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地下防水工程理論架構

建築地下防水工程理論架構,又稱為建築地下防水“三大核心理念”,即從工程角度看建築地下防水、建築地下防水是(全)系統工程、正視問題而不遮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築地下防水工程理論架構
從工程角度看建築地下防水,建築地下防水是(全)系統工程,正視問題而不遮蔽,

從工程角度看建築地下防水

作為與建築地下結構有緊密關聯的依附或依託型技術,建築地下防水,要與工程實踐密切結合。理清建築地下防水與建築其它防水種類,在環境、條件、形式、意義以及防水要求上的巨大差異。從工程角度看建築地下防水,就是要回歸建築地下防水的根本——結構防水。
從工程角度看建築地下防水,首先,要打破傳統的“材料思維”,回歸到根本——結構防水。將材料導向上升為工程導向,即“從工程角度看建築地下防水”。理清圍繞建築地下防水認識上的四個重要誤區:
(1)在建築防水框架中,對建築防水材料與建築防水工程的差異認識模糊。
建築防水材料強調材質、材性,建築防水工程則強調結果,兩者處在完全不同的層面。同時,作為與建築地下結構有緊密關聯的依附或依託型技術,建築地下防水,更要與工程實踐密切結合。
(2)在建築防水工程中,將建築屋面防水工程和建築地下防水工程混為一談。
建築地下防水與建築其他防水種類,如屋面防水、外牆防水、衛生間防水等等在環境、條件、形式、意義以及防水要求上存在巨大差異。
(3)在建築地下防水工程中,結構防水工程與其他防水層防水工程關係錯位、本末倒置。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50108-2008明確表述:“建築地下防水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結構主體防水,二是細部構造防水。”這種表述與屋面防水的表述存在較大差異。然而,在實際防水工程中,真正的結構防水“悄然隱身”,附著在結構表層的“其他防水層”卻喧賓奪主,成了“主角”。
(4)在其他防水層中,糾結於剛性防水材料與柔性防水材料的選擇,側重點落在了材料材性,忽視了工程適用性。
所謂的“剛柔之爭”(剛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孰優孰劣的業內爭討),其實不過是沒有必要的行業內耗,建築地下防水是“剛柔”有機組合的體系,都是為工程防水的最終結果服務的。因此,要摒棄門戶之見,攜手共同保障防水質量,才是正確的方向。同時,剛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應該發揮相互補充的優勢,而不是相互依賴的“層層疊加”。需要根據具體工程適用性,進行剛性或柔性等相關材料的選擇。

建築地下防水是(全)系統工程

建築地下防水是(全)系統工程。它涉及勘探、建築與結構設計、防水混凝土的生產與施工、細部構造、其他防水層材料的供應與施工、人員素質、管理水平、後期維護等諸多因素,並不是單一材料或某一部品,也不是簡單的“工料合一”小系統模式。而是一個建築工程上下游整合多學科交織的,繁冗複雜的龐大系統工程。因此,唯有緊緊圍繞建築工程地下結構部分全程管理和監控,才能保障最終的防水效果。

正視問題而不遮蔽

“正視問題而不遮蔽”要解決的是——針對建築地下防水繁冗複雜,難以盡善盡美的龐大系統“怎么辦”的問題。
正視問題看上去很簡單,但卻十分關鍵,它是由工程導向上升為思維導向,並最終面對人們的價值取向問題。
思維導向如何理解?一方面,要摒棄“材料主導論”、“技術主導論”,打掉試圖用一種材料或是某項技術充當萬能鑰匙,來解決所有問題的幻想,從而理性看待在中國目前的現實狀態下,影響建築地下防水工程效果的諸多因素;另一方面,客觀面對當前工程管理水平較差、人員素質偏低的現狀,清醒意識到在粗獷的工程環境下,人做的工程有問題是必然的,沒有問題才是偶然。正視問題並採取有效的解決措施,不僅是提高建築地下防水保證度的關鍵,更是保障建築地下結構先天完好的重要手段。
關於價值取向,每一個建設從業者要捫心自問,建造堅固、耐久的房子是否重要?如果重要,就不要考慮城市規劃問題、產權年限問題,不要用客觀的因素,來當作自己推脫責任的說辭。不要對現在看似微小,實則影響未來建築安全的危險信號置若罔聞,對於建築、對於生命,要永懷敬畏之心。建築是百年大計,是文化積澱、精神傳承的重要載體,作為建築的締造者,必須要思考若干年後留給同胞、親人、子孫的是高枕無憂、安居樂業的庇護所,還是居之惶惶、人人自危的“危險品”,亦或是為人類地球留下的大量建築垃圾,我們不能再“鼠目寸光”,更不能有恃無恐,成為時代、民族的罪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