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清真寺建於1922年,座落在牯嶺正街老郵局後山坡,兩層磚木結構,是穆斯林遊客進行宗教活動場所。寺內有阿訇1名,滿拉2人,有阿文《古蘭經》一套(是沙特國王贈送給當地穆斯林的)。廬山清真寺有教民25戶,人口130名,均為回族,遵行格迪國教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廬山清真寺
- 地址:江西省廬山風景區834號
- 郵編:332000
- 教長:馬文嶺
歷史沿革,初建,修繕重建,歷史變遷,走上正軌,愛教如家,民國時期,規模建制,地理交通,
歷史沿革
初建
廬山清真寺建於1922年,原是當時駐廬山的回族軍官馬坤和地方做生意的穆斯林民眾在這個旅遊勝地辦的一所十分簡陋的清真寺。
修繕重建
1980年後重修。
歷史變遷
走上正軌
愛教如家
民國時期
據廬山清真寺史料記載,早在19 世紀中葉,一批穆斯林工商界人士,把敏銳的商業觸角,伸到了廬山,加入到開發廬山的行例中。隨著穆斯林定居者和度假觀光者增多,在山頂修清真寺的呼聲逐年增強。1920 年,吳佩孚屬下一位雲南籍師長馬坤(回族)在廬山度假時,發起建寺倡議,由定居廬山商人余春泉、法永勝牽頭,得到國內外穆斯林各界人士的回響,北京、安徽等地穆斯林商界也捐款,在當時的牯嶺街中段購買一塊建寺土地,把九江寺伊瑪目胡朗初先生請到山上,主持建寺工程,1922 年磚木結構的廬山清真寺竣工,建築面積200 平方米 。
1947 年4月16 日,廬山牯牛鎮遭遇了一場大火災,廬山清真寺未能倖免。災後,廬山穆斯林又集資在原地重建了清真寺。1953 年政府修建上山公路時,牯嶺街拆遷改造,由政府和寺管會協商,把清真寺遷到現在的這座建築物中。
規模建制
全寺占地面積0.5畝,建築面積為219平方米,大殿建築面積50平方米,禮拜大殿形式為別墅式小樓房。小樓房分上下兩層,下層有6間房,全部改為“穆斯林接待站”,主要招待來自國內外旅遊觀光的穆斯林賓客參觀禮拜。收入供清真寺的正常開支,實現了“以寺養寺”。
地理交通
廬山清真寺位於江西省廬山風景區8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