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投資效益,如果一台機器可按幾種規格尺寸來製造,那么單位機器能力的價格會隨著尺寸的增大而減小。單位成本的降低是由於某些不隨機器尺寸改變的固定費用的存在,例如電機的傳動軸,它的尺寸略為增粗就允許負荷有較大的改變。因此一台大的設備的初始成本總是低於兩台能力為其一半的小設備的初始成本之和。此外由於一般設備效率高,運行費用也會比兩台小設備來得低,所以很少會作出用兩台小設備去代替一台大設備工作的決策。但是為了適應今後某一年的擴大需要,在一起初就裝一台大設備?還是先裝一台小設備,而在有擴大需要時再補裝另一台小設備? 這就需要預測延遲投資的效益以進行經濟決策。
在對系統的可靠性有特殊高的需求的場合下,對連續性的生產過程而言 (停工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帶來災害時),用兩台小設備甚至可以用三台(二台運行,一台備用)替代一台大設備,會來得更經濟。
對生產需隨市場情況經常調整的工廠而言,由於滿載運行時機器的效率比不滿時來得高,對這種工廠的設計也必然會採用多台小設備來代替一台大設備。因此設備的選定實際上還涉及生產計畫,與未來負荷情況的預測有關。
例如為了完成某項生產需購置一台設備,計畫在5年後生產增加擴大一倍,該設備有大小兩種規格,可供決策的選擇是: 方案1購進一台大的,一直使用到底(十年後)。方案2先購進一台在五年後再置一台小的。
案方1:NPW(15)1=-5300+950(P/A,15,5)+2100(P/A,15,5)(P/F,15,5)+530(P/F,15,10)=1515.44元
案方2:NPW(15)2=-3100+1000(P/A,15,5)-3100(P/F,15,5)+2000(P/A,15,5)(P/F,15,5)+(1000+310)(P/F,15,5) =2367.95元
由於NPW(15)1<NPW(15)2,因此在上述情況下的決策應當是採用方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