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鼓(古代)

建鼓(古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建鼓,古稱足鼓晉鼓楹鼓、植鼓、懸鼓。蒙古、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曾為歷代宮廷所用。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青海等省區的喇嘛寺院及漢族廣大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鼓
  • 古稱:足鼓、晉鼓、楹鼓
  • 性質:棰擊膜鳴樂器
  • 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
歷史悠久,形制結構,演奏方法,出土文物,現存狀況,

歷史悠久

歷史悠久,三千年前的商代至西周之際已有此鼓,是我國出現最早的鼓種之一,戰國時代已廣泛套用。《國語·吳語》中有:“載常(常:旗名,畫日月於其端。)建鼓,挾經秉枹(經:兵書,枹:鼓棰。),萬人以為方陣。”韋昭註:“鼓,晉鼓也,《周禮》:‘將軍執晉鼓’。建,謂為楹而樹之。”《禮記·明堂位》載:“殷楹鼓”。注曰:“楹,貫之以柱也 。”戰國時期銅器上鏤刻的花紋圖案和山東沂南漢代畫像石中均有敲擊建鼓的圖像。漢代建鼓多以流蘇羽葆為飾。漢代張衡《東京賦》:“鼓路鼓,樹羽幢幢。”羽葆以翟尾(野雞尾毛)做成,羽葆中間的幢上有流蘇,用絲帛之類製成,可隨風飄揚。《隋書·音樂志》載:“建鼓,夏後氏加足,謂之足鼓。殷人柱貫之,謂之楹鼓。周人懸之,謂之懸鼓。近代相承,植而貫之,謂之建鼓,蓋殷所作也。”《舊唐書》與《隋書》所記相同。建鼓在壁畫中較為少見,敦煌石窟唐代156窟壁畫中有建鼓圖像,但奏法完全不同,是一人背鼓在前面走 ,隨後一人雙手執鼓棰邊走邊奏,曾用於出行儀仗隊和天宮伎樂中。此法至今仍在甘肅省河西廣大地區的民間社火活動中沿用。明清兩代宮廷一直使用建鼓。在明代中和韶樂和清皇朝祭司樂中,建鼓均為開典領奏樂器瀋陽故宮博物院也將此鼓收藏於歷代宮廷樂器中。
建鼓建鼓

形制結構

建鼓的鼓身長而圓,鼓體較大,中間稍粗,兩端略細,兩面蒙皮,用兩棰擊鼓一面,音量洪大,傳播甚遠。我國今日流傳的許多大鼓,都起源於建鼓。到了清代,宮廷中使用的建鼓,工藝精緻,鼓面直徑73.7厘米,通體飾以金漆,鼓面繪以彩色雙龍和彩色雲紋圖案,鼓座已衍變為十字形木製腳架,四腳之上均雕有獸飾,木柱的上端,蓋以皇冠木架 ,架的四角垂以長長絲穗,木柱頂端立有一支金色飛禽為飾。

演奏方法

內蒙古自治區喇嘛寺院中的建鼓,鼓身木製,鼓體短而圓,鼓長20厘米,兩端鼓面直徑30厘米。室內演奏時,將直貫鼓身的木柱插入木座,雙手執棰擊奏;室外演奏時,左手持握木柱,右手執單棰擊奏,發音清脆明亮,用於寺院法事場合。

出土文物

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百餘件戰國時期古樂器,其中有一面建鼓,這是目前所知我國年代最早的建鼓實物,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歷史。鼓框木製,鼓身長約100厘米,兩面蒙皮,鼓面直徑80厘米,鼓身中間垂直貫穿一根直徑7厘米的木柱,並牢固植於一個青銅盤龍鼓座上。鼓座高50厘米、直徑80厘米,由數十條青銅雕龍相互糾結盤繞而成,其中有十六條大龍對稱纏繞,在每條大龍的頭、身、尾部均攀附數條小龍,龍身上嵌綠松石,製作技藝無比精美。這面建鼓根據實物復原,植於原青銅鼓座中,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曾侯乙墓出土建鼓底座曾侯乙墓出土建鼓底座

現存狀況

1990年,江蘇省蘇州民族樂器三廠製成世界上最大的楹鼓。鼓身呈腰鼓狀,鼓長350厘米、腰徑250厘米、兩端鼓面直徑134厘米,它比現存美國的世界上最大之鼓還長100厘米。它是根據山東曲阜文化工作者王明星整理的《禮記·明堂位》、《周禮》、《樂律全書》等文獻中殷楹鼓的有關資料製作的,安置在曲阜孔廟大成殿前,已用於同年的山東省國際孔子文化節簫韶樂舞演出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