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廣西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前身是原廣西大學礦冶系,1997年原廣西大學與原廣西農業大學合併成立新的廣西大學時,原廣西大學礦冶系更名為資源與環境學院。礦冶系1932年創辦,是廣西大學最早設定的系科之一,也是我國高校中較早創辦礦冶類專業的系科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 主管部門廣西大學 
  • 本科專業:5個 
  • 地址: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大學路100號 
  • 所屬地區:中國廣西
  • 辦學歷史年數:長達70餘年
  • 畢業生人數:達1939名
辦學歷史,師資水平,學科建設,科研平台,學生培養,社會貢獻,國際合作,地圖信息,

辦學歷史

學院辦學歷史長達70餘年,先後開辦採礦專修科、礦冶工程本科、採礦工程本科、冶金工程本科、採礦職業師專、採煤專科、工業外貿本科等專業。著名的教育家、科學家李四光、何杰等曾在此任教。學院先後為全國和廣西培養了全日制本專科畢業生47屆,畢業生人數達1939名,其中一批畢業生成為全國礦冶高等學校和研究院所的知名專家和教授,部分成為黨政機關領導,為我國尤其是廣西礦山冶金工業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
兩校合併以來,學院秉承歷史,立足廣西,放眼全國,面向廣西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主戰場,以服務廣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有色金屬加工作為學院的主體辦學方向,以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本科層次人才作為學院辦學的基本功能,同時積極開展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相關科學技術研究與工程服務,並以此推動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
廣西大學資源環境與材料學院是學校為推動“雙一流”建設,加強學科交叉,將原資源與冶金學院、環境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於2017年6月合併組建而成,同年11月原林學院的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併入學院。現有三個一級學科,五個本科專業。學院英文名為:School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Materials。

師資水平

學院現有教職工167人,專任教師125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職稱人員39人,副教授等副高職稱人員34人,有博士學位者117人,博士生導師26人,碩士生導師119人,各類高層次人才19人(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056人,其中本科生1953人,研究生1103人。

學科建設

截止到2023年4月,學院設有礦物資源工程、環境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5個本科專業;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與化工(材料工程、林業工程)、資源與環境(環境工程、礦業工程)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項目,在2021年7月的廣西區第一輪一流學科終期評估結果為“A”。我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礦物資源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均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為廣西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礦物資源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為國家特色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環境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科研平台

學院強調科學研究,研育結合,培育英才,建有一批高端的科研教學平台和技術套用平台,包含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廣西重點實驗科研平台,2個廣西研究創新中心,3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以及一批其他研究機構。
學院多年來聚焦於廣西特色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開展科學研究,服務地區發展,曾獲得過廣西科技進步特別貢獻獎、廣西自然科學一等獎等系列重要科技獎項,並承擔完成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近年新增科研項目498項,資助經費達2.6億。其中國家級項目81項,資助經費達4027.2 萬元,省級項目124項,資助經費達1.4億。新增國家重點研發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7項。新增廣西創新驅動發展專項28項,重點研發計畫項目9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63項,廣西科技基地和人才專項16項,其他8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1582篇,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Energy等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論文167篇,出版各類著作21部。授權發明專利213項,專利轉化13項,轉化金額達582.8萬元。獲得各類科技獎項16項,其中省級科研獎項達到12項。

學生培養

學院重視立德樹人,強調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理想信念教育和家國情懷培養,重視社會責任和團隊精神理念教育,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鼓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文體活動,學生志願者的表現在校內外受到廣泛好評,學生先行連獲得了“南寧市志願服務組織承接政府支持志願服務項目最佳運行獎”、學生春暉社被評為南寧市“優秀青年志願服務組織”。學院鼓勵實踐,強調學以致用,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在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等競賽中多次取得出色成績,2021年和2022年,學院團隊在第七屆和第八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都獲得全國總決賽金獎。

社會貢獻

學院致力於科技創新,聚焦廣西發展,奮力解決廣西相關材料、礦業、環保、汽車等相關產業中面臨的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與眾多骨幹企業建有技術攻關聯合體,已與礦業、冶金、環境保護、水務集團、鋁加工、鋼鐵、水泥建材、機械鑄造、汽車、新能源、新材料、木材加工等行業的80多個研究所、科研單位、生產企業建立了多種形式的產學研用合作,參與解決了一批企業發展中面臨的重大科技難題,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加強,在服務地方經濟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國際合作

學院重視國際合作,積極面向東協及海外尋求合作與發展,近年來多次主辦、承辦國際學術會議,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新加坡、泰國等多個國(境)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聯合培養和學術交流關係,合作發表高水平論文70餘篇,增強了國際學術影響力。

地圖信息

地址:南寧市西鄉塘區大學路100號廣西大學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