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野豬

廬山野豬

廬山野豬又稱山豬,豬屬動物。它們廣為分布在廬山附近,不過由於人類獵殺與生存環境空間急劇減縮等因素,數量已急劇減少,並已經被國家列為瀕危物種。野豬是雜食性的,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吃。現今人類肉品食物主要來源之一的家豬,也是於8000年前由野豬所馴化而成。野豬不僅與家豬外貌極為不同,成長速度也遠比家豬慢得多,體重亦較輕。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廬山野豬
  • 拉丁學名:Sus scrofa
  • 中文別名:山豬、豕
  • 英文名:wild boar
廬山野豬,簡介,概述,形態特徵,保護級別,分布情況,物種狀況,野豬肚藥用價值,純種野豬養殖辦理的證件,

廬山野豬

野豬種類的一種,因地域區位不同而名稱不同。

簡介

【分類】:哺乳綱、偶蹄目、豬科、豬屬
【毛色】:灰黑色或褐(棕紅色)
【體長】:一般90~200厘米
【肩高】: 55~110厘米
【體重】:80一100公斤
【壽命】:10~21年,人工飼養條件下會長一些。

概述

偶蹄目豬科豬屬的一種。又稱山豬。體軀健壯,四肢粗短,頭較長,耳小並直立,吻部突出似圓錐體,其頂端為裸露的軟骨墊(拱鼻);每腳有4趾,具硬蹄,僅中間2趾著地;尾細短;犬齒發達,雄性上犬齒外露,並向上翻轉,呈獠牙狀;野豬耳披有剛硬而稀疏的針毛,背脊鬃毛較長而硬;整個體色棕褐或灰黑色,因地區而略有差異。

形態特徵

皮膚灰色,且被粗糙的暗褐色或者黑色鬃毛所覆蓋,在激動時豎立在脖子上形成一綹鬃毛,這些鬃毛可能發展成17厘米/ 6.4英寸長。 雄性比雌性大。豬崽帶有條狀花紋,毛粗而稀,鬃毛幾乎從頸部直至臀部,耳尖而小,嘴尖而長,頭和腹部較小,腳高而細,蹄黑色。背直不凹,尾比家豬短,雄性野豬具有尖銳發達的牙齒。純種野豬和特種野豬主要表現在耳、嘴、背、腳、腹的尺寸大小程度上。

保護級別

國家三級保護動物。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分布情況

野豬分布範圍極廣,涵蓋歐亞大陸,包括東亞、東南亞(中南半島、大巽他群島、小巽他群島)、日本列島、西伯利亞南部、中亞、南亞、中東、非洲北部及地中海沿岸、歐洲的斯堪的納維亞南部、中東歐、西歐、伊比利亞和不列顛群島,並傳入紐幾內亞島、索羅門群島、紐西蘭和北美洲。世界各地除澳大利亞、南美洲和南極洲外均有分布。

物種狀況

地方常見,生存能力強大,幾乎無天敵,部分地區為農業害獸。

野豬肚藥用價值

野豬肚即豬胃,據《本草綱目》記載,性微溫、味甘,有中止胃炎、健胃補虛的功效。毛硬皮厚的野豬食性很雜,竹筍草藥鳥蛋蘑菇,野兔山鼠毒蛇蜈蚣,只要能吃的東西都要下肚。雖然現在科學家對野豬是否具有毒素有免疫力還沒有一致的定論,但從野豬沒有因為吃有毒食物而死亡的情形來看,野豬的胃可以說百毒不侵。據說野豬在吞食毒蛇後,毒蛇的毒牙將咬住野豬肚內壁,而在長期各種中草藥浸泡下的野豬肚,自有一套療毒癒合傷口的高招,會在傷口基底生出肉芽組織,進而形成纖維組織和瘢痕組織,在胃表面胃黏膜上留下一個“疔”,“疔”越多,其藥用價值就越高。而現代醫學實驗也表明,野豬肚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胺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特別對胃出血、胃炎、胃潰瘍、腸潰瘍等有一定的藥理療效。
野豬的肚有大小,疔有多少,而且腥氣、臊臭味很重。如何清洗才能不破壞其藥用價值?該如何吃才更有療效?該忌口禁食哪些食物?該如何燒才不那么臊臭嗆鼻難以下咽?如何辨別真野豬肚還是圈養的野豬肚?

純種野豬養殖辦理的證件

陸生野生動物馴養證和陸生野生動物經營證,工本費25元(具體依照各地收費標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