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一井舊址

延一井舊址

延一井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代採油井舊址。位於陝西延長縣城西門橋國小院內,是中國大陸地區最早的一口採油井。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開辦延長煤礦,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陝西巡撫曹鴻勛聘請日本技師佐藤彌四郎開鑿油井。同年九月三十日出油,日產原油1.5噸。該油井被命名為“延一井”,油井舊址現保存有抽油機等全套設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延一井舊址
  • 地理位置陝西延長縣城西門橋國小院內
  • 歷史意義: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 年代:清代
介紹,油井發現,油廠成立,立項保護,

介紹

延一井舊址位於延長縣城老西門外。舊址內油井完好保存,井旁立有"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紀念碑。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油井發現

班固所著《漢書·地理志》載:“高奴縣有洧水,肥可燃。”酈道元所著《水經注·河水》也記載:“高奴縣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洧水即為延河一支流,“肥可燃”則是指洧水水面上漂浮著的一種肥膩的物質,可以燃燒。這是目前所知我國古代最早的關於石油的文獻記載。到了唐代,延安石油已被使用於日常生活之中。段成式在《酉陽雜俎·前集》10卷《異物》中記載:“高奴縣石脂水,水膩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車及燃燈極明”。宋代著名政治家、科學家沈括在任延州知州兼延路經略安撫使期間,對延安境內出產的石油進行了科學考察,科學地預見石油“後必大行於世”(《夢溪筆談》)。
延一井舊址延一井舊址
到了元代初期,延安的石油開發利用也進入了新的階段,成書於元大德七年(1303年)的《元一統志》載:“在延長縣南迎河有鑿開石油一井,其油可燃,兼治六畜疥癬。歲納壹百壹拾斤。又延川縣西北八十里永平村有一井,歲辦肆百斤入(延安)路之延豐庫。”
清代雍正年間曾任延安府知府的安徽南陵人吳瑞,曾寫有《延長觀石油井》詩,其曰:“萬山磧里行,廣安城之北。草木復青蔥,掩映石井側。土人說奇產,石油井中得……天地鍾靈異,造物生奇特。”而清代乾隆本《延長縣誌》將“油井波涵”列為延長八景之一。

油廠成立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三月,清政府外務部批准陝西省自辦延長石油。陝西省任候補知縣洪寅為延長石油廠“總辦”前往漢口,化驗油品,並聘請日本技師阿部正治郎到陝北勘察石油資源。十月陝西巡撫曹鴻勛會同陝甘總督升允向清朝政府上書《試辦延長石油籌修車路以興利源而資轉運》的奏摺。奏摺說明延長石油“油質甚佳,來源亦旺”。所需經費“少或十萬,多或二三十萬均可開辦”,當務之急是需修通同官至延長的車路。二十二日,皇帝朱批:“商部知道。欽此。”
至此,中國陸上第一個石油廠——延長石油廠成立。
1907年2月,經過籌備,聘請的日本技師及採購的鑽井、煉油設備均到位延長。4月日本技師佐騰在西門外確定了井位後,便著手安裝鑽機,6月5日開鑽。因鑽機是日本人用過的舊鑽機,故障多,效率低。9月6日在井深68.89米處見旺油,10日鑽至81米完井,名曰“延一井”。該井初日採油1000~1500千克,以小銅釜提煉,日得燈油12.5千克。同年10月,煉油房竣工投產,產品經檢及運銷西安等地試用,煙微光白,不遜洋油,令人對延長石油報以厚望。1908年陝西巡撫恩壽奏請清廷增撥銀兩,修建公路,增打油井。慈禧、光緒御批增撥官銀27萬兩。慈禧還把美國人贈送的皇宮照明發電機轉贈延長石油廠,以示支持。1910年(宣統二年)6月,當局又聘請日本大冢博士及一名測繪師到延長測勘油田。次年又陸續開鑿3口井,其中2號井日產油105千克,3號井見少量原油,4號井是乾井。延長石油官廠期間共鑽井4口,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延長石油勘探工作陷入停頓,但延一井的鑽探成功,卻成為中國近代石油史上的重大事件。
1934年春,南京政府國防設計委員會和陝西省政府商定,成立陝北油礦探勘處。4月18日,從德國、美國進口的3部設備器材和上海定製的鑽機配件近100噸,經過火車、汽車、木船和人拉驢馱,於9月5日分別運送到延長和永坪。探勘處長孫越崎以平津招雇的技工為骨幹,吸收延長石油官廠的鑽井工人,組成一支100餘人的鑽井隊伍打井作業。陝北油礦探勘處在延長鑽井4口,101井在井深101米處遇旺油,初日產量1.6噸。在永坪鑽井3口,201井在井深104米處見油,初日產量3噸。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接收了延長石油廠,油廠廣大職工積極研製了汽油、煤油、蠟燭、蠟片、擦槍油、凡士林等石油產品,有力地支援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延長石油遂成陝甘寧邊區政府主要經濟支柱之一。
延一井作為延長油田的發現井,開採10年後產量遞減,到1934年一度枯竭停產。後井深分別加深至118米和152米,採油工具也由最初的櫓台機器變為現代抽油機,日產油曾達3000千克。

立項保護

1987年9月,延長油礦管理局在已成為延長縣石油希望國小校所在地的延一井抽油機旁樹立了紀念碑,由康世恩題寫的“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九個大字被鑲刻上石碑,以志永遠。
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布延一井舊址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1997年,“延一井”被國務院命名為“中華之最”。
2005年,根據延一井歷史風貌,恢復了清朝時的小銅釜式抽油提煉工藝流程,成為人們形象了解中國石油發展史的一個視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