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之戰,元明戰爭中的一戰。明洪武元年(1368)正月,征南將軍湯和等進兵延平(今福建南平)。先遣使招諭元福建行省平章陳友定。友定殺使者,誓死保元。明軍至延平...
福州延平之戰,元代末期朱元璋軍進剿福建元軍的戰役。朱元璋滅方國珍後,於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二月,發兵攻打福建的陳友定。胡遷瑞率部由江西攻杉關;湯和率...
總之,清軍於隆武二年八月二十一日占領建寧府城,當地明朝官員集體投降,到城外迎接清軍,清軍是不戰而獲建寧府城。清平福建之戰延平府之戰 編輯 ...
南京之戰又稱鄭成功北伐金陵,是指從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四月到1659年(順治十六年)六月,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的鄭成功聯合大陸西南地區的南明永曆政權和東部的張煌言一...
《延平海戰》以2002年日韓世界盃期間朝韓雙發爆發的延平海戰為背景,講述了當時沉沒的“虎頭海雕”號艦艇上的韓國士兵們的故事。 [1] ...
梁慬破龜茲之戰,東漢延平元年(106年)九月,西域諸國叛,攻西域都護任尚於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帶)。漢派西域副校尉梁慬率河西四郡羌胡5千騎增援。梁慬軍未到而...
汀州之戰,清軍攻克汀州,俘獲唐王,平定閩中之戰役。 順治二年(1645)冬,南明隆武帝知鄭芝龍不足依靠,轉往福建建寧,欲西依贛州。翌年三月移住延平(福建南平)。夏,...
閏六月,延平王鄭克塽採納太傅劉國軒的建議,順應時勢,歸順清廷,並獻表請降。八月,施琅親往台灣,奉旨接受鄭氏歸降。自此,台灣重新回到中央政府統治之下,東南沿海的...
清統一台灣之戰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師於澎湖海域殲滅明鄭軍主力,收復澎湖、台灣,統一全國領土的作戰。鄭成功於收復台灣的次年去世,其子...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在明攻閩廣之戰中,奪取福建的作戰。...
建州之戰,南宋建炎四年至紹興二年(1130~1132年),在南宋農民戰爭中,宋宣撫副使韓世忠等率軍攻建州(治建安,今福建建甌),鎮壓范汝為起義的作戰。...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在明攻閩廣之戰中,奪取福建的作戰。...
鄭成功抗清之戰是1646年(清順治四年,永曆元年)至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鄭成功在明亡後,退守金門、廈門一帶,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的鬥爭。1646年(清順治...
繼而攻克延平。俘虜了襯友定。在水路軍由東向西挺進時,陸路胡廷瑞、何文輝部由西向東連克邵武、建陽、建寧(今福建建甌)。然後兩路大軍同時揮師東南,為挺進廣東做...
海澄之戰是鄭成功率領南明軍隊在抵抗清朝軍隊中取得的一場戰鬥勝利。... 海澄大捷沉重打擊了福建清軍主力,戰後金礪被清廷召回北京,而鄭成功以戰功被永曆帝封為延平...
八月二十四日,清軍由延平兵分兩路,一路由博洛統率,直取福州;一路由李成棟導引,追擊隆武帝。清滅南明隆武政權之戰結果 編輯 二十八日,朱聿鍵被清軍俘殺,隆武政權...
鳳凰山之戰,南宋鎮壓范汝為義軍之戰。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鹽販首領范汝為於建州(福建建甌)起義,不久起義軍發展到10餘萬人。紹興二年(1132年),宋朝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