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縣城西國小

該校始建於1996年。多年來,在幾屆校領導班子和全體教師的不懈努力下,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日臻完善,辦學特色日漸凸顯,辦學質量逐年提高。音樂室、微機房、圖書室、多媒體教室一應俱全。 學校現有32個教學班,在校生2100多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廬江縣城西國小
  • 簡稱:城西國小
  • 創辦時間:1996年
  • 所屬地區:廬江縣
師資力量,校園文化,工作目標,總體目標,近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工作措施,收穫榮譽,地圖信息,

師資力量

教職工近80人,其中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市級骨幹教師2人,省、市、縣優秀教師8人,市、縣級骨幹教師10多人。多年來,學校瞄準創辦特色示範學校的目標,積極融入新課程改革,走“內涵發展”之路,以“科研創特色,科研育名師,名師樹名校”為發展戰略,秉承“規範、發展、創新、超越”為校訓,以人為本,著眼於學生興趣的培養,習慣地養成和能力的提高,構建人性化教育模式,營造人文化教學環境。

校園文化

校 訓:規範、發展踏付朵、創新、超越
校 風:讀好書、做真人
教 風:愛生、敬業、善導、育人
學 風:勤學、多思、好問、向上

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

以科研為先導,注白漿講迎重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生全面素質,把學校辦成育人環境優美,教師隊伍優秀,學生素質優良,辦學條件一流,教育質量一流的國小。

近期目標

(2009年--2012年):
規範學校管理,實施以人為本、科研興校發展思路,最佳化校園環境,提升學校文化品位,提高師資水平,培養一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本科學歷達到20%,大專學歷教師達80%;學校承擔了省級研究課題.申報縣級特色示範學校。

中期目標

(2012年--2015年):
加強硬體建設,建一幢綜合樓、標準化運動場。不斷完善現代化教育設施,建設一支有一定教學風格和科研水平的優秀教師隊伍,培養出在本市、本縣、本鎮有聲譽的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成為有一定特色的國小。師資水平,大專學歷教師達100%,教育教學質量名列前列,申報市級特色示範學校。

長期目標

(2015年--2020年底):
不斷加強現代化管理,實行校園閉路網,加強學校、社會、家庭多元化聯繫。擴大校園面積,綠化美化校園。建設一支研究性教師隊伍,學校承擔1項國家級研究課題,每位教師至少具有一項專業特長,學校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把學校辦成科研水平高、教學手段先進、辦學特色明顯,全縣一流的特色示範學校,申報省級特色示範學校。

工作措施

(一)加強學校德育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形成良好的“三風”。
1.加強教育,增強教育書人、愛崗敬業精神。
2.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與養成教育。認真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與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範》,以開展多種形式活動,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五愛教育”,以“八榮八恥”為指導,在學生中紮實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斷最佳化學校的育人環境。在二到三年內厚幾遷,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基礎設施和教學儀器設備,完善教師辦公條件,完善辦學條件,配備“班班通”,建成“活潑健康、積極向上、激勵進取、展示自我”的校園文化,最佳化育人環境,創優良的育人環境。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確保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實施。
在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
1.進一步改變教育觀念、樹立適合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重建“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建立“課程”是師生教與學的“體驗課程”,是被師生實在體驗到的、感受到的、領悟到的、思考到的課程,教學是課程的創設與開發過程,而不是課程的執行者;轉變教師角色,認識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建立師生相互尊重、讚賞的師生關係;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建立“關注全體、平等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觀;構建了“關注兵墊夜全體、師生平等交往、師生與生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注重三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落實的課堂教學結構,建立“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學生觀”;關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埋埋承式。把握教育方向,教育思想;更新與掌握教育觀念,技能與方法,不斷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理論與業務水平。
2.加強名師工程建設,樹立學校師資品牌凶府拒少。加大骨幹與學科帶頭人的培養步伐,通過傳、幫、帶,結對子,外派進修培訓,壓擔子,承擔課題、課改研究任務等形式,在三至五年內,培養一批具有較大影響的骨幹教師、優秀青年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有步驟地選派骨幹教師參加省級、市級培訓,促進骨幹教師成長,發揮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培養成為學科帶頭人。
3.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文化、學歷層次,加強對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通過培訓,在五年內,實現本科學歷教師20人左右,大專學歷90%以上,套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能力達100%,進屑戒一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水平 。
4.加強教學與課題的研究,不斷完善教研與備課制度,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
5.不斷最佳化教師的年齡結構,實現教師隊伍老中青相結合的組合,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6.加強學校的班子建設,加強對學校班子的思想政治,愛崗敬業思想教育,使之具有較高教育教學與教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實現學校管理人員在二至五年內逐步實現學校管理人員的過度與最佳化,不斷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
7.通過學科帶頭人評選,實行全員聘任制,職稱評聘分開、競聘上崗等政策,引入教育教學與競聘上崗機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隊伍建設,促進青年骨幹教師與學科帶頭人的培養。
(三)加強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管理與指導。
1.進一步組織學習新一輪課改的理論,加強課改的研究與實踐。進一步明確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新課改目的、意義、要求與實施辦法,把教師的思想統一到新一輪“課改”的認識上來。
2.繼續加強教師課改的培訓,通過聽講座、觀看專題片、組織教師學習、進行課改實踐與研究、開展課題研究等辦法,不斷提高教師適應課改的能力,確保課改年段的延伸。
3.加大課改項目的研究與實踐,努力開展研究性學習,實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充分挖掘校內外校本資源,開發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認真研究、上好綜合實踐課,培養學習的社會服務與實踐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現代信息技術能力,獲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與特長,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加強評價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斷探索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方式,實現多維度、多層面,關注過程與方法、價值與情感的評價體系的形成。
(四)繼續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立。
我校目前基礎設施離素質教育、實施新課改的要求還有差距,自然、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科技教育設備、校園網路等設備和建設相對滯後,完善我校的硬體設施建設,添置種類儀器設備的任務還相當艱巨。

收穫榮譽

在第一、二兩屆全縣廣播體操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在青少年書信文化活動、藝術展演活動、小學生優秀作文電視大賽等省、市、縣各種比賽中捷報頻傳,全校師生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或文章300餘篇。
在“平安”杯全省藝術大賽中我校學生表現突出,取得了優異成績。本次比賽,我校共有三名選手參加,他們分別參加了舞蹈、聲樂、器樂等比賽項目。在初賽中,他們從來自全省的幾百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紛紛闖入決賽。最終他們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周虹雨同學的拉丁舞《舞動的旋律》榮獲舞蹈類二等獎、張榕榕同學以一曲《小背簍》榮獲聲樂類三等獎、蘇雲菲同學的電子琴獨奏《陝北民歌》榮獲器樂類三等獎。
學校先後榮獲縣級“先進集體”、“文明單位”、“教學質量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少兒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光榮稱號、“安徽省優秀少先隊大隊”稱號。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確保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實施。
在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
1.進一步改變教育觀念、樹立適合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重建“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建立“課程”是師生教與學的“體驗課程”,是被師生實在體驗到的、感受到的、領悟到的、思考到的課程,教學是課程的創設與開發過程,而不是課程的執行者;轉變教師角色,認識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建立師生相互尊重、讚賞的師生關係;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建立“關注全體、平等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觀;構建了“關注全體、師生平等交往、師生與生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注重三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落實的課堂教學結構,建立“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學生觀”;關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式。把握教育方向,教育思想;更新與掌握教育觀念,技能與方法,不斷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理論與業務水平。
2.加強名師工程建設,樹立學校師資品牌。加大骨幹與學科帶頭人的培養步伐,通過傳、幫、帶,結對子,外派進修培訓,壓擔子,承擔課題、課改研究任務等形式,在三至五年內,培養一批具有較大影響的骨幹教師、優秀青年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有步驟地選派骨幹教師參加省級、市級培訓,促進骨幹教師成長,發揮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培養成為學科帶頭人。
3.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文化、學歷層次,加強對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通過培訓,在五年內,實現本科學歷教師20人左右,大專學歷90%以上,套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能力達100%,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水平 。
4.加強教學與課題的研究,不斷完善教研與備課制度,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
5.不斷最佳化教師的年齡結構,實現教師隊伍老中青相結合的組合,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6.加強學校的班子建設,加強對學校班子的思想政治,愛崗敬業思想教育,使之具有較高教育教學與教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實現學校管理人員在二至五年內逐步實現學校管理人員的過度與最佳化,不斷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
7.通過學科帶頭人評選,實行全員聘任制,職稱評聘分開、競聘上崗等政策,引入教育教學與競聘上崗機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隊伍建設,促進青年骨幹教師與學科帶頭人的培養。
(三)加強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管理與指導。
1.進一步組織學習新一輪課改的理論,加強課改的研究與實踐。進一步明確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新課改目的、意義、要求與實施辦法,把教師的思想統一到新一輪“課改”的認識上來。
2.繼續加強教師課改的培訓,通過聽講座、觀看專題片、組織教師學習、進行課改實踐與研究、開展課題研究等辦法,不斷提高教師適應課改的能力,確保課改年段的延伸。
3.加大課改項目的研究與實踐,努力開展研究性學習,實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充分挖掘校內外校本資源,開發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認真研究、上好綜合實踐課,培養學習的社會服務與實踐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現代信息技術能力,獲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與特長,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加強評價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斷探索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方式,實現多維度、多層面,關注過程與方法、價值與情感的評價體系的形成。
(四)繼續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立。
我校目前基礎設施離素質教育、實施新課改的要求還有差距,自然、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科技教育設備、校園網路等設備和建設相對滯後,完善我校的硬體設施建設,添置種類儀器設備的任務還相當艱巨。

收穫榮譽

在第一、二兩屆全縣廣播體操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在青少年書信文化活動、藝術展演活動、小學生優秀作文電視大賽等省、市、縣各種比賽中捷報頻傳,全校師生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或文章300餘篇。
在“平安”杯全省藝術大賽中我校學生表現突出,取得了優異成績。本次比賽,我校共有三名選手參加,他們分別參加了舞蹈、聲樂、器樂等比賽項目。在初賽中,他們從來自全省的幾百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紛紛闖入決賽。最終他們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周虹雨同學的拉丁舞《舞動的旋律》榮獲舞蹈類二等獎、張榕榕同學以一曲《小背簍》榮獲聲樂類三等獎、蘇雲菲同學的電子琴獨奏《陝北民歌》榮獲器樂類三等獎。
學校先後榮獲縣級“先進集體”、“文明單位”、“教學質量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少兒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光榮稱號、“安徽省優秀少先隊大隊”稱號。

地圖信息

位置: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塔山西路3412東8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