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南寨坡遺址

延慶南寨坡遺址

延慶南寨坡遺址位於八達嶺高速公路的延慶出口,大榆樹鎮新寶莊村的村東,它就是在延慶縣2003年12月公布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的延慶南寨坡遺址,對它的定性是明代古遺址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慶南寨坡遺址
  • 位於:八達嶺高速公路的延慶出口
  • 公布:2003年12月
  • 屬於: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狀,地方記載,史料記載,

現狀

土堡所在的位置,向南依靠八達嶺群山,向北面對平坦的延慶平原,是自延慶縣城進入居庸關的必經之路。土堡位於小山頂部,從其上可俯瞰延慶平原。土堡的圓形夯土牆將山頂圍在當中,周長約135米,直徑約60米,寨牆最高處15米,低處6米。山下有小路通到東側缺口,可能是原來的門位置,寬約3米。夯土牆底部殘厚約2米,夯土分層明顯。夯土牆內部保留並未削平的山尖。並有殘磚斷瓦留在其上。青磚與長城城牆磚相似。磚瓦較新,似清代以後遺物。
延慶南寨坡遺址

地方記載

延慶縣文化委員會得到的文物調查資料顯示:“南寨坡位於延慶縣大榆樹新寶村東北二里。建於明中期,用於長城沿線屯兵和烽火台,為明清時期延慶‘南山八大寨’之一,南山八大寨是與‘北山八大寺’相對而言的。後失去軍事用途,為明後期和清時期延慶著名景觀和香火地。原為關帝廟7間,佛爺廟6間,玉皇閣1間半,均毀於文革時期。”

史料記載

延慶縣人類活動歷史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西漢開始在延慶境內設縣;唐末開始在延慶境內設州。延慶境內,自戰國時期燕國就在延慶境內築造長城,明長城東西穿越縣境,並向南守衛居庸關和八達嶺要塞。又因處於京畿北部山區中的平原地帶,延慶在明代時就成為駐兵重鎮。今天延慶縣的居民,大部分來自明代戍守境內長城的衛屯土兵,因此延慶地區居民有著不同於長城以北的獨特風俗習慣與地方口音。
延慶地區處於明代邊防體系“九邊”之宣府鎮,屬於宣府五路之東路,後者其所轄地域大致相當於現今延慶、懷來二縣。
明屯兵制是開國初期太祖朱元璋便極力推行的,《明史志第五十三;食貨一》記載:屯田之制:“曰軍屯,曰民屯。”“軍屯則領之衛所”。關於駐軍屯田人數的比例,則規定“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後又改制為:“臨邊險要,守多於屯。地僻處及輸糧艱者,屯多於守,屯兵百名委百戶,三百名委千戶,五百名以上指揮提督之。”對於屯田的具體要求是,“每軍受田五十畝為一分,給耕牛、農具,教樹植,復租賦,遣官勸輸,誅侵暴之吏。初畝稅一斗。”至洪武三十五年則又改為:“軍田一分,正糧十二石,貯屯倉,聽本軍自支,餘糧為本衛所官軍俸糧。”
“於時,東自遼左,北抵宣(宣府)、大(大同),西至甘肅,南盡滇、蜀,極於交阯,中原則大河南北,處處興屯矣。”永樂時,“屯田米常溢三之一,常操軍十九萬,以屯軍四萬供之。”此時,常操軍十九萬人的軍糧,是由四萬屯軍所供給的。
明時宣鎮作為順天府京城的重要之藩蘺,駐紮了大量官兵守備,明萬曆年間的《山西宣大三鎮圖說》記載“官軍八萬一千三百八十三員名,馬騾駝三萬三千二十五匹頭只”,這當然需要大量的軍糧作為保障。
因此,屯田之兵,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保護所獲糧食的安全,需要修建應急之時的藏兵之所,這便是延慶境內常見的土堡。
《畿輔通志 河渠略》解釋:“所謂堡,即百戶別稱,猶言頭百戶至七百戶也。”這與《明史》所記載的是一致的,《明史》道“屯兵百名委百戶”,如果這些小堡皆為百戶的話,說明這些小堡的屯兵數也就在百名左右。今天延慶縣內,仍有大量以“堡”命名的村莊,就是這些駐軍的後代形成的村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