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式微(成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式微式微,是一個成語,“式微”原來指國家或世族衰落,現在也泛指事物的衰落;出自《詩·邶風·式微》,“一唱式微腸九斷,微乎微乎我同歸”。

【成語典故】式微式微 (shì weī shì weī)
【典故出處】出自《詩·邶風·式微》,“一唱式微腸九斷,微乎微乎我同歸”。
【成語釋意】“式”是文言的語氣助詞,“微”是衰微的意思。“式微”有書面語色彩。
【朝歌淵源】 邶在紂城朝歌以北,故稱邶。邶、鄘、衛三國都是武王克商後所封較早的國家,後來,邶、鄘都被衛國吞併。所以這三國之“風”寫的其實都是衛國之事。
【成語故事】《邶風·式微》出自《詩經·國風·邶風》。本詩描寫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親人回家的急切心情。詩抓住天色將晚這一瞬間的感觸,一連串的疑問、質問,表達了強烈的感情,有對親人泥水霜露中的關切,有對“君”的行為的怨怒。關於本詩主旨,《毛詩序》說是黎侯為狄所逐,流亡於衛,其臣作此勸他歸國。由於《毛詩》將此詩解說成勸歸,歷代學《詩》者又都以毛說為主,所以“式微”一詞竟逐漸衍為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歸隱”意象,如唐王維“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渭川田家》);孟浩然“因君故鄉去,遙寄式微吟”(《都下送辛大夫之鄂》》;貫休“東風來兮歌式微,深雲道人召來歸”(《別杜將軍》)等等,由此也可見出此詩對後世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