致死或魚膽破裂而味苦;三是弓魚中通過吐污納新這一程式,使魚去除泥味,食用更為鮮美。一頭弓魚在冬天可以保活十天半個月,三伏天也可以保活三天。
除了保活保鮮外,弓魚以繩為系,也方便了運輸和顧客提帶。同時,弓魚能去除塘魚的土腥味,提高食用價值。

工藝流程

弓魚技藝,就是用一條小草繩,將魚捆綁成“弓”的形狀。其製作過程分初綁、餵水和綁水三步。初綁即捕到魚後,用草繩將魚頭、尾綁住。餵水就是將初綁後的魚放入小溪活水中,讓其吐污納新。一個小時後再對餵過水的魚尾進行綁水,綁水時的綁位時上移到魚肛門稍上的地方。經過初綁、餵水和綁水,這樣一頭弓魚就製作完成了。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建甌弓魚技藝,是建甌人民勞動人民智慧的體現,它不僅具有科學研究的價值、同時也富有民俗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弓魚是建甌當地淡水養魚戶必須掌握的技藝,弓魚技藝的傳承包括家族傳承、鄰里傳承、朋友傳承和同行傳承多種。在這多種傳承方式中,又相互兼有,一人可同時先後傳授多人,傳授快,一傳十十傳百,傳進了千家萬戶。由於經濟發展,建甌魚產量大增,弓魚產品受到市場廣泛的認可,同時弓魚技藝也有逐步走出建甌之勢。
建甌弓魚技藝總體狀況穩定,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由於由於淡水魚產量日益巨大,而人們生產生活節奏日漸加快。養魚人為了“趕上市”,在弓魚的過程中省略了初綁和弓水二道程式,直接綁水上市。這種弓魚雖然也能達到保活保鮮,便於運輸提帶的效果,但由於沒有放到流水中吐污納新,因此不能去除魚的泥臭味,影響了魚的食用價值。

社會影響

衍生節目
2011年2月28日,《弓魚傳奇》節目在CCTV-10 科教頻道首播,講述弓魚技藝,所屬欄目為《走近科學》2011年第59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