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雲霧茶製作技藝,中國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傳統技藝,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廬山雲霧茶製作技藝
- 外文名: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Mount Lu Yunwu tea
- 項目名稱:廬山雲霧茶製作技藝
- 主題詞:傳統技藝,廬山雲霧茶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起源時間:漢代
- 認證時間:2013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傳統工藝廬山雲霧茶系我國十大名茶之一。據《廬山區志》記載:廬山雲霧茶始產於漢代,由廬山道僧選育野茶培植。至宋代列為貢茶,史有“霧裡清泉煮香茗”的記載。先後經1700多年培植提純,形成廬山獨有的茶樹品種。
廬山雲霧茶手工製作工序要求非常嚴格,成品形如石松,緊結圓直,綠潤多毫;湯色碧亮,香高味濃,鮮甘耐泡,葉底嫩綠。
歷史淵源
廬山雲霧茶歷史悠久,依廬山而現於歷史得名,系我國十大名茶之一。據《廬山志》記載,東漢時,佛教傳入我國,廬山梵宮寺院多至300餘座,僧侶雲集。他們攀危崖,冒飛泉,競采野茶;在白雲深處,寺院周邊,劈崖填谷,栽種茶樹,採制茶葉。《廬山小志》卷十二,《什識》中記載:“雲霧茶山僧多種崖壁間,更有鳥雀銜籽墜生林谷,名聞林茶,色白香清,穀雨時采之最良……。”《九江府志》記載:“……茶出於德安、瑞昌、彭澤,唯廬山所產,味香可啜。該山,尤以雲霧茶為最惜,不可多得耳……。”
公元817年3月,江州司馬的詩人白居易後遷居香廬峰挖藥種茶,並寫下《重題》一詩:“長松樹下小溪頭,斑鹿胎力白布裘,藥圃茶園為產業,野麋林鶴是交遊,雲生澗戶衣裳潤,嵐隱山廚火燭幽,最愛一泉新引得,清冷屈曲繞階流”。詩人在《琵琶行》一段中寫道:“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日浮梁賣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到了宋代,廬山雲霧茶就頗有名氣,並成為朝中貢品。
《廬山志》卷十二,商雲小說“貢茶”中載“宋太平興國中,廬山例貢茶,然山寒茶恆遲,類市之它邑充貢,貢民甚苦。”略見當時廬山茶的地位。明代王思伍在《游廬山記》中說:“泉以輕妙,茶以白妙,豆葉菜以苦妙。”說明廬山茶以色白、即白毫多為佳,詩人王世懋游廬山時讚美廬山雲霧茶,詩曰:“金芽碧玉雲中生,讚美桃李莫如君。五老峰下成綠海,茶香千里萬年名。”
清朝,黃守羲(公元1693年)在《匡廬游錄》中說:“一心(白石庵老僧)雲,山中無別產,衣食取辦於茶,…其在最高者為雲霧茶,此間名品也。白香山藥圃茶園為產業,倍非虛語。”李紱六(公元1662-1721年進士),在《六過廬山記》一文中說:“山中皆種茶,循花徑而下至清溪,……僧以所攜瓶盎,就橋下吸泉,置石隙間。拾枯枝煮泉,采林間新茶烹之,泉冽茶香,風味佳絕”。
近代高等茶學教育事業的創始人之一,茶學家、制茶專家陳椽,將手工制茶技藝發揚光大。其弟子胡亨鑒潛心研究廬山雲霧茶手工制茶技藝。汪會鴻師從胡亨鑒,在老師十幾年的辛勤教導下,逐漸掌握了廬山雲霧茶完整而系統的傳統手工技藝,在胡亨鑒眾多的弟子中脫穎而出,2000年汪會鴻創辦了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石門澗雲霧茶場。
基本內容
鮮葉採摘:4月底或5月初開採,以一芽一葉初展為標準,長度為3厘米,嚴格做到“三不採”,紫芽不採,病蟲葉不採,雨水葉不採。採回鮮葉置陰涼通風處,薄攤4~5小時,含水量降至70%左右開始炒制。
殺青:每鍋投葉量為350~400克,鍋溫150~160℃。主要手法雙手拋炒,先抖後悶,抖悶結合,每鍋葉量較少,鍋溫不高,炒至青氣散發,茶香透露,葉色由鮮綠轉為暗綠,即為適度。時間約6~7分鐘。
抖散:為了及時散發水分、降低葉溫、防止葉色黃變,剛起鍋殺青葉置於簸盤內,雙手迅速抖散或簸揚10餘次,這樣可以使香味鮮爽、葉色翠綠、淨度提高。
揉捻:一般用雙手迴轉滾揉或推拉滾揉,但用力不能過重,以保毫保尖,當80%成條即為適度。初乾也是廬山雲霧茶製作工藝中獨特的步驟:
烘炒:揉捻葉放在鍋中經過初炒,使含水量降至30~35%,鍋溫80℃左右,以抖炒為主。
基本特徵
廬山雲霧茶的加工製作十分精細,手工製作,初制分殺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條、搓條、揀剔、提毫、烤乾(或烘乾)等工序,精製去雜、分級、勻堆裝箱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嚴格要求,如殺青要保持葉色綠翠;揉捻要用手工輕揉,防止細嫩斷碎;搓條也用手工;翻炒動作要輕。這樣才能保證雲霧茶的品質優佳。
廬山雲霧茶的品質特點: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澤翠綠,幽香如蘭,滋味深厚,鮮爽甘醇,耐沖泡,湯色明亮,飲後回味香綿。
主要價值
廬山雲霧茶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怡神解瀉、幫助消化、殺菌解毒、防止腸胃感染、增加抗壞血病等保健功能,深受消費者的歡迎。195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飲用廬山雲霧茶後,吟詩讚曰:“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瀕危狀況
隨著社會和生產工藝的發展,廬山雲霧茶的傳統製作工藝受到極大挑戰,雖然高檔廬山雲霧茶仍需採用傳統手工製作,但由於掌握這一技藝的人越來越少,技藝將面臨失傳。
保護措施
為了保護廬山雲霧手工製作技藝不致失傳,區政府將採取相關措施,加速人才的培訓,使廬山雲霧茶手工技藝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