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延津縣誌記載, 延津大覺寺萬壽塔始建於唐天寶年間(742~755)年。
延津大覺寺萬壽塔毀於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又二年,知縣李元春勸令士民重修,修了兩層因財力不足而停工。明隆慶三年(1569年),知縣陳彝募捐續修,又未完成。至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知縣郝亦立再次施材續建,因郝奔喪,又未完成。直至萬曆十三年(1585年),才有知縣張光宇捐俸銀命匠合頂,並鑄千餘斤重的銅寶瓶(塔葫蘆)置於塔頂,至此才算竣工。重修該塔自破土到完成, 共經歷了三代皇帝、十五任知縣,歷時三十六年。
2005年,維修延津大覺寺萬壽塔。
建築格局
延津大覺寺萬壽塔為一座平面六角七級樓閣式磚塔,通高29.67米,底層周長23.1米,自下而上挑檐及平座逐層內收輕微。二至七層皆由磚雕仰蓮平座、磚砌塔身和帶磚雕斗拱的挑檐三部分組成,檐下六面牆,每面都有一個圓頂拱券樓門,飛檐伸出牆外約二尺多寬,飛檐所雕圖案花樣又分三層,每層厚約三十多公分(6~8層磚),下層為磚雕斗拱,中層為磨磚仿椽頭及飛檐,上層為磚磨蓮花瓣,層次分明。七層塔頂為六角攢尖頂,上置銅質葫蘆塔剎。
建築特點
延津大覺寺萬壽塔內部採用“塔心柱式”磚結構,每層皆作梯道和走廊,可拾級而至上層。塔心柱內都有六角形疊澀穹頂式塔心室,一、二層塔心室內砌出磚雕斗拱,斗拱之間雕如意、佛像、龍、獅子、牛、荷葉、卷草等圖案。過道頂為筒形券,與梯道一起,從六個面將塔外牆與塔心柱連為一體,整個結構成筒中筒結構,既擴大了內部使用空間,又增強了塔體剛度和穩定性。第七層為一個六角形疊澀穹頂空間,一根柏木剎柱直頂塔剎。
延津大覺寺萬壽塔的用料,除塔基壘砌一米高的石條外,其餘全是青磚砌成。
文物遺存
延津大覺寺萬壽塔二至七層均嵌有碑刻和題記,多為捐資修塔記事碑和文人墨客登塔漫興題詩碑,其中有明都御史周詠題詩一首。
歷史文化
大覺寺
史載,大覺寺始建於唐代天寶年間,原名“上乘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明代中期重修後,改名為“大覺寺”。因為大殿內供奉“如來佛”,“如來佛”以宏慈大願,攝愛眾生,以已之大覺,歸眾生正覺,取之佛教用語,大覺被視為思想比較高的境界,故以‘大覺寺’稱名。主體建築有大雄寶殿,俗稱為大殿,意為偉大的英雄,是對佛的尊稱,供奉一佛二菩薩,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兩側為文殊和普賢菩薩。左側為文殊菩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代表聰明智慧,是除觀世音菩薩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菩薩道場在山西五台山。右側為普賢菩薩,是象徵理德、行德的菩薩,同文殊菩薩的智德、正德相對應,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道場在四川峨眉山,被稱為“華嚴三聖”。兩側為護法十八羅漢。並立有多塊元明清時期的碑刻,其中尤以元初大書法家趙孟頫所書《長明燈記》碑最為珍貴。
文物價值
延津大覺寺萬壽塔整體建築結構莊重渾厚,建築宏偉,風格統一,嚴謹規整,具有典型的明代特徵,內部採用“塔心柱式”結構,大量使用拱券、穹頂技術,塔心室內雕刻,斗拱耍頭雕刻樣式多變,萬壽塔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為研究明代建築史、科技史和藝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延津大覺寺萬壽塔,路程約2.8千米,用時約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