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概況
中心承擔我校化學化工學院、輕工與食品工程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農學院、林學院、生命科學院、動物科學學院、行健文理學院等9個學院25個學科專業以及廣西大學和廣西醫科大學聯合培養的本碩連讀臨床醫學類共8000多名學生的《基礎化學實驗(一)》、《普通化學實驗》、《基礎化學實驗(二)》、《基礎化學實驗(三)》、《基礎化學實驗(四)》、《儀器分析實驗》、《化工原理實驗》、《化工基礎實驗》以及化學、套用化學、化工工藝、精細化工、生物化工、林產化工、化工製藥、環境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過程裝備與控制等專業實驗課的教學工作,實驗教學任務十分飽滿,年均人時數達42萬左右。此外本中心還為南寧市一些大專院校開出部分基礎化學實驗。
為了進一步最佳化資源配置,進一步提高實驗儀器設備的共享度和實驗室的利用率,更好地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2007年,中心又在一級學科層面上對以二級學科設定的開設多年的上述實驗課程體系進行較大力度改革,將四大化學實驗和基礎儀器分析實驗整合為《基礎化學實驗》,將化學、套用化學專業實驗和部分高級儀器分析及表徵實驗整合為《化學綜合實驗》,將化工工藝、精細化工、生物化工、林產化工、化工製藥、環境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等專業實驗整合為《化工綜合實驗》。對實驗課程體系進行改革的同時,在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上也同時進行相應改革:對《基礎化學實驗》課程,其實驗內容上更注重驗證性實驗與綜合性實驗的結合,教學方式方法上更注重基礎實驗操作的單項性訓練和綜合性訓練的結合;對《化學綜合實驗》和《化工綜合實驗》課程,其實驗內容則更注重綜合性、設計性和探究性,注重實驗技術和實驗操作的多樣性,注重各學科領域基本知識的多元性,注重在解決同一個問題(實驗) 時多種實驗技術的融會貫通,綜合運用。教學方式方法上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綜合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此中心將這兩門綜合實驗課程實行彈性教學模式。
彈性教學模式的做法是:將實驗項目分為“指定實驗”和“自選實驗”兩部分。“指定實驗”是由實驗中心根據各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特點規定學生必須完成的實驗;“自選實驗”是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今後就業意向自行選擇的實驗項目,而且也是必須完成的,“自選實驗”可以在所有開設的化學綜合實驗和化工綜合實驗中選擇。每個學生必須完成160學時的實驗(共16個),其中指定實驗數為8個,自選實驗數也是8個。採取這樣的教學模式後,學生在保證得到必要的專業綜合實驗訓練的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就業意向有針對性地強化某方面的實驗技能,從而可以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化學化工實驗和科研的興趣,既達到了培養專業人才的目的,又體現了“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人才培養要求和實驗教學“以人(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該彈性教學模式實行後,深受學生歡迎,在國內實驗教學中具有創新性。
中心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研究。2001年以來,中心承擔了國家級教改課題1項,自治區級教學改革課題9項,校級實驗教學改革課題60餘項。獲全國多媒體大賽獲獎課件二等獎1項,全國化工高等教育學會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獎1項,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2001年,由廣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牽頭,成功舉辦了首屆廣西高校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我中心代表隊獲得團體第一名。在2002、2004、2006連續三屆參加的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中,我中心代表隊獲得了1項個人二等獎,8項個人三等獎的好成績。在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中國化工高等教育學會及華南理工大學三個單位主辦的華南地區首屆(2007年)大學生化工設計創業大賽決賽中,我院8支參賽隊伍全部獲獎,取得了4銀2銅和2個優秀獎的佳績,同時還獲得1個最佳流程設計獎、1個最佳創業創意獎、1個最佳團隊精神獎以及3個最受社會關注獎。此外,我校還獲得了最佳組織獎。在2007“三井化學”杯大學生化工設計邀請賽中,我院學生楊國軍、馬文超、駱建林、肖忠弟、侯春香等獲三等獎。
近五年來,中心先後出版了5部實驗教材:
《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2005.8,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
《大學基礎化學實驗》,2008.9,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
中心專職實驗技術人員實行定編定崗和競聘上崗制,一年一聘。每門實驗課均有專業主要課程責任教授負責,實驗課程教學面向全院教師招聘。
中心對實驗教學資源實行統一管理,最佳化配置,高效利用,全校共享。目前,中心擁有教學實驗室面積8000m,科研創新實驗室面積4500m,設備總值達3260萬。
2007年,中心已被評為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中心實驗教學與管理改革的指導思想是:按照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標準”的要求,構建規範的本科基礎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及“一體化、開放式、多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以“基礎與提高相結合,綜合與創新相促進”為目標,結合我校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和廣西經濟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對本科基礎化學化工實驗教學體系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整體提升本科化學化工實驗的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將中心建設成“管理先進,隊伍優良,特色顯明,成果顯著”的化學化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各項工作在區內處於領先水平,在全國“211工程”建設的地方性大學中處於先進水平。
發展歷程
廣西大學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是由原化學實驗中心、化工實驗中心、農科類(含農學院、動物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普通化學實驗室和原林學院普通化學實驗室組建而成,整合了全校所有化學、化工實驗室,是廣西大學七個公共實驗教學平台之一。
中心以化學化工學院所擁有的化學工藝博士點、化學工藝與環境工程自治區重點學科和套用化學技術與資源開發、化工工藝與環境工程兩個自治區高校重點實驗室為依託,具有良好的建設基礎。1996~2000年,中心原基礎化學實驗室、化學技術基礎實驗室、化工原理實驗室、化工工藝實驗室、農科類普通化學實驗室通過了自治區實驗室合格評估(只有合格或不合格),化學化工學院獲實驗室建設優秀單位一等獎。
1997年原廣西大學與廣西農業大學兩校合併成立了新廣西大學,原化學系、化工系、農學院化學基礎部、林學院化學基礎部合併組建為化學化工學院。1999年廣西大學進入“211”工程建設行列,加大了對實驗室的投入,並進一步深化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搭建了校級和院級兩個層次的實驗教學平台。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是我校七個全校性公共基礎實驗教學平台之一,它是在原化學類的無機、分析、有機、物化四大基礎化學實驗室、化學專業實驗室、套用化學專業實驗室的基礎上,再將原農科類(農學院、動物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普通化學實驗室和林學院普通化學實驗室進行整合所組建而成。化工實驗中心是院級實驗平台,由化工原理實驗室、化工基礎實驗室和各化工類專業實驗室組建而成。
從2001年到2007年,學校從“211”工程建設、本科教學評估三期建設、化學工藝與環境工程重點學科以及化學工藝、套用化學博士點建設等項目經費中先後投入4020餘萬元對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和化工實驗中心進行了重點建設,兩中心按照中心建設規劃和建設原則,對實驗台、實驗設備、大中型儀器等進行了高起點、高標準的建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中心的面貌和實驗教學條件得到根本改善。
在硬體建設的同時,中心於2004年完成了崗位聘任和考評工作,實現了中心人事體制改革,建立起了一支高水平的專職和兼職相結合的實驗教學隊伍,同時進行了實驗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全方位改革。2003年中心組建之前,大學化學實驗(含四大基礎化學實驗和普通化學實驗)、化工基礎實驗分布在化學化工學院、輕工與食品工程學院、農科基礎化學實驗室、林學院等單位的相關實驗室,各實驗室實驗條件不一,教學水平各異。中心組建後,全校所有大學化學實驗、化工基礎實驗由兩中心統一開出,教學資源實現了最佳化配置、全校共享。四大基礎化學實驗、化工原理實驗和化學、化工各專業實驗進行了獨立設課立項建設,增大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實行了創新性實驗申報立項制度並確認了相應的學分,構建了基礎-提高(綜合、設計)-研究創新的多層次實驗教學新體系,新體系更加注重學生化學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2006年7月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首批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建設中心。
2007年,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和化工實驗中心合併組建為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並被評為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目前,中心擁有教學實驗室面積8000 m,科研創新實驗室面積4500 m,設備總值達3260萬。承擔我校化學化工學院、輕工與食品工程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農學院、生命科學院、動物科學院、林學院、行健文理學院等9個學院25個學科專業以及廣西大學及廣西醫科大學聯合培養的本碩連讀臨床醫學類共8000多名學生的化學和化工實驗課教學任務,年人時數達42萬左右。
2001年以來,中心先後承擔了 “化工高校課程體系研究”、“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驗創新教學體系的建設與實踐”、“化學化工專業按大類招生、寬口徑培養教學模式的研究”、“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及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化學化工專業創新型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等10餘個全國和廣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項目。獲自治區級以上教學成果和實驗競賽50餘項。
師資力量
中心的師資隊伍是一支由專業課程責任教授、專任實驗教師、實驗技術人員、研究生助教等組成的實踐教學團隊,現有專任實驗教師28人,專職實驗技術員2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高級工程師(含高級實驗師)13人,工程師(含實驗師)15人。博士生導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5人,碩士學位教師8人。專職實驗技術員中70%具有研究生學歷。中心每年還聘請30餘名兼職教師到實驗中心從事實驗教學工作。
教學成果
近五年主要教學成果:出版實驗教材5部,參編實驗教材1部,自編實驗講義9部。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8項,
發表教學研究論文67篇。
《無機化學實驗》,袁天佑,吳文偉,王 清等。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年2.《分析化學實驗》,楊 梅,韋小玲,梁信源等。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年
3.《有機化學實驗》,林桂汕,段文貴,張淑瓊等。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年
4.《物理化學實驗》,蔣月秀,龔福忠,李俊傑等。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年
5.《基礎化學實驗技術綠色化教程》,林寶鳳等。科學出版社,2002年
教學改革獲獎情況:
1、水污染控制工程,冼萍,張萍等。第六屆全國多媒體大賽高教理科組獲獎課件二等獎(2006年)
2、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及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童張法、王屹、鄧光輝、黃麗、劉長久。廣西高等
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
3、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整體最佳化的研究與實踐,童張法、粟海鋒、陳小鵬、
劉幽燕、廖丹葵。廣西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
4、廣西高校化學化工類論文、設計與實驗技能競賽的研究與實踐,王屹*、童張法、黃瓅*、鄧光輝*、
劉長久*,廣西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
5、立足區域資源優勢,建設有地方特色的專業實驗室,全國化工高等教育學會優秀高等教育研究
成果三等獎(2005年)
6、化工熱力學多媒體課件,薛敏華等,廣西高校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2005年)
7、《有機化學實驗》,林桂汕、段文貴、張淑瓊等。廣西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006年)
8、《無機化學實驗》,袁天佑、吳文偉、王清等。廣西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006年)
9、 多功能廢水處理實驗裝置的研製及其在實踐教學中的套用,冼萍、黃世釗、董毅宏、 王孝英。廣西大學
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年)
10、立足亞熱帶資源優勢,建設有地方特色的專業實驗,陳小鵬、韋小傑、王琳琳、張冬雲、廖丹葵。廣西大學
教學成果三等獎(2004年)
11、化學實驗綠色化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林寶鳳、梁興泉、梁信源、張淑瓊、羅芳光。廣西大學教學成果
三等獎(2004年)
12、《物理化學實驗》,蔣月秀、龔福忠、李俊傑等。廣西大學優秀教材(2006年)
13、《分析化學實驗》,楊梅、梁信源、韋小玲等。廣西大學優秀教材(2006年)
14、綜合實驗“微波酸浸提-原子吸收法測定廣西出口重晶石中痕鎘和鉛”的建立,龔琦。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
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一等獎(2006年)
15、農科基礎化學實驗技術,林寶鳳、梁信源、羅芳光、文輝忠等。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
優秀成果一等獎(2006年)
16、精細化工專業實驗,陳小鵬、王琳琳,韋小傑等。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
一等獎(2006年)
17、化工原理“乾燥實驗”設備改造,李浩璇、龍雲飛、胡禮芳、康洪、蘇琪壽等。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
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年)
18、重新設計改造流體阻力測定實驗裝置,龍雲飛、胡禮芳、康洪、蘇琪壽等。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
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年)
19、計算機化學實驗裝置,龍翔雲。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年)
20、氯代環己烷合成,楊克迪,韋小傑。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年)
21、有機化學實驗,林桂汕、岑波、郭永安等。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年)
22、化工原理實驗,龍雲飛、胡禮芳、康洪、蘇琪壽等。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
二等獎(2006年)
23、化工工藝專業實驗,粟海鋒、潘柳萍、黎鉉海等。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
二等獎(2006年)
24、生物化工專業實驗, 劉幽燕、覃益民、黃佩芳等。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
二等獎(2006年)
25、物理化學實驗,李成海,龔福忠,李俊傑等。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年)
26、無機化學實驗,王清、吳文偉、袁天佑等。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年)
27、環境工程專業實驗,王孝英、冼萍等。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年)
28、超臨界CO2萃取技術, 楊克迪、韋小傑。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三等獎(2006年)
29、有機專門化實驗,郭勇安、韋萬興、岑波、趙樹凱。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優秀成果
三等獎(2006年)
30、林化工藝實驗與分析,黎躍、溫肇穆、陳叢瑾、胡華宇、何斌。廣西大學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
優秀成果三等獎(2006年)
硬體條件
近五年,學校投入本中心實驗室建設經費3920萬,其中2300萬元用於購置儀器設備,1400萬元用於更新實驗台和實驗室環境改造,中心的儀器設備更新率達85%以上。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擁有教學實驗室面積8000 m,科研創新實驗室面積4500 m,實驗室為寬敞明亮。
在儀器的配置上,學校鼓勵分期分批購買上檔次的優質設備,保證設備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並逐步實現組合最佳化,加強各大型儀器設備的配套性,力求發揮組合優勢。儀器設備的配置分為三個層次的內容,一是滿足基本實驗操作技能訓練的小型常用儀器;二是滿足綜合性實驗及技術性較強實驗用的較高層次的中型儀器;三是滿足創新實驗及畢業論文和科研需要的大型儀器。
小型儀器按每1~2人1套的標準配置,數量充足,達到教育部本科教學優秀評估和現代實驗教學要求。中心的大、中型儀器大部分是近5年購進的,儀器品質優良。在不影響本科教學的前提下,大型儀器設備還向校內外開放,使用效率高。