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成立於2009年1月4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有關檔案精神,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核准,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與廣西民族大學合作共建的學術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 成立時間:2009年1月4日
- 批准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
- 研究方向:非物質文化遺產考察研究保護對策
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成立於2009年1月4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有關檔案精神,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核准,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與廣西民族大學合作共建的學術機構。
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成立於2009年1月4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有關檔案精神,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核准,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與廣西民族大學合作共建的學術機構。廣西非物質文化遺...
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業機構,承擔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事務性、技術性工作;組織全區範圍非遺普查工作的開展;指導保護計畫的實施;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研究;舉辦學術、...
《民族藝術》主編、研究員。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遊部表彰為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先進工作者。2022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許曉明榮獲2021“中國非遺年度提名人物”。
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 科研項目 中國南方民族文化接觸和語言演變 韓國安東大學國際交流基金 東南亞及中國西南壯侗民族地名研究 美國國家科學資金 大方阿歐方言調查研究(李錦芳“中國西南地區仡佬語方言研究”的子課題)英國倫敦大學...
研究方向 1、回響政府號召,執行國家和廣西“傳統工藝振興計畫”;2、開展振興傳統工藝的基礎理論研究;3、對廣西現有的傳統工藝,特別是列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約150種傳統工藝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建立大數據,建立廣西傳統工藝振興...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 相關概念界定 1.4 相關理論基礎 1.5 研究內容與方法 第2章 廣西北部灣地區海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現狀調查 2.1 廣西北部灣地區海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現況 2.2 廣西北...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壯劇項目保護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戲劇院評估合格。社會影響 重要節會 2007年,廣西田林縣人民政府、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聯合舉辦“壯劇...
1997年晉升研究員職稱。其主要社會兼職有《壯學叢書》副總主編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民族問題研究學科規劃小組(學科評審組)成員、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基地廣西民族大學壯學研究...
文學研究 楊映川文學研究中心”於2023年12月12日在百色學院(澄碧校區)揭牌成立,是廣西高校首個以著名作家命名的文藝創作中心,該研究中心未來將面向全校開展廣西作家研究和百色作家研究課程,中心設文學創作研究室和百色特色文化研究室,...
許鋼偉副教授,博士,男,201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民俗學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研究,近年側重於黔、湘、鄂、渝毗鄰地區儺文化的歷史、傳承與保護的調查研究,在《文化遺產》、...
2004年任《廣西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主任、編委會副主任、常務副主編,廣西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廣西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