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恩寺塔

延恩寺塔

延恩寺塔,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區東寶塔樑上。建於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正德十年(1515年)、天啟七年(1627年)及1985年重修。為八角七級樓閣式磚塔,石質塔基,通高33.5米,底座用長36.64米。第一層朝南開券門,門楣上方嵌有楷書“大明”匾額。從第二層起,四面開門龕,有仿木窗欞、圍欄、斗拱。琉璃瓦蓋頂為覆盆式,頂端立有小鐵塔一座,形體與主塔相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恩寺塔
  • 位置:甘肅省平涼市區東寶塔樑上
  • 始建於:建於明弘治年間
  • 底座:長36.64米
歷史沿革,景點維修,

歷史沿革

據《明史》記載,朱元璋建立大明後,在改組國家中樞機構的同時又大封諸子為王,讓他們“控要害,以分制海內”。從洪武二年開始(公元 1369年)實行“諸王之制”,將二十三個兒子分封到全國各地。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第22子朱楹(公元1383-1417年)被分為安王,封國在平涼。永樂六年(1408年)朱盈來到平涼,十年後,朱楹薨,無有子嗣,藩國被除,僅留典仗校尉百餘人看守安王陵園。
明代趙時春作於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的《東塔寺記》和《塔記》,對當時修建延恩寺寶塔有較為詳細的反映。
《東塔寺記》:“寺以塔名,重在塔也。浮屠氏起西南夷,患夷俗多欲幻妄,欲以寂虛化之,唯恐其弗勝。其後延入中國,凡王公貴人反以其富貴施諸浮屠氏,敬而禮之,常恐弗能勝其志,故韓國溫太妃爰懷先昭王,應世隨化,散財酬德,乃卜東郊離面枕岡考勝,為琉璃宮七,以奉浮屠。前為大王,又前為金剛,以呵護山門。宮之左右各翼以廊,以貌古之禮敬浮屠而得其三昧者,左右廊之前益之以樓,以載鞀鏞,為香火諷唄之節,其外環以精舍僧廚,崇垣復門,種種具足,然大要歸重於塔,故為亭以居碑者又二,一以志夫寺,一以志夫塔。”
平涼延恩寺塔
《塔記》:“塔七級,鎮浮屠宮後,琢石以為基,覆之,視其殿楣欄甍榭,施磚填之,工以億計,周繚鈴索,用五金之材以千計。創手於嘉靖乙未初夏,丙午春初告成。凡厥用意勤至,上為明聖祝釐,下為士庶祈休,蓋推廣先昭王與今嗣王之令德,而欲播諸人人者也。睹斯塔者,當儼然研其精義,入於正覺,彼以殺為戒,則凡省苛法以壽節,宴遊以裕物者,不可不知也。彼以貪為戒,則凡薄賦斂以惠下,謹禮教以睦族,斥遠言利之臣式,昭恭儉之德者,不可不知也。彼以嗔為戒,則凡讒佞抅間之來過,差嫌隙之端待之,以定性馭之,以至公者不可不知也。浮屠氏讓國以修行,故人貴其身如山嶽,是以塔而藏焉。昭王盛年奄棄千乘之尊,太妃晚節施散萬金之資,吻合浮屠氏之奧旨矣。則凡被夫教育者,必能恪守寶訓,淡泊無為,靜以養心,簡以御事,怡神於虛明清淑之域,以享大雅樂善之休,茲塔將與有光,時存將陰受其惠焉。故不敢以不習浮氏辭,謹奉宣嘉問以為之記。”
延恩寺塔
“延恩寺塔”所在地原為延恩寺,曾發現明初延恩寺斷碑。然趙時春《東塔寺記》和《塔記》中對此塔並未有明確稱呼,只稱寺為“東塔寺”,根據“寺以塔名,重在塔也”,則該塔名當為“東塔”。趙時春《平涼府志》記載:“東郭門外之陽有真武廟,有新塔寺,今改:正學書院,有舊塔寺。”同時,《平涼府志》中的“平涼府城圖”上也標繪出了 “真武廟”、“塔寺”、“正學書院”。所以,所謂的“延恩寺寶塔”在起初稱為“東塔”。是當時篤信佛教的“韓國溫太妃”即韓昭王朱旭櫏的夫人溫氏,愛懷已故的韓昭王,為其祈福而建的。在慎重選址後,自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起,至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耗工十載而建成。同時在東塔前塑有天王、金剛;主殿兩翼建有長廊,左、右長廊之前又築鐘樓、鼓樓;最外圍環建精舍僧廚、崇垣復門。建成後的整個寺院稱東塔寺,寶塔高聳,寺宇宏闊,成為當時平涼府城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淸代靜寧進上王源翰有《平涼竹枝詞》曰:“東關浮屠起七層,禪房羅列夜傳燈。韓藩好佛人多化,處處經聲處處僧。”清人趙汝冀亦盛讚大明寶塔曰:“七層突兀薄霄漢,八面玲瓏射鬥牛。眼界欲聞登絕頂,秦關百二望中收。”
民國時期,塔內樓板樓梯被毀,無法攀登,塔院成為兵營,愛國將領馮玉祥在此創辦軍事學校,培養抗日將士,附屬建築拆除殆盡。
20世紀五十年代平涼曾多次發生7.0級以上地震,寶塔六、七層被震裂8-10公分,塔剎被震倒。
1985年甘肅省文化廳撥專款10萬元對寶塔進行了維修。

景點維修

延恩寺塔延恩寺塔
延恩寺塔始建於明嘉靖14年(公元1535年),嘉靖25年(公元1546年)竣工,距今有460多年的歷史。是明代平涼韓王府延恩寺的主體建築,形制結構充分體現了明代佛塔建築的藝術風格,與崆峒山的凌空塔遙相呼應,堪稱平涼古塔“雙璧”。1963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平涼文化建設的重要見證之一。
該塔為七級八面閣樓式空心磚塔,高33.3米,由於年久失修和地震破壞等原因,這處古建築存在比較嚴重的塔體裂縫、塔基滲水、病蟲侵蝕等問題,對其及時進行搶救維修已經成為一項迫切的任務。這項工程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文化部門的積極爭取下,2011年由國家文物局批准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