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面目

廬山面目

·段雪亭《<聊齋志異>遺稿例言》:“苟非自作聰明,即欲省其鉛槧,致令廬山面目,漸失其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廬山面目
  • 出處:《<聊齋志異>遺稿例言》
  • 拼音:lú shān miàn mù
  •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事情的真相
成語解釋,成語典故,詞語辨析,

成語解釋

發音: lú shān miàn mù
釋疑廬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來面目。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事情的真相
近義詞本來面目
同韻詞:箸長碗短、真情實感、看文巨眼、千難萬險、出輿入輦、反驕破滿、攻苦食儉、刪蕪就簡、眼餳骨軟、凝矚不轉

成語典故

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我終於認清了它的~。也作“廬山真面”、“廬山真面目”。

詞語辨析

廬山因周武王時期高人匡俗結廬而居而得名,它三面臨江,山勢十分雄偉,山清水秀,風景奇麗。它臨江靠水,山上煙霧縹緲,人們很難看清它的真實面貌。蘇軾寫《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