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教材自2002年第一版以來,被許多高校採用,七年來已重印十餘次。2006年以來,先後被評為普通高等
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學科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結合
國家和建設部規劃教材的建設,作者對本教材進行了較全面的修訂。本次修訂主要依據2008年汶川地震後抗震規範的局部修訂進行的。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緒論、場地與地基、結構地震反應分析與抗震計算、多層砌體結構抗震設計、多高層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多高層建築鋼結構抗震設計、單層廠房抗震設計、隔震減震與結構控制初步等。本書可作為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材,也可供從事各類工程結構設計和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地震與地震動
§1.2 地震震級與地震烈度
§1.3 地震災害概說
§1.4 工程抗震設防
§1.5 抗震設計的總體要求
習題
第2章 場地與地基
§2.1 場地劃分與場地區劃
§2.2 地基抗震驗算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習題
第3章 結構地震反應分析與抗震計算
§3.1 概述
§3.2 單自由度體系的彈性地震反應分析
§3.3 單自由度體系的水平地震作用與反應譜
§3.4 多自由度彈性體系的地震反應分析
§3.5 多自由度彈性體系的最大地震反應與水平地震作用
§3.6 豎向地震作用
§3.7 結構平扭耦合地震反應與雙向水平地震影響
§3.8 結構非彈性地震反應分析
§3.9 結構抗震驗算
習題
第4章 多層砌體結構抗震設計
§4.1 多層砌體結構的震害特點
§4.2 多層砌體結構選型與布置
§4.3 多層砌體結構的抗震計算
§4.4 多層砌體結構抗震構造措施
§4.5 底部框架一抗震牆砌體房屋抗震設計
習題
第5章 多高層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
§5.1 多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震害及其分析
§5.2 選型、結構布置和設計原則
§5.3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抗震設計
§5.4 抗震牆結構的抗震設計
§5.5 框架一抗震牆結構的抗震設計
§5.6 高強混凝土結構的抗震設計要求
§5.7 例題
習題
附表
第6章 多高層建築鋼結構抗震設計
§6.1 多高層鋼結構的主要震害特徵
§6.2 多高層鋼結構的選型與結構布置
§6.3 多高層鋼結構的抗震概念設計
§6.4 多高層鋼結構的抗震計算要求
§6.5 多高層鋼結構抗震構造要求
習題
第7章 單層廠房抗震設計
§7.1 震害分析
§7.2 抗震設計
§7.3 抗震構造措施和連線的計算要求
§7.4 計算實例
習題
第8章 隔震、減震與結構控制初步
§8.1 結構抗震設計思想的演化與發展
§8.2 隔震原理與方法
§8.3 減震原理與方法
§8.4 結構主動控制初步
習題
附錄A 中國地震烈度表(1980)
附錄B 我國主要城市和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與地震分組
參考文獻
文章節選
第1章 緒論
§1.1 地震與地震動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據統計,地球每年平均發生500萬次左右的地震,其中,5級以上的強烈地震約1000次左右。如果強烈地震發生在人類聚居區,就可能造成地震災害。為了抵禦與減輕地震災害,有必要進行工程結構的抗震分析與抗震設計。
1.1.1 地震類型與成因
地震可以劃分為誘發地震和天然地震兩大類。
誘發地震主要是由於人工爆破、礦山開採及重大工程活動(如興建水庫)所引發的地震,誘發地震一般不太強烈,僅有個別情況(如水庫地震)會造成嚴重的地震災害。
天然地震包括構造地震與火山地震。前者由地殼構造運動所產生,後者則由火山爆發所引起。比較而言,構造地震發生數量大(占地震發生總數約90%)、影響範圍廣,是地震工程的主要研究對象。
對於構造地震,可以從巨觀背景和局部機制兩個層次上解釋其成因。從巨觀背景上考察,地球內部由三個圈層構成:地殼、地幔與地核。通常認為:地球最外層是由一些巨大的板塊所組成(圖1-1),板塊向下延伸的深度大約為70~1OOkm。由於地幔物質的對流,這些板塊一直在緩慢地相互運動。板塊的構造運動,是構造地震產生的根本原因。從局部機制上分析,地球板塊在運動過程中,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會使地殼中的岩層發生變形(圖1—2b)。當這種變形積聚到超過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時,該處岩體就會發生突然斷裂或錯動(圖1—2c),從而引起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