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壽大米,黑龍江省延壽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延壽大米生產地域地勢平坦,無工業“三廢”污染,地淨田潔,土質肥沃,為黑黏土、沙壤土質,土壤有機質含量3%—6%,自然肥力較高,灌溉水資源豐富,特別適合水稻生長。獨特的環境,孕育優質的稻米。延壽的稻米外表光亮,晶瑩剔透,整米率高,無堊白。用這種稻米蒸出的米飯晶瑩光亮,清香宜人,香味持久,口感油潤有彈性,且剩飯不回生。
2015年05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延壽大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壽大米
- 產地名稱:黑龍江省延壽縣
- 品質特點:清香宜人、香甜爽口、油潤勁道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5年第44號
- 批准時間:2015年04月07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延壽大米品種優質純正,籽粒飽滿,成熟度好,乾物質積累多,品種形態為長粒型,大米米粒晶瑩剔透有光澤,營養成分高,支鏈澱粉和可速溶解的雙鏈糖含量高。米粒清白如玉,晶瑩剔透,無堊白,商品感官好。米飯油光發亮,香甜爽口,口感油潤而有彈性,余飯不回生。
產地環境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延壽縣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示範縣、國家級糧食高產創建示範區,位於張廣才嶺西麓,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海拔緯度高,群山環繞,森林茂密,植被茂盛。境內南有雙鴨嶺、長壽山脈,北有海拔千米的大青山脈。發源於張廣才嶺、松花江的一條重要支流螞蜒河自西南向東北橫穿延壽縣全境。境內水資源豐富,有螞蜒河、亮珠河等中小河流23條,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25座,地下水儲量達2億多立方米。境內森林覆蓋率達到46.7%,且無工礦、化工企業污染,水資源水質特別純淨。
延壽縣內土壤是黑土,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含量平均在5%以上。在1981年的一次監測中,一個監測點的土樣有機質含量達到過45%的高值。延壽縣的氣候屬於中溫帶大陸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非常有利於農作物乾物質的積累,具有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的優勢,是黑龍江省優質水稻的主產區。
歷史淵源
延壽縣種植水稻歷史悠久,具有100多年的歷史。
據延壽縣誌記載,早在民國元年(1912年),就有巴高麗、郭高麗、都高麗等7戶朝鮮族農民在延壽縣亮珠河流域種植水稻。
民國十二年至民國十六年(1923年至1927年),朝鮮族農民在延壽縣多處開發大甸子種植水稻,水稻種植面積達到了8345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日本開拓團進駐延壽,抓了大批勞工,在6個開拓團駐地周邊興修了6個攔河壩和6條水利幹線,大面積開墾水田種植水稻。縣域內水稻面積達到14.8萬畝,出現了延壽縣水稻種植史上的第一次種植高峰。
建國以後,延壽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農田水利建設,疏浚河道,並修復日偽時期的水利工程。1958年至1995年,全縣陸續興建了2座中型水庫,25座小型水庫,興建了1620座小塘壩,617處提水站點,打機電井6730眼。隨著水利工程的興建,延壽縣的水田面積逐年增加:1956年,達到13萬餘畝;1958年,達到17萬餘畝。
20世紀60、70十年代,延壽縣的水田面積一直穩定在18萬畝左右。但在當時,種田技術還比較落後。水稻播種主要以“漫撒子”、條播和點播為主;田間管理全靠人工薅草,草荒比較嚴重。因此水稻產量一直處在較低的水平。
延壽縣水田面積的快遞增長和水稻種植技術的飛躍,是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之後。20世紀80年代初,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延壽實行,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延壽縣大興農田水利建設,改造中低產田,廣泛地鑽打機井,實施旱田改水田,全縣水稻種植面積迅速增加:1987年增加到24萬畝,2005年達到48.3萬畝,2009年達到73萬畝。到2014年,水稻種植面積達到了105萬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近三分之二。
1981年,日本友人滕原長作在方正縣德善鄉小面積實驗自己發明的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栽培技術,獲得成功。第二年,大面積示範也獲得成功。之後,這種技術以方正為中心迅速向四面擴散。
延壽縣與方正縣相鄰,且同屬螞蜒河流域。因此,延壽縣稻農很快便受益於寒地旱育稀植技術。1983年,全縣範圍內開始示範推廣該技術。隨後,全縣還陸續推廣大中棚盤式育苗技術、機械插秧技術、化學除草和化肥配方施肥技術等。新技術的運用,使水稻單產成倍增加。據統計,在寒地旱育稀植技術運用推廣之前,延壽縣的水稻平均畝產只有200—250千克,推廣之後提高到了300—400千克。
到1995年,延壽縣水稻最高畝產達到535千克,1999年,則達到了620千克。
延壽縣的水稻種植實現了插秧、收穫機械化,實現了除草、施肥、防病標準化。共更新更換水稻新品種四十多個,全縣水稻種植優質品種覆蓋率達到100%。京引127、富士光、滕系138和莎莎尼等優質水稻種子都曾為農民的增產增收立下功勞。通過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查禁高毒和高殘留農藥等措施,延壽縣全縣發展綠色食品優質水稻種植面積50多萬畝。2011年,延壽縣新建智慧型化水稻工廠育苗示範基地9處,水稻育苗實現了工廠化和智慧型化。
生產情況
2015年,延壽縣9個鄉鎮共種植105萬畝稻田。有稻米加工QS認證企業達59家,其中年加工能力2萬噸以上30家,所產大米全部達到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標準。擁有8個品牌的有機食品質量認證和18個品牌的A級綠色食品標識認證,成立水稻科技協會26個、水稻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58個。
2017年,延壽縣水稻生產面積已達到百萬畝規模,水稻產量12億斤,商品量達10億斤以上。
產品榮譽
2008年,延壽縣被國家綠色食品辦公室批准為“創建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水稻生產基地縣”。
2015年05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延壽大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5年12月16日,延壽縣10個合作社和大米加工企業,通過了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的良好農業規範(GAP)認證。
2017年,延壽大米獲評“中國大米十大品牌”。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延壽大米產地範圍為黑龍江省延壽縣延壽鎮、六團鎮、中和鎮、加信鎮、安山鄉、壽山鄉、玉河鄉、延河鎮、青川鄉共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墾稻12、綏粳4等霜前能夠安全成熟、具有產品食味特色的品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耕地土壤類型為黑土、水稻土、草甸土、白漿土,耕作層厚度≥25厘米,土壤有機質含量≥3%,土壤pH值6.3至7.0。
三、栽培管理
1.催芽:4月上旬智慧型化催芽室浸種催芽,芽勢好,整齊一致,出芽率≥90%。
2.育苗:育苗時間4月中旬。採用塑膠大棚盤式旱育苗技術,機插大苗每盤播芽籽100克,機插中苗每盤播芽籽125克。
3.插秧:中苗秧齡30至35天,大苗秧齡35至40天。插秧時期為5月15日至25日。插秧密度≤25萬穴/公頃,每穴3至4株。
4.田間施肥:平均每三年施發酵腐熟的農家肥≥30噸。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收穫
收穫期為9月25日至10月10日,收割前30天停止灌溉。
五、加工
稻穀→篩選→去石→磁選→礱穀→谷糙分離→砂磙開糙→一次碾白→二次碾白→三次碾白→篩出碎米→色選→拋光→檢驗→包裝。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米粒晶瑩剔透、光澤度好。蒸煮時米飯有清香飯味,米飯油亮晶瑩,口感油潤有彈性,口感好,冷後不回生。
2.理化指標:直鏈澱粉(乾基)15%至19%,膠稠度≥80毫米。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延壽大米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黑龍江省延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延壽大米的檢測機構由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