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龍頭宜黃戲

建寧龍頭宜黃戲

建寧龍頭宜黃戲,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傳統戲劇,三明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建寧龍頭宜黃戲俗稱大戲、土戲。由崑曲、西秦腔發展演變而成的。明朝末年由江西撫州傳入建寧,盛於清朝。宜黃戲主要以用二換一曲唱到底的《碧玉簪》《珍珠塔》譽名,次以傳統正本戲《龍鳳配》《二度梅》《下南唐》等二十餘個劇目廣流於眾。演員唱的是土聲腔,小旦小嗓,小生半小嗓,道白半官半土。行當配套較整齊,有四旦四生四花臉,且有固定臉譜。

2015年10月21日,“建寧龍頭宜黃戲”入選三明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寧龍頭宜黃戲
  • 批准時間:2015年10月21日
  • 非遺級別:市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
  • 非遺類別:傳統戲劇
  • 保護單位:建寧縣均口鎮龍頭村民委員會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建寧龍頭宜黃戲俗稱大戲或土戲,因由江西宜黃縣傳入,故而得名。《建寧縣誌》載:建寧城鄉的戲崩演出活動始於宋末,元朝初期繁榮,到了明末年間,便開始有了自己的劇種“宜黃戲”。
宜黃戲聲腔又名“二黃腔”,據有關戲劇史料載:明朝戲劇最初唱的是“弋陽腔”,明嘉慶四十年(1561年)宜黃籍抗倭名將譚倫回家奔喪時從浙江台州帶來了“海鹽腔”戲班,“海鹽腔”為當時“四大聲腔”之首,很快為宜黃藝人所接受。嘉慶末年,戲曲大師湯顯祖到宜黃,在譚倫的幫助下“便以浙人歸教其鄉弟子,能為海鹽腔”,宜黃弟子舊腔變新調,即成“宜黃腔”。
建寧緊鄰江西,頗受贛文化影響,宜黃戲傳入建寧後並受到建寧人的喜愛,同時,宜黃戲班在建寧授藝,建寧不少戲劇子弟拜師學藝。一時間,建寧宜黃戲很快興旺起來,擁有同師同宗的戲社5個,布於各鄉各鎮的戲台70多座。

文化特徵

建寧龍頭宜黃戲唱腔多用上線調,稱二換或二黃,所用的曲調,一稱下江上線(二黃),一稱下線(西皮),演員唱土聲腔。小旦小嗓,小生半小嗓,道白半官半土,有用“二黃”一曲唱到底的如《碧玉簪》《珍珠塔》等。
建寧龍頭宜黃戲演員一式男性,行當配套比較整齊,有四旦、四生、四花臉,且有固定的臉譜。器樂伴奏6人、具體分工為:鼓手負責全場指揮,其下嗩吶、京胡、笛子、二胡、彈拔、鑼拔、小鑼各1人。樂隊練的是工尺譜,以笛定音,低八度,各拉各調。正本戲前一般演一個折子戲,俗稱雜戲。
以龍頭村為代表的建寧宜黃戲在唱腔、表演藝術上都帶有濃厚的鄉土色彩,道具以及服飾化妝都很原始古樸,保留了不少明清時期的特色。

代表劇目

龍頭村宜黃戲團的演出劇本有:《碧玉簪》《珍珠塔》《龍門陣》《龍鳳配》《乾坤帶》《二度梅》《下南唐》等10多個傳統劇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宜黃戲是一種古老的戲種,對於研究福建省戲劇種類、傳播、藝術的多樣性和發展史等方面,是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傳承狀況

隨著農村文化生活的豐富,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以及資金投入的限制,宜黃戲已是“青黃不接”,只有在村人辦紅喜事或做壽宴時,還可以在宴堂樂的曲調里聽到宜黃戲的選段。宜黃戲在福建省甚至在江西省都已快失傳。

傳承人物

寧建設,1951年8月生於福建建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寧龍頭宜黃戲三明市第二批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寧建設1974年拜師學習宜黃戲,3年後開始從事宜黃戲表演。除演出外,1994年他招收村里愛好戲劇的年輕人跟隨他學藝,師徒經常受邀到周邊地區演出或參與社會公益性活動。2008年後,建寧宜黃引起越來越多鄉親的興趣,寧建設帶著戲班參加了建寧縣首屆農村文藝匯演、建寧縣“第二屆民俗文藝調演”、三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和“文化三下鄉”公益巡演;期間多次到學校進行表演及傳授活動。

保護措施

2015年10月21日,三明市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同時公布建寧縣均口鎮龍頭村民委員會為“建寧龍頭宜黃戲”項目保護單位。
建寧縣進一步加大建寧龍頭宜黃戲保護,主要以經常性開展民俗文藝表演、民俗和旅遊相結合等活動進行以獎代補,為宜黃戲人員培訓傳承,演藝傳播活動提供了一定的經費保障。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8年,在建寧縣首屆農村文藝匯演活動,建寧龍頭宜黃戲獲三等獎。
2015年,建寧龍頭宜黃戲參加三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展示,獲優秀獎。
2016年,建寧龍頭宜黃戲參加福州6.11“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活動,獲優秀獎。
主要表演
2017年7月11日,“蘇區勝地 紅色之約”福建文藝志願者藝術團走進建寧惠民演出在建寧縣體育館舉行。戲曲《宜黃戲》參加演出。
2018年8月5日,均口宜黃戲等多項來自建寧的非遺項目在福建廣電中心廣場上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