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新縣下雷錳礦床地質研究

《廣西大新縣下雷錳礦床地質研究》是由廣西地質礦產局第四地質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曾友寅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大新縣下雷錳礦床地質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890250[03394]
  • 第一完成單位:廣西地質礦產局第四地質隊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890250[03394]
項目名稱
廣西大新縣下雷錳礦床地質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廣西地質礦產局第四地質隊
主要完成人
曾友寅
主題詞
廣西;錳礦床

成果摘要

下雷錳礦床成礦時代為晚泥盆世五指山期(相當法門期)。礦床呈層狀,由三層錳礦屬碳酸錳礦類型,地表淺部為次生氧化錳礦床,礦層厚度、品位穩定生礦以菱錳礦、鈣菱錳礦為主,其次為薔薇輝石、黑雲母、赤鐵礦……化物、硫化物;次生氧化錳礦以恩蘇塔礦、鈉水錳礦為主,其次鉀硬錳多達60餘種。矽酸錳呈不甚規則的帶狀分布於礦床的南部一西南部。次優良的放電性能。錳礦豆鮞粒發育是下雷錳礦床的一特色,可分為15種產於淺海局限台地中深水溝古地理環境形成的泥質-矽質-灰質系列混床中的熱液礦物呈層狀、豆鮞粒同生沉積構造,碳酸錳礦物的δC13平06‰,具岩漿源碳特徵,而底板、夾層中方解石的δC13值≈0‰,為海水褶皺強烈、斷裂眾多、基性岩發育。綜合分析認為,礦床成因類型屬於氣熱液-淺海台溝深水沉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