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窯建盞燒制技藝(武夷山遇林亭黑釉茶盞燒制技藝),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遇林亭窯遺址,建窯系重要遺址之一,位於星村鎮燕子窠村和武夷街道辦白岩村交界地帶。遇林亭窯以燒制黑瓷為主,兼燒青瓷及青白瓷。窯址的年代與建窯相當,推斷大約在北宋中晚期至南宋中期左右。明洪武年間,遇林亭黑釉茶盞逐漸消失。為傳承遇林亭黑釉茶盞燒造技藝,武夷山市展開學術研究,力圖再現遇林亭黑釉茶盞八百年前的輝煌。遇林亭黑釉茶盞胎體厚重,胎內含細小氣孔,利於茶湯保溫,適合鬥茶需求,在宋代是上乘的茶具。黑釉瓷盞胎骨實堅厚硬,叩之有金屬聲,俗稱“鐵胎”。器型多口大底小,腹下內收,斜腹、矮圈足。主要器型有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口四大類。
2017年1月11日,“建窯建盞燒制技藝(武夷山遇林亭黑釉茶盞燒制技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1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窯建盞燒制技藝(武夷山遇林亭黑釉茶盞燒制技藝)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 保護單位:武夷山市閩越陶瓷藝術研究所
- 項目編號:Ⅷ-16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遇林亭位於武夷山南麓、九曲溪北岸,緊鄰蓮花峰,地處星村鎮燕子窠村和武夷街道辦白岩村交界地帶,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山北景區。遇林亭窯址總面積十六萬平方米,在長二千米,寬八百米的範圍內,依山建有九座龍窯。其中,二號龍窯長達一百一十三米,是迄今全國已發現最長的龍窯之一。專家保守估計,每窯燒造的瓷器有八九萬件,是精(瓷)粗(瓷)兼備、黑(釉)青(釉)並燒的窯口,產品除少量盤、碟、罐外,主要燒造黑釉茶盞。
窯址的起源年代與建窯相當,推斷大約在北宋中晚期至南宋中期左右。
明洪武二十年(1387),明太祖朱元璋以“重勞民力”為由,下詔“罷造龍團”,開創了散茶直接放入茶器中以沸水沖泡的“汲泉置鼎,一瀹便啜”的簡潔茶風。正是這一改變,讓遇林亭黑釉茶盞逐漸消失。
為傳承遇林亭黑釉茶盞燒造技藝,武夷山市成立了遇林亭窯業有限公司、武夷山閩越陶瓷藝術研究所、武夷山市建窯文化研究會,對遇林亭黑釉茶盞燒造技藝展開學術研究,力圖再現遇林亭黑釉茶盞八百年前的輝煌。
工藝特徵
遇林亭黑釉器製作均為輪制,器形規整,但刮修不精,下腹露胎部分刮痕明顯,器物多矮圈足淺挖底。胎色多呈淺灰色或灰白色,少量深灰色。胎質緻密、均含細砂。器物厚度偏薄,少量厚重。器物除個別外,多數均內外施釉,但下腹及足、外底無釉,釉層大多較薄,少量濃厚,後者燒成後有垂釉現象。釉色主要有藍黑色和醬黑色,前者占多數。部分器物釉面泛兔毫紋,但較短粗,多出現在器物的口沿部位,不及底。器物多不見紋飾,少量釉面繪有金銀彩,均已脫落,僅留殘痕。還有個別器物內外底見有刻劃符號。器形以碗為大宗,大致可分為四類,即束口碗、敞口碗、斂口碗、撇口碗,此外還有盤、碟、燈盞、罐、缽形器、刻槽碗、器蓋等。
遇林亭窯還燒造一種名為“黑釉金彩”的茶盞。黑釉金彩茶盞,即在茶盞中描繪有金色圖案或鑄有銘文的黑釉盞。有的題有“壽山福海”“金玉滿堂”等文字,有的飾有鳳凰、花卉、山水、武夷山風光等圖案,明暗相襯。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遇林亭黑釉茶盞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黑釉金彩茶盞集黑釉瓷燒造藝術與中華悠久的文化於一身,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
傳承人物
楊義東,男,1976年7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窯建盞燒制技藝(武夷山遇林亭黑釉茶盞燒制技藝)”第五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遇林亭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夷山文體局曾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拍攝了《武夷山遇林亭黑釉茶盞》等專題片,將瀕臨失傳的民俗文化以文稿、照片、視頻等形式妥善保存。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8年,全國手工藝產業博覽會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展“國匠杯”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楊義東的代表作“茶葉紋黑釉描金盞”獲得“最佳創作獎”。
2022年,《遇林亭遇黑釉茶盞》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承辦的“非遺過大年——福建省第三屆非遺短視頻大賽”中獲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